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思想的通俗理论读物
为走出现代秩序困境贡献中国智慧
放眼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秩序、甚至人类文明再度处在动荡边缘:离战争不远,离危机更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也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
本书从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革命性变革、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意蕴等方面进行论述,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阐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球性意义,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了时代之问,并在实践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重塑世界秩序、走出现代秩序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各种形态的文明共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第一章 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毛泽东曾说:“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特定历史性概念的产生是对过去诸多历史条件的综合性继承,这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整个历史进程,就重大事件来说……这些事件及其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3页。
]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从“历史大变局”中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到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再到党的二十大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已经由实践探索上升到把握规律的新阶段。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前进。我们将按照历史主脉、现实审思、未来向度的逻辑理路从一百多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现实的人”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解放中的综合视角,按照历史主脉、现实审思、动力来源的逻辑理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加以深度解读,以期明晰历史大变局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懈追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4页。
]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载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表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百多年探索构成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理路,并将其贯穿于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的全部过程。
(一)追寻工业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探索
人类历史上的现代化模式主要划分为以英国、法国、美国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者是早发的、内生的、渐进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通过殖民侵略、血腥掠夺而完成的,其结果是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社会动荡,等等。后者是后发的、外生的、赶超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虽然成效显著,但是存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必然烙下深刻的西方印记,而且必须先把帝国主义赶出国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才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1版序言中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当然,马克思的结论主要来源于欧洲的历史经验,但他随即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在当时落后的亚洲的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
]马克思的研究彰显了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必须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进行探索。
从近代开始,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长期奋斗,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努力。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试图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等方案来实现现代化,他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历史证明,没有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治力量领导,实现现代化的任何蓝图都无法变为现实。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胆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清醒的逻辑思维:先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旧制度完成救国大业,再通过工业化逐步走向现代化。毛泽东自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便对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怀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终其一生,他对于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从未动摇过。1945年,他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讲清了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毛*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因此,革命这一手段是在救国之路上探索现代化、创造新文明的先决条件。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立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连日用的煤油、火柴、铁钉都称为洋油、洋火、洋钉,因此我们党提出要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状况。
1957年,毛泽东强调,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认为,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国防现代化”。至此,“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被完整提出来。196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郑重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这标志着“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构想正式确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目标和路线愈加明晰,并且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初步构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植根于中国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开始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11页。
]自此之后,我们党在每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聚焦和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党的十二大强调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强调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就是要实现包括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内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人民生活提高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三)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习*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页,第22页。
]。
其中,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述上,经过了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增加“和谐”而突出社会文明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到增加“美丽”而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昭示,在革命时期初步提出理论构想,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平总书记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3—24页。
]
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本国落后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化,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同时,其彰显的文明逻辑和文明内核成功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形态的现代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融合。从多元文化中取长补短,吸收优秀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二是系统创新。在科技、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三是共创共享。共同创造创新,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全球化视野。走出国门,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和艺术成果。五是合作共赢。强调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互补性推动共同发展,创造共赢。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意旨不仅限于提炼出了原创性的中国话语,还正确处理了创新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开创了新的文明格局。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曾说:不同的文明形态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应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直接前提,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人类实践的高度,是人类文明变迁的动力源泉。这表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共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理论根基和动力源泉应该在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寻找和探究。
(一)文明发展的“测量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应到基本不相适应,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应;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可以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文明发展的“测量器”。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是指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既包括文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普遍要求,也包括由此相应发生的其他领域的变化。
资本主义文明之所以相对于封建制度具有压倒性优势,首先就在于它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的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英国在18世纪完成的社会革命,促使其率先摆脱封建社会关系的束缚,进入资本主义文明阶段。尽管这一社会革命的酝酿肇始于大航海时代世界市场的开辟,但真正推动社会革命进程的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以及机械织机等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随着工业经济在英国蓬勃兴盛,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日益凸显,原有封建贵族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在工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资本家阶层社会地位迅速上升,资本成为支配群众的工具,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建立。当然,正如资本主义文明的建立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样,资本主义文明的消亡也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关系逐渐难以支配自己体内的强大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因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必将从资本主义内部生长起来,成为扬弃资本主义文明之后的产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当时中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亚洲许多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1/4。毛泽东十分关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现问题,分析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生产力条件。“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马克思晚年则引用它比喻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以避免或减轻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痛苦和磨难。对于中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领导实现了对“卡夫丁峡谷”的成功跨越,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以往一切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不相适应是次要的、非根本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性质不同,所以,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也有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需要通过推翻制度来解决,而可以通过改革开放,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具体来说,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进行改革来实现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中既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而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表现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它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不少需要改革的环节和方面。依据这样的思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12月开启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从新的高度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重要思想牢牢守住社会主义本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现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这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并逐步展现了其适合全球发展的属性。这也充分验证,文明变迁的历史不是精神和意志自我运动的结果,不是无规律和神秘的历史运动,而是以唯物主义的、有规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的文明形态。
引言 文明发展的困境 001
第一章 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003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012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019
四、“现实的人”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解放 028
第二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
一、精神标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 039
二、理想向度:五百年社会主义文明的坚守 044
三、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 053
四、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060
第三章 超越“资本的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革命性变革
一、物质文明:“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超越 069
二、政治文明:“人民至上”对“资本至上”的超越 077
三、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异化”的超越 081
四、社会文明:“和谐正义”对“冲突排斥”的超越 087
五、生态文明:“协调共生”对“无限逐利”的超越 091
第四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意蕴
一、“新”在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101
二、“新”在领导力量的先进性 107
三、“新”在“中国之治”的独特性 115
四、“新”在发展的和平性 120
第五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揭示
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127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135
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144
四、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47
第六章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球意义
一、原创性和引领性相结合:文明话语权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157
二、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文明新内涵破解全球“四大赤字” 160
三、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文明新道路为各国探索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164
四、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文明新特征推动世界文明新发展 167
第七章 大道而行: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现实之问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73
二、坚定主心骨,画出最大同心圆 178
三、坚持融入全球发展大局与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相结合 188
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193
第八章 大道同行 美美与共: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明“交往形式” 203
二、当前世界多元文明的“交往形式”困局 206
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209
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16
结束语 共产主义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向度 229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