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转型研究
0.00     定价 ¥ 7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860494
  • 出 版 社 :
    吉林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手段具有非恒定性和无限性等特征。社会性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社会形态决定着图书馆的形态。图书馆也应该能够顺应特定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积极开发、推广自身的旅游功能,实现与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职业使命。
  《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转型研究》主要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转型方面的问题,涉及丰富的图书馆转型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综述、公共图书馆转型现状与发展、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完善、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理论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文旅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研究等方面内容。
  《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转型研究》在内容选取上既兼顾到了知识的系统性,又考虑到了可接受性,旨在向读者介绍图书馆转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涉及面广、实用性强,能使读者理论结合实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转型研究》:
  (二)运营模式的发展特点
  1.效能第一
  从历史上看,图书馆是人类保存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文化机构之一,对于载有知识、文化的实体馆藏有着天然偏好与重视,因此,作为图书馆最为重要的知识资产的实体馆藏,一直是图书馆非常重要的资产,衡量或者评价一个图书馆的影响或者水平,人们一般会首先说这个图书馆的馆藏有多少册。传统图书馆时代,实体馆藏对于图书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出版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局限,文献内容并不能与文献载体分离,图书馆保存知识,要为读者提供服务,必须首先保存载有内容的文献载体。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文献保障能力,而文献保障能力主要取决于馆藏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馆藏的重要性是大于人的重要性的,馆藏是第一位的,只要有馆藏,就能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文献。馆藏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有了充裕的馆藏,就有了一切。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时代的图书馆对于服务效能并不是很重视的,馆藏作为社会上为数不多的知识宝库之一,不需图书馆费多少事,自然会有读者主动前来寻宝的。所以,传统时代的图书馆无不将馆藏建设置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地位。从而随着出版物的不断增长,图书馆的实体馆藏数量越来越多,图书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于不堪馆藏重负。重资产、轻效能可以说是传统时代图书馆运营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但是,这一切在信息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出版社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出版物的形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一,文献内容与文献的具体有形载体的分离。文献内容不受其具体有形载体的束缚,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磁波向电视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打印机等各种形式的终端设备传播。在这种情形下,图书馆采购数字出版物就无须像采购实体出版物那样将文献内容与文献载体同时采购回来,当然图书馆或者读者也须有一定数量的终端设备,但不同的数字出版物均可共享这些终端设备,不像实体出版物那样每本书必须独享其所在的文献载体。从而,数字出版物摆脱了载体对于传播的局限,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可能,图书馆不必订购“所有”数字出版物,只要“拥有”其使用权即可,这就是实践中的数字资源的租赁使用模式,显然,资产的重要性让位于效能了。其二,馆藏对于服务的重要性比传统图书馆时代减弱许多。传统图书馆时代,受制于文献载体对于传播的局限,图书馆提供阅览、外借等基本服务,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实体馆藏,没有这些馆藏,图书馆的阅览、外借服务就无法开展。信息时代的出版和传播是多中心出版和多渠道传播,图书馆也不像传统时代那样成为无可替代的知识信息中心,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资产的重要性日渐退居其次。
  2.职能外包
  与轻资产、重效能的理念与运营模式相应,职能外包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运营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专家认为,外包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实际上,“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二是能够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益,三是还要考虑是否有益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把这三个方面都考虑进去,图书馆在哪些环节和工作能够外包就比较好解决了”。
  在传统图书馆时代,由于采访编目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对于采访编目的外包图书馆界争议较大,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果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图书馆以何存在?同时,还有人担心外包业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现在业界基本上就采访编目工作外包达成了共识,采访编目的外包不仅没有削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图书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图书馆可以面向高附加值的服务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撑。随着办馆理念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外包方向从业务外包正在向职能外包发展,外包不仅仅是基于某项具体的业务展开,是基于某项职能展开,这使得图书馆在外包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物业职能外包。物业职能外包是图书馆外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凡清洁、安保、复印、咖啡厅、小卖部皆可外包,可以打包外包,也可以分别外包。
  加工职能外包。传统图书馆时代的采访、编目、图书加工与上架、过刊装订等加工职能外包依然为大家所接受,信息时代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的采集、标引、发布等加工业务的外包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技术职能外包。为面向读者提供在线服务,绝大多数图书馆都设有技术部、机房,机房存放有图书馆购置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这些设备上装有图书馆的业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的网站与图书馆所采购的数字资源及其平台。这些设备与平台的维护由图书馆的技术部负责。实际上,将这些设备和系统托管到专业的机房中,图书馆大可不必自己投资建立一个机房,节约了空间和能源;在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甚至无须购买那么多的硬件设备,直接租用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率的;甚至某些数据和系统也可租用;而技术开发、维护等技术部的职能也可通过购买服务来完成。营销职能外包。如何面向读者和用户更加深刻地宣传图书馆,使更多的读者和用户来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这属于图书馆营销。许多专业营销策划机构更加专业,图书馆可以通过外包,强化自己的营销职能,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益,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服务职能外包。图书馆可以把图书流通、信息推送、读者调查等服务职能外包出去,借外力提升和强化自己的服务能力,使自己聚焦于最核心的业务。这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之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综述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转型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核心业务的变迁
第二节 组织形态的变迁
第三节 服务范式的变迁
第四节 运营模式的变迁
第五节 建筑形态的变迁
第六节 功能定位的变迁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完善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类型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机制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旅融合的背景
第二节 文旅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第五节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探索

第五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释义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途径及其构建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与泛在智慧服务的建设

第六章 文旅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空间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文献借阅服务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

第七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原则
第一节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研究
第二节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策略
第三节 对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