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部南京城营建史,更是一部以南京城墙为线索的洪武朝政治史、社会史。
* 本书不仅侧重南京城的建造,而且特别关注与其相关的人。较为细致地刻画了朱元璋、李善长、刘基等人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呈现了中下级官吏、民间组织以及筑城民夫的作用及其命运等。
* 作者杨国庆长期从事南京城墙研究。本书对已往成果进行了总结、深化,并由有形的城墙层面推进到无形的思想、观念层面。
* 图文并茂,直观呈现明南京城及其遗址、遗迹等场景。
明初南京城的营建,以“墙”的建筑形态,诠释了都城作为“国之中土”的法统秩序,反映了朱元璋追求“宅中图大”的思想历程,以实现其大明开国都城传统意义上的“居于中心,谋划四方”。
本书从理念、规划、建制、修筑等层面,对明初定都、建都诸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尤其对两京制与中都的立废、城市布局与建筑等级、南京两次城建与“国之中土”的关系作了细致阐释;并通过释读南京城墙砖文,不仅明确了城墙营建的相关史实,且揭示出明初劳役组织形式以及基层社会的运行状态。
结 论
朱元璋在南京的42年,做出过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创举,在改变中国历史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南京城的历史。
朱元璋时代,就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而言,它是中国古代惟一在江南建造的大一统时期的都城,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造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南京城墙是城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重城垣区分的城市空间,蕴含着公元14世纪中叶一代人对新王朝都城的理解、期盼和诅咒,涉及范围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在继承中国古代都城遴选营造传统思想的同时,创造性地将自然界的山水与人工营造的城池给予完美结合,在中国数千年城市规划和城墙建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朱元璋到南京前后为发端,归纳其脉络为:根据地—规划—实施—定都—两京制—废除两京制—再次营建。其中有诸多所谓“定论”的课题值得思考和商榷。朱元璋建都称帝的想法萌生于何时?对于尚未踏足集庆路的朱元璋又何谈建都称帝?只有当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并苦心经营数年自立吴王后,建都称帝才有可能被提上日程。洪武初年,南京的京师地位、两京制及中都建与罢的根因,也是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朱元璋所批准的城市上堪下舆,属于一次规划,分两次建造最终得以实现。但其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因朱元璋的“见浅识薄”而付出过建、废中都的高昂代价。大明开国后,朱元璋以及臣子们对中国古代传统都城应位于“国之中土”的争辩和考量纠结了数年。自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提出南京为“国之中土”新论后,朝野择都的舆情声浪才戛然而止。洪武八年罢筑中都以及洪武九年在南京开展的第二次城建(包括城墙)均为“果”,其“因”发轫于洪武七年朱元璋对“国之中土”的新认知和他思想深处的“宅中图大”。对此,学界以往多有疏略,关注不足。
当年朱元璋批准的新宫与新城之“卜”,是解读这份城市规划的关键,“卜”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代象天法地(即“上堪下舆”)都城规划的传统。朱元璋对堪舆认同的思想基础与知识来源,则是这份规划得以批准并实施的根因所在。当年所“卜”城市规划的象征意义,不仅符合朱元璋当时建都称帝的欲望,也契合了朱元璋后来的“国之中土”新论,故在第二次南京城建中仍可得到继续补充和强化。其内容包括了宗庙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营建、京师其它各类建筑的增补并形成制度、古代天文“三垣”文化在皇宫以及京城城墙的象征意义更加凸显、为确保城砖征造质量对劳役基层组织制度的改革与落实。朱元璋晚年颁布的《洪武京城图志》,与其说是朱元璋对开国京师从规划到城建给予的肯定,并借《志》存史、借《志》寄情,莫如说是朱元璋在利用南京城的形制与规模,为帝都大造声势,以壮新王朝一统天下之威,具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和传统文化层面的意义。
纵观朱元璋在南京的城建,依循的是“先宗庙,后宫室”的儒家都城营造秩序理念。因此,南京城墙的建造与宗庙、宫室及城市的建设均有密切关联,无论是“新城”,还是第二阶段的城建,都有迹可寻。南京的两次城建,与朱元璋“敬天”及“国之中土”、“宅中图大”的认知和追求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第二次大规模城建,一代都城之宏伟壮阔才得以充分展现。南京城墙留存迄今大量带完整“甲”格式的砖文,其征役制度最后定型正是在第二次城墙建造中得以完成;而城砖生产全过程中的“物勒工名”现象,是当年实行官、吏、民、匠实名责任制的实物见证,体现了明初这项征役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的进程。
回顾朱元璋在南京的42年,不仅终结了南京以往所谓偏安“短命王朝”的谶语,即朱元璋为了“宅中图大”而称当时的南京已“非古之金陵,亦非六朝之建业”,同时也奠定了大明王朝277年的基业。在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皇权是根魔杖:它凌驾于神权、宗主权和“民权”之上,惟一“忌惮”的“天”也是皇权臆造出的神,因此既能打碎一切,也能创造一切。正因如此,朱元璋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天”的至高无上和神圣尊崇。从南京城建来看,包括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相关制度以及地名、建筑名称等诸多方面,使这座大明开国都城终成“一代之典”。朱元璋一代在南京营建的都城格局,是以“墙”的建筑形态,诠释了一代都城法律与秩序的象征。大到四重城垣、孝陵、皇家祭祀场所,小到官署、园囿、庙宇和宅院,每一处都被长短、高矮不一的“墙”所围合,形成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央集权统治下的都市等级空间。
在朱元璋时代,就南京城墙以及城市建设而言,其堪舆之隐讳、格局之非凡、规模之恢弘,均超越了南京以往历代帝王之作为。人尽其谋、地尽其利、事尽其功,在四重城垣文化寓意的围合中,朱元璋实现了他开一代之先河的帝都城市构想,体现了朱元璋“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理想中的都市家园。
第一章 朱元璋扩建南京城的时代动因
一、确立根据地
二、建立吴政权
三、开国称帝
第二章 定都与择都及废除二京制
一、京师与南京
二、择都纠结的根因
三、被忽视的朱元璋“国之中土”新论
第三章 上堪下舆的城市规划
一、朱元璋敬天
二、新宫与新城之“卜”
三、堪舆与四重垣局关系
第四章 宗庙为先、居室为后的两次城建
一、郊社宗庙先后两次建造
二、第一阶段城建
三、第二阶段城建
第五章 城墙营建的两个阶段
一、早期新城营建(1366~1375)
二、城墙的加高增厚(1375~1398)
第六章 南京城墙砖文释读
一、早期砖文中的提调官制
二、早期砖文中的基层组织
三、第二次征砖中的“总甲、甲首、小甲”
结 论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