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技术政策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2120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技术政策》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在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方向耕耘数十年的成果荟萃。在理论上,既有对默顿科学社会学传统的继承,也有对新兴的科学技术学的倡导和探索。在实践上,几代人积极参与科技政策的建言与制定,涉及的问题从同行评议到科技创新、从本土实践到国际比较,为科技政策界提供了一个*特的理论视角。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风险社会也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展开
精彩书摘
走向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探索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
  当代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日益发展,科技活动及其发展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R&D)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2000年中国R&D/GDP达1%,2001年达1.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科技R&D也进入高速增长期,应该较快达到2%~3%。
  科学技术、教育、经济、文化如此等等日常话语,人们耳熟能详。类比地看,应该有这样一门学科,如同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那样,以科学技术为对象并形成相应的学科,即科学技术学。
  一、一个分析的起点
  假如真有一门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那么概括地说,其是对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的研究。显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一种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对科技活动和发展的分析和综合。简言之,主要是从文科角度对科学技术的再认识。当然,这种角度的研究,并不排除采用种种其他方法,包括采用科技方法、数理方法。
  对“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的基本含义进行剖析,也就是从“科技活动维”和“科技发展维”分别加以剖析。
  科技活动,其*基本含义就是科技认识和科技实践两个方面。对于“科技认识”方面的研究,即大体上是科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这当然就是“科技哲学”。对于“科技实践”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也就是关于科技(社会)实践论和组织论的研究,这大体上也就是“科技社会学”。
  科技发展,其*基本的含义就是关于科技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研究。对“科技的历史”的回顾考察、以史为鉴,就是“科学技术史”。“科技的现在和未来”也就是协调现在、谋划未来的问题,这方面的考察,大体上是“科技政策(和管理)”的基本任务(图1)。
  图1 对科技活动和发展的分析及其所对应的基本分支学科
  图1中所示的是一种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科学技术学的学科构架基本原理”。这里提示我们,如果将“科学技术学”看作“学科门类”(或“学科群”“一级学科”),那么其中至少包含如下四个基本的“次级学科”(或相应称作“二级学科”等):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和管理)。
  当然,学科构架基本原理也许更应是三维的,各个坐标间的可能组合也是丰富多彩的。
  二、从国际学术发展的轨迹看
  当科学大踏步前进,终于成为一种专门学术领域、一种显著的社会活动时,1837年威廉?惠威尔(W.Whewell)《归纳科学的历史》《归纳科学哲学》两本著作的出版,成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产生的标志”[1],也标志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有着不解之缘。
  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带着这种不解之缘进入20世纪,在西方,特别是随着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科学哲学几乎整整兴旺了一个世纪,20世纪60年代更是达到了巅峰。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开展工作的,关于自然辩证法,苏联侧重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国则在“自然辩证法”旗帜下建设一种综合性的学科群,或曰“大口袋”。
  事实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些相关学科都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印迹。19世纪,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地关注和论述了科学技术。在此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波兰学者提出了“科学学”(naukoznawstwo)一词,20世纪30年代该词翻译成英文时采用了science of science。特别是,1931年在英国召开的国际第二届科学史大会上,苏联学者黑森(B.Hessen,又译作格森、赫森等)的《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一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性学术影响。
  一方面,1939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J.D.Bernal)出版了《科学的社会功能》,该书重点论述了科学活动的数量分析方法、科学教育、科学的应用、科学政策、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等问题,贝尔纳也被公认为科学学的主要创始人。[2]随后,主要在东欧国家,科学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在国际上 曾达到一个共识,即东方国家(指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科学学基本上就是西方国家的科技政策研究。”[4]对于本文的讨论,注意到这一“共识”尤其重要。
  同时期,也正是在黑森的影响下,20世纪30年代,默顿(R.Merton)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次使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提法,同时该论文也被视作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
  美国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与科学学的结合,而科学史的研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5]刘珺珺指出,“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或者说科学的社会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研究传统,这就是以默顿为代表的研究传统和以贝尔纳为代表的研究传统”[6]。随着人们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广义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或对科学的社会研究日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科学学、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迅速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出现了“科技与社会”的表述。殷登祥指出:“广义的STS是一个学科群,是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总称。这在美国学术界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在欧洲异军突起,它试图以社会因素说明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特别还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大规模资助科学技术、介入国家科学技术活动的后果,以《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8](1945年)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政策报告出现了。1963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科学技术会议以后,科技政策成为一个专业性术语并被发达国家共同采用。
  因此,从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的轨迹上看,*先是科技史、科技哲学,而后是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学(科学学)依次地出现了。
  三、从学科体制化进程轨迹看
  1892年,法兰西学院终于*次设立了科学史教授席位。随后,在欧洲的多个国家,科学史的会议、协会、杂志有了较快的进展。萨顿(G.Sarton)于1912年在比利时创办科学史学术期刊Isis(《伊西斯》,又译作《爱雪斯》),于1920年起在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系统的科学史课程,又于1924年成立了科学史学会。在英国,科学史家辛格(C.Singer)于1923年建立了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史与科学方法系”。[9]
  1947年成立的国际科学史学会和1949年成立的国际科学哲学学会,在1956年合并组成了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部(IUHPS/DHS)。该分会现在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所属26个科学联合会成员之一,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19个专业委员会。
  在大学中学科建制的情况,是学科建设和成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我们接下来考察一些国际著名大学的相关系所的建立和演变。
  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科学史系”。目前,该系有正式教员19人、辅助教员4人、教学管理人员15人(其中包括科学仪器收藏管理方面的人员)。
展开
目录
目录
总序/i
前言/ix
走向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探索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3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杨柳青年画木版技术变迁/16
从“统治”到“治理”—疯牛病危机与英国生物技术政策范式的演变/26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交往理性”构建—深度解释学视域中的哈贝马斯技术批判理论/38
科学社会学视野下的默会知识转移—科林斯默会知识转移理论解析/48
STS的发展图景及其展望—4S学会前主席迈克尔?林奇专访/63
声音研究—一个全新的STS研究领域/77
科学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
中国科技系统中的“系统失效”及其解决初探/95
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对默顿科学奖励理论的批判性考察/105
后默顿时代科学社会学述评/115
科学家在决策中的角色选择—兼评《诚实的代理人》135
在航天工程创新空间中选择与建构—王永志创新思想案例研究/144
产权制度创新—科学是如何职业化的/158
中国科学社会学的演进:路径、特征与挑战/171
“马太效应”与科研网络中的择优依附/177
社会形塑与国际比较中的科技政策
同行评议中的“非共识”问题研究/191
转型期俄罗斯科技政策分析/197
俄罗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进展/207
美国科研机构的利益冲突政策的缘起、现况与争论/217
政策范式的社会形塑—以《美国竞争法》为例/225
科研立项中的利益冲突—对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的案例研究/241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271
从产学合著论文看中国产学科技知识生产合作—以中国制药工业为例/279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286
走向创业型科研机构—深圳新型科研机构初探/302
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对南方某大学孵化器的扎根理论分析/316
论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342
向后学院科学转型中的海洋科研机构—MBARI及其启示/359
基于ANT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研究—以闪联联盟为例/371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内涵、类型及特征探析/381
风险社会中新技术的社会治理
风险决策背景下的预警原则争议及启示/395
“后信任社会”视域下的风险治理研究嬗变及趋向/405
大数据征信的隐私风险与应对策略/418
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地理学传统—以科罗拉多大学自然灾害中心的体制化为个案/427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风险挑战与秩序重构/4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