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中风相关知识
中风流行病学
“中风”是脑卒中的又称。我国每年有350万人因中风死亡,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与会专家强调,目前我国确诊慢性病患者约2.6亿人,脑血管病被列为**致死病因。
中风简介
中风中*常见的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原因是脑供血动脉内形成血栓或者被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所堵塞,导致相应部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组织主要是靠它的供血动脉运送新鲜血液,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给脑组织,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挽救“缺血性半暗带”是关键
一旦动脉发生堵塞,脑细胞便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核心区域的脑细胞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停止工作,并很快的死亡,脑细胞一旦死亡便不可修复。在核心区域周边有一个区域,医学上称之为“缺血性半暗带”。
该区域的脑细胞在缺血发生以后暂时处于过渡期,如果能及时恢复血运,脑细胞可以存活,而如果继续缺血则可能发生脑细胞坏死,我们对中风患者进行抢救的重点就是要挽救这部分“缺血性半暗带”的脑细胞,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而不至于发生坏死。
中风的特点
(1)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性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2)为中老年人重要的死亡或致残原因,预防尤为重要。
中风的危险因素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中风
与中风发生有关的因素通常称为危险因素。国内外对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将中风的危险因素归纳为如下2类:
**类:无法改变的因素
(1)年龄: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
(2)性别:男性>女性;
(3)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家属成员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二类:可以改变的因素
(1)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房颤;
(2)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
(3)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
(4)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
上述原因可以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增加,但通过控制或合理治疗后,发病的可能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为什么会发生中风
中风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绝大部分中风事件是发生在脑血管动脉硬化基础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颈动脉狭窄、吸烟和家族遗传等中风易患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脑动脉硬化。
病变较轻、进展速度较慢者,不会发生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很小;病变较重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会在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者脑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的分类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的原因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常见、*主要的中风病因,以年龄大的患者为多。
(2)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常见于较年轻的患者。
(3)各种血管炎:包括结核性、风湿性、结节性、红斑狼疮性、寄生虫性动脉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4)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房颤动。
(5)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血友病等。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酸中毒、碱中毒、尿毒症等。
(7)其他:如颅内感染、脑外伤、铅和一氧化碳中毒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