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海西秦岭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555513
  • 作      者:
    作者:张栋//路英川//王斌//张文华|责编:李焕杰
  • 出 版 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计划项目“全国重要成矿带重大科技问题攻关”子研究项目“青海省秦岭西段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编号:121201122089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423、41730426)地质矿产科研成果的系统总结。 本书在已有资料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探讨了中央造山带西秦岭成矿带西段地质环境,划分了青海西秦岭地区金属矿床类型,对赛什塘铜多金属矿田、双朋西铜钼金矿田、索拉沟铜矿床、恰冬铜矿床、加吾金矿床、瓦勒根金矿床、夺确壳金矿床、满丈岗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类型进行了厘定,重点对卡林一类卡林型金矿床、矽卡岩一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加强了青海西秦岭地区与西秦岭成矿带金属矿床综合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青海西秦岭矿集区金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系统总结了区域金属矿产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了区域找矿预测。本书通过区域研究、典型解剖和信息预测等技术手段,在青海西秦岭地区复合造山带背景与金属成矿响应、碰撞造山成岩成矿环境、主要矿床类型成因模式,以及金属成矿系统、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找矿靶区圈定等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上述成果对深化研究区金属矿床成矿理论认识、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将对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熏点成矿区(带)认识提供资料支撑,对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0 绪论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单元
1.2 地质特征
1.2.1 沉积建造
1.2.2 构造变形
1.2.3 蛇绿混杂岩及其构造意义
1.2.4 岩浆作用及其形成环境
1.3 构造演化与成矿环境
1.3.1 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
1.3.2 复合造山成矿环境
1.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特征
1.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4.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2 典型金属矿床及成因模式
2.1 矿床类型
2.2 典型矿床及成因模式
2.2.1 矽卡岩型(矽卡岩-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2.2.2 类卡林型金矿床
2.2.3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2.2.4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2.2.5 SEDEX-改造型铜矿床
2.2.6 沉积-改造型汞(锑金)矿床
3 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3.1 成矿时代与理论类型
3.1.1 成矿时代
3.1.2 理论类型
3.2 成矿系统地质环境控制
3.2.1 大地构造环境对成矿的控制
3.2.2 地球化学环境对成矿的控制
3.3 成矿系统类型与地球动力学
3.3.1 岩浆-热液型成矿亚系统
3.3.2 叠加-改造型成矿亚系统
3.3.3 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
4 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4.1 成矿控制因素
4.1.1 地层岩性因素
4.1.2 深大断裂对成矿的控制
4.1.3 中酸性侵入岩的控矿作用
4.1.4 火山岩的控矿作用
4.1.5 成矿作用富集的有利构造空间
4.2 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
4.3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4.3.1 矿床和矿化的区域性集中分布
4.3.2 矿床、矿化及成矿元素的带状分布
4.3.3 矿床和矿化的区域分带性
4.3.4 矿床在空间分布上的等距性
5 金属矿床找矿预测
5.1 基于DPIS系统信息量法的区域找矿预测
5.1.1 理论依据
5.1.2 全区DPIS综合信息分析
5.1.3 同仁-泽库矿集区DPIS综合信息对比分析
5.1.4 鄂拉山矿集区DPIS综合信息对比分析
5.2 找矿预测区评述
5.2.1 找矿预测区划分原则和方案
5.2.2 A类找矿预测区
5.2.3 B类找矿预测区
5.2.4 C类找矿预测区
5.3 找矿靶区评述
5.3.1 找矿靶区划分原则
5.3.2 找矿靶区分述
5.4 找矿方法建议
6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