历史回眸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创立的历史回眸
魏宏森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STS研究所)是在1993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建立而同时正式命名的。但它的创建应该追溯到1978年初成立的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它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创新和发展三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1978—1984年):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
1978年春,在全国科学大会的春风感召下,被压抑多年的一群青年教师意气风发,在高达声同志的率领下,集结了十名教师,创建了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为了培养新中国的科学登山队—研究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其成员如下。
1978年3月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刚刚组建,高达声、魏宏森就参加了由***组织的为全国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急需的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的编写工作,高达声积极参与并组织领导了“第三篇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编写,他亲自写了**章“观察和实验”,魏宏森写了第七章“控制论方法和系统方法”。该教材于1979年出版并公开发行几十万册,为我国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8年9月,清华大学**批4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进校,高达声、姚慧华、魏宏森三人合作分段为他们教授了“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课程,受到了1978级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他们一行十人,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已熟悉的教学课程,勇于挑战,从头学起,重新开始探索新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规律。他们虽然都是本校各系各专业毕业后留校的教师、双肩挑干部,有些人还是优秀毕业生奖状或金质奖章的获得者,在原来各系曾经担任了业务课的教学,但1959年以后,他们服从党的需要,真心实意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阵地,本着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科学家与哲学家结成联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科学技术工作的美好愿望而来,并且在这块阵地上已踏踏实实耕耘多年,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然而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陌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新形势、新课程、新任务的紧迫推动下,痛感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严重老化和不足。于是他们随清华大学硕士生的课程,边教学,边听课,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了新的科学知识,如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线性代数、数理逻辑、计算机、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协同学以及西方科学哲学等课程。寇世琪、刘元亮专程去广州参加自然辩证法研讨班。他们发扬“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昀新科学知识相结合并引入课堂,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目的是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学;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对每讲内容都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并不断地深入学生中去听取意见,使得自然辩证法教学不断创新,深受广大研究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经久不衰。
在这期间,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集体编著了《科学技术史讲义》(1982年),并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其中一些著作和论文还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好成绩。
1985年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获***批准硕士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曹南燕、肖广岭作为**批正规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校参加教学科研工作,为本来已经老龄化的队伍补充了新生力量。
二、创新阶段(1985—1997年):创立全国**个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机构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达到了新阶段。在国务院发起召开新技术革命对策研讨会的启示下,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培养适合国家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人才,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从1984年开始系统收集美国和西欧STS研究机构及其发展现状。1984年魏宏森、丁厚德、范德清三人正式打报告,向学校建议创立科技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机构,建议名称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和培训中心”或“科技与社会系统工程研究室”。1985年5月16日,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成立了STS研究室,主任为魏宏森,党支部负责人为范德清。这是我国**个以STS命名的与国际接轨的研究与教学机构,它成为清华大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新型组织。研究室于1986年开始招收STS方向的研究生。
1993年学校决定整合全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机构,正式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原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和STS研究室整合为STS研究所,任命魏宏森为*任所长,曾晓萱为副所长。
从1985年开始,该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除担负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和大学本科生的选修课以外,还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开设了多门有关“科技与社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并在1986年招收了*届STS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部分教师还成为校级跨学科软科学研究机构(如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的兼职研究人员,承担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欧洲共同体合作课题和中、韩、美国际合作项目。
1985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系统科学与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培训班,共招收100多名学员,学习期限为1—3个月。这些学员来自全国50个省、市政府机关,大多是具有实际经验的中层领导和技术骨干。他们回到本单位后,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积极贡献。在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1988年)等专著。接着完成了北京、哈尔滨、鞍山、海南、白山等省市的科技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SD)模型,为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深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好评。其中多项规划成果获省、市优秀奖。1989年,我们还作为专题组成员参加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洪主持的“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为丰富STS的理论提供了素材,而且把STS某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收到了实际成效。
与此同时,研究所的老师们还注意从理论上研究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发展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工作又反过来支撑了中外科技政策比较研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技园区发展研究等实际工作。为了进一步打开与国外直接联系的渠道,曾晓萱与曹南燕先后赴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STS中心进修。
截至1995年,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国际、国家、省、市、县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课题24项,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完成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规划10项。许多成果直接被政府部门采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多项获得了***、省部级政府部门的奖励,其中一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等奖,这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一项历史性突破。研究所在国内外主要报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