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宇宙是用不着抽象的,宇宙只能是非常具体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如是说!
1.1太空环境与航天活动
航天先驱康斯坦丁 齐奥尔科夫斯基留下著名论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然而,人类绝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首先,人类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征服整个太阳系。”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人类已走过六十多年的航天发展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近地空间数目繁多、功能齐全的在轨运行航天器及其附属的导航、通信、遥感、侦察、数据中继等能力;宇航员出舱操控、载人登月、普通人航天观光旅游等常态化太空活动;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Station,ISS)、中国空间站等长期在轨运行科研平台持续发展;深空与星际无人飞行器探索、太空望远镜长期在轨运行及对太阳和银河宇宙的多维观测等。
太空环境探测与研究先于人类航天活动发展,随着航天兴起而蓬勃。太空环境是航天器、宇航员在轨工作所要面临的外部环境,对航天器功能实现及宇航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正因如此,面向航天活动的太空环境可靠性设计、试验与保障,航天服研究等成为航天活动前序必要环节。
1.1.1太空环境与航天器
航天器在轨运行面临的外部太空环境恶劣,太空环境影响导致的航天器故障种类繁多。在TheSpaceEnvimmmcut一书中,Tribble教授通过统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所存航天器数据发现,约20%~25%的航天器故障与太空环境相关⑴;此外,NASA的Bedingfield等也得出相似结论[2]。
太空环境的要素(constituent)包括高真空、微重力、强腐蚀粒子、带电粒子、强辐射、轨道碎片、深黑低温、强热源以及热辐射(heat radiation)的主导作用等(图1.1和表1.1),对航天器的结构系统、有效载荷、电子元器件等产生影响[3-7]。其中,高真空、微重力等环境要素主要影响航天器结构设计、热控方式、敏感设备的紫外线防护等;强腐蚀粒子,主要指原子氧,存在于距地表100~600km的高度范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发生氧化、腐蚀(erode),进而性能衰退;带电粒子主要对应等离子体(plasma)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体现为充放电效应(基本概念如图1.2所示,设定航天器周围太空环境电势为零,航天器充电时在其表面形成一个负的悬浮电势),包括表面及内部充放电,使其发生电子电路系统故障,甚至烧毁相关分系统[8_12];强辐射包括范 艾伦辐射带(见图1.3,展现了辐射带基本架构及其发现过程釆用的典型探测器)、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太阳质子事件(solar proton event,SPE)、银河宇宙射线(galactic cosmic ray,GCR)等,主要影响航天器电子元器件,发生移位损伤(displacement damage,DD)、总电离剂量(total ionizing dose,TID)效应、单粒子效应等,降低航天器存储、计算、控制等功能;深黑低温、强热源以及热辐射的主导作用主要影响航天器的热控设计,包括系统级设计(如热流优化、热控涂层等)及分系统级设计(如灵敏部件热控措施等)。轨道碎片环境主要通过高速撞击对在轨运行航天器产生影响(图1.4为美国空间监视网(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SSN)给出的截至2020年12月全部可探测到的空间目标分类及数量,轨道碎片数目巨大且逐年递增)。此外,从太空粒子能量(energy)角度出发,粒子能量、环境要素及其对航天器的影响如图1.5所示[31:粒子能量越高,对航天器破坏威力越大;除了能量因素外,粒子通量(flux)也是航天器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
许多著名航天器曾因太空环境影响导致性能衰退、任务过早结束或成为失效卫星等[11-16]: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因大气阻力作用弓丨起轨道过快衰退,任务提早结束;由于充放电效应及单粒子事件影响,美国TDRS系列卫星和CRRES卫星的姿态控制处理电路发生多次异常;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的Anik-E通信卫星由于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ing,ESD)引发制导系统故障;哈勃太空望远镜服役早期,每次从阴影区出来进入太阳辐照区,其太阳能电池阵都会发生剧烈振动,照相前需要启动陀螺系统来抑制振动,问题查找*终定位为支撑杆热膨胀所致,服役后期在支撑杆外加个套管消除了图像抖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