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内科案例选读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5161
  • 作      者:
    编者:张志敏//周迎春//祝维峰|责编:张天佐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医内科学》的配套教材,书中案例大多来自于各编委的临床验案,案例后附有理、法、方、药的详细解读,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参考书籍。早临证是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教材可以作为中医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全书的内容注重科学性、创新性、整体性、实用性、启发性,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能够使同学们身临其境,体悟临床,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水平。 本教材主要适用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综合医科大学的中医药学、中西医临床结合五年制、七年制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也可用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实践教学。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言
  **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实践中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地理、文化、气候、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在充分认识和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方法,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疾病,逐步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的过程。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医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内科常见疾病如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等的诊断、辨证和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其研究范围也随之变化,不断拓展。
  学习中医内科学,*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熟练掌握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基本内容,在充分学习中医**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具体临床案例,不断学习和掌握中医临证诊断和治疗的技能及技巧,逐步培养中医*特的诊疗思维,为今后临床*立诊疗奠定基础。
  学习中医内科学需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不忘学医初心,秉承医者仁心之念,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内科学,古称“大方脉”,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医疗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总结。中医内科学的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原始社会至夏朝)
  自从远古时代以来人类同疾病的斗争就从未停止。只不过,在殷商之前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因缺乏文字的记载,诸多治疗疾病的经验通过传说保留下来。在旧石器时代,“阴康氏”部落的先民发明了一种类似“跳大绳”的“大舞”,通过“摔筋骨,动肢节”来调整经脉,宣达腠理,通利关节,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传大禹在长期治理水灾的过程中患了偏枯病而发明了一种*特呼吸运气结合脚步移动的“禹步”导引法。传说中彭祖高寿八百岁,得益于饮食养生、药物养生和导引之法。这些传说和经验对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有很多的启示。
  二、中医内科学的起源(殷商时代)
  有文字考据的中医内科学的起源大约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考证中发现昀早关于病名的记载。西周时期,《周礼?天官》中有关于疾医、食医、疡医、兽医的分类,而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战国时期,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正是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内科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也在不断提升,而《黄帝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系统总结。殷周时期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则被广泛应用于阐明一切自然、社会、生命医学等,以此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中医内科学的奠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各 81篇,共 18卷,其基本理论*先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休戚相关;其次将阴阳五行学说有机融合到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从而探究生命的基本规律。《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从而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基础。
  四、中医内科学的充实与发展(魏晋至金元时期)
  自魏晋至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昀早的病因病理学著作,此书继《黄帝内经》、《难经》、仲景著作之后,使中医理论更为丰富,该书对不少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使中医病因学说趋于系统、全面。如对山区多“瘿”病乃其民“饮沙水”之故;岭南“瘴气”系“杂毒因暖而生”等。西晋医学家王叔和著《脉经》,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并将相似的脉象进行排列比较,以便掌握,对内科的诊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中国**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中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其中对于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昀早的记载,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确。书中还提到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
  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兴”。这一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奠定了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流派纷呈,在中医药学术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昀突出的代表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因此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邪派”。李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为“补土派”。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五、中医内科学的普及和提高(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这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很好总结,反映当时内科的学术理论已成体系。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温病学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巨大成就。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湿热,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阐发疫病流行的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涵,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这一时期,理论上已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博采历代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发挥,完善了内科疾病的证治体系,使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更臻成熟与完备。
  六、中医内科学的衰落与复兴(晚清至当代)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明强势地位的不断确立,西医的影响逐渐扩大,中医的生存危机也接踵而至。自 20世纪 50年代起,中医内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组织了中医理论研究工作,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医内科学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汲取现代医学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方法,中医内科学也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回*中医内科学走过的历程,可谓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在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下,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国内学者不断对中医理论进行总结与创新,中医内科学必将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章 肺系疾病
  **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情较轻者称“伤风”,病情较重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临床表现相类似的,称为“时行感冒”。一般认为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本病范畴。感冒是由六淫、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而发病。以感受风邪为主,但在不同的季节,往往夹时邪相合而侵入人体,如冬季多夹寒邪,春季多夹风邪,暑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夹燥邪,其中尤以风寒、风热、暑湿为多见。风邪夹时令之邪,由人体的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则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致感冒。在临床工作中,以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儿科感冒、经期感冒、妊娠期感冒多见。
  一、风寒感冒案
  陈某,女,25岁。2018年 9月 21日初诊。主诉:鼻塞声重 2日。患者穿衣不慎后受寒,鼻塞声重,恶寒甚,无汗,头痛,肢体酸楚,打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偶有咳嗽,痰白稀薄,舌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风寒感冒。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九味羌活汤加减。羌活 10g,防风 10g,细辛 3g,白芷 10g,川芎 10g,甘草 10g,黄芩 10g,桔梗 10g。3剂,水煎服,每日 1剂。
  服药后诸症减。守方继进,再服 3剂。3天后随访已痊愈。
  【按语】 肺为脏腑之华盖,其位昀高,开窍于鼻,司呼吸之职,外合皮毛,其为娇脏,不耐邪侵,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当其冲。肺卫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和。临床工作中,患者表现的症状会随体质的不同而不同,用药也随之加减。
  二、风热感冒案
  马某,男,61岁。2018年 6月 3日来诊。主诉:鼻塞、咽干 3日。患者数天前外出游玩后自觉身热,咽干咽痛,口渴,鼻塞,流黄稠涕,头胀痛,咳嗽,痰黏黄,大便干结,小便黄,纳差,眠可,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风热感冒。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连翘 9g,金银花 9g,桔梗 15g,薄荷 9g,竹叶 6g,生甘草 5g,荆芥穗 5g,淡豆豉 5g,牛蒡子 9g,芦根 15g,黄芩 10g,柴胡 10g。5剂,水煎服,每日 1剂。
  服药 5天后随访已痊愈。
  【按语】一般而言,感冒属轻浅之疾,及时有效地诊治,预后良好。但时行感冒或年老体弱者,病邪容易由表入里,迅速传变,临证需加以重视,及时防治以免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此外,病情的长短与感邪的类型、正气的强弱有关。
  三、暑湿感冒案
  曹某,男, 19岁。2020年 7月 18日来诊。主诉:鼻塞声重 2日。患者 2日前冲凉后受寒,鼻塞声重,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流浊涕,心烦口渴,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中医诊断:暑湿感冒。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金银花 10g,香薷 15g,连翘 10g,扁豆花 10g,厚朴 10g,生石膏 10g(先煎)。5剂,水煎服,每日 1剂。服药 5天后随访已痊愈。
  【按语】夏月暑湿感冒为常见之疾,夏季夹暑湿,梅雨季节夹湿邪等。在发病过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病久反复,正气受损,或年老体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亦容易受邪而致疾病反复发作。体质的差异也可导致感受外邪的差异。临证过程中要加以辨别。
  四、胃肠型感冒案
  曾某,女,12岁,学生。因“反复呕吐、腹痛 2日,加重伴发热半天”于 2014年 12月 24日夜间初诊。患者因冬至当天中午吃饺子,晚上吃汤圆。随即出现呕吐症状,来诊时,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干红如妆,自觉腹痛难忍,表情痛苦,精神倦怠,时时觉恶寒,因其疼痛难忍,随即予以温敷通经止痛等对症处理。30分钟后,患者腹痛缓解,但恶寒加重,观其舌苔厚腻,闻其口气酸涩而臭秽,脉浮滑数。
  中医诊断:感冒(胃肠型)。
  治法:消积导滞。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 12g,黄芩 12g,芍药 10g,半夏 10g,枳实 9g,生姜 3片,大枣 4枚,大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言 1
**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1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概况 1
**章 肺系疾病 4
**节 感冒 4
第二节 外感发热 7
第三节 咳嗽 9
第四节 哮病 14
第五节 喘证 20
第六节 肺癌 23
第二章 心系疾病 30
**节 胸痹心痛 30
第二节 不寐(失眠) 33
第三节 多寐 37
第四节 心悸 40
第三章 脾胃系疾病 46
**节 胃痛 46
第二节 腹痛 50
第三节 泄泻 54
第四节 痢疾 59
第五节 便秘 62
第六节 痞满 67
第七节 呕吐 71
第八节 噎膈 75
第四章 肝胆系疾病 80
**节 胁痛 80
第二节 黄疸 82
第三节 积聚 85
第四节 脂肪肝 87
第五节 肝胆道结石 90
第五章 肾系疾病 95
**节 水肿 95
第二节 淋证 103
第三节 癃闭 108
第四节 阳痿 115
第五节 遗精 118
第六章 脑系疾病 123
**节 头痛 123
第二节 眩晕 127
第三节 中风 132
第七章 气血津液疾病 135
**节郁证 135
第二节血证 139
第三节痰饮 145
第四节消渴 149
第五节盗汗、自汗 152
第六节内伤发热 155
第七节肥胖 158
第八章 肢体经络疾病 162
**节 腰痛 162
第二节 痹证 164
第三节 痉病 167
第四节 痿病 17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