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总体结构设计
1.1引言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简称航空燃气轮机)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发展了一种介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与涡轮风扇发动机之间的螺旋桨风扇发动机(简称桨扇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均包含压气机、燃烧室以及驱动压气机的涡轮这三大部件,统称为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在本书中也统称为航空发动机。
在航空燃气轮机工作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压气机压缩增压后,流入燃烧室并与喷入的航空煤油混合后燃烧,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燃气,再进入涡轮中膨胀做功,驱动涡轮高速旋转并输出驱动压气机及发动机附件所需的功率。经过涡轮的燃气,仍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所有燃气轮机的动力来源及产生的推力或输出功率都是由于这股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利用这股燃气能量的不同方式,衍生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所组成的核心机[图1.1(a)]用来提供高压、高温燃气,因此在涡轮轴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又称为燃气发生器。高性能航空燃气轮机所需的总增压比较高,在高增压比的压气机中,为了获得大的稳定工作范围,常采用双转子核心机,将压气机分为前后串联的两部分,分别由两组转速不同的涡轮驱动,压气机中位于前端的部分,空气压力较低,称为低压压气机;后端的部分称为高压压气机。相应的涡轮也分为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这种结构形式称为双转子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航空燃气轮机结构形式。
如图1.1(b)所示,在核心机后安装一个尾喷管,由核心机出来的燃气在尾喷管中膨胀,直接高速排出并产生推力,这种发动机称为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发动机。
如图1.1(c)所示,由核心机出来的燃气流入另一涡轮中继续膨胀做功,然后再由尾喷管排出。这个用于提供轴功率输出的涡轮,一般称为“动力涡轮”。大多数发动机中,动力涡轮与核心机的涡轮没有机械连接,它们各自工作于不同的转速,但也有少数发动机的动力涡轮与核心机的涡轮连接在一起,如WJ5、WJ6发动机。如果动力涡轮驱动减速器并带动螺旋桨旋转,就称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简称涡桨发动机。如果动力涡轮直接驱动或通过减速比较小的减速器驱动直升机的主旋翼,就是涡轮轴发动机,简称涡轴发动机,如图1.1(d)所示。需要指出,在涡桨和涡轴发动机中,动力涡轮用于驱动螺旋桨或主旋翼,并不驱动压气机做功,也称为“自由涡轮”。如果动力涡轮用来驱动核心机前端的风扇转子,这就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简称涡扇发动机,如图1.1(e)所示,涡扇发动机中单独驱动风扇转子的动力涡轮一般称为低压涡轮。
由此可见,从工作原理上看,同一个核心机可以配上不同的低压部件,成为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因此,如果能发展出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核心机,即可顺势研发出多种高性能的发动机;同时还可将这种性能先进的核心机按照相似原理放大或缩小,成为不同流量的核心机,衍生发展出不同推力/功率量级的发动机。因此,发展高性能的核心机,是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系列发展、满足不同飞机设计要求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有效措施。
为飞机提供动力的是以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一套动力装置结构及控制系统,图1.2为安装在机翼下方的涡扇发动机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短舱及进排气系统(进气道、尾喷口)、安装结构系统(安装吊架、发动机安装节)和发动机等。
图1.2涡扇发动机动力装置组成及安装
图1.3为典型航空发动机组成示意图,由进气机匣、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5大部件组成。空气通过压气机进行压缩增压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轴功率后驱动压气机,由尾喷管高速排出燃气,产生发动机的推力。
图1.3典型航空发动机简图
对于进气、排气系统,无论何种类型的飞机都需要对发动机与飞机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保证发动机的进气、排气状态,其中,与发动机进气机匣相配合的进气道、与尾喷管相配合的引射喷口等装置位于飞机上,一般由飞机设计人员设计。
图1.4为进气道位于飞机机身两侧的飞机/发动机结构布局设计方案。由于飞机在超声速和亚声速下飞行时,空气在进气道中的流动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进气道结构设计中需要有相应的调节机构,以保证发动机进气流量和进气流场的稳定。
图1.4飞机进气道在不同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图1.5为现代高机动性战斗机两种典型进气道布局方案: 一是进气道位于机身下部,腹部进气;二是在机身两侧进气,并且进气口大多为非圆形。因此,在飞机的进气道设计中,需要与发动机的进气机匣具有合适的过渡配合,以保证在全飞行包线内,进气流场的稳定。
图1.5进气道布局不同的战斗机
图1.6为发动机在飞机上不同位置的安装,对于运输机和客机等大型飞机,发动机一般采用安装在机翼下方的吊装方式,也有一些飞机将发动机安装在飞机垂直尾翼附近,因此采用侧面安装方式。由于安装方式对发动机整机变形及振动影响较大,因此安装结构系统需要具有可调整安装节位置的能力。
图1.6发动机在飞机上的安装
对于战斗机用发动机,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可在涡轮与尾喷管之间安装加力燃烧室。在需要增加推力时,向核心机后的燃气中补充喷入燃油,使其进一步燃烧以提高燃气从尾喷管排出的速度,达到增加推力的目的,此时的推力称为加力状态的推力,简称加力推力(全加力状态推力也称为*大推力)。加力状态下,由于排出的燃气温度与速度均大大提高,因而耗油率比不开加力时成倍增加。在装有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中,尾喷管的出口面积应做成可调节的,以保证在开通加力状态下排出体积更大的燃气,气流稳定向后流动。图1.7为带加力燃烧室的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简图。
图1.7带加力燃烧室的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简图
上面根据航空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和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简单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布局和组成。在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中,从结构力学特性和装配等角度对发动机进行结构分类,可分为转子结构系统和静子结构系统两个部分。转子结构系统是气动性能、结构完整性与可靠性的核心,在转子结构设计中,需要依据转子动力学及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整机结构布局设计。而静子结构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承受机械、气动、温度及惯性等多种载荷,并将无法抵消的载荷通过承力系统传递给发动机的安装节。在总体结构设计中,需要依据变形控制理论,统筹结构质量、抗变形能力、承载能力,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1.2设计基本原则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专业且设计制造难度高的复杂热力机械,其研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总体结构设计是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的源头,是各部件/系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总体结构设计需要根据总体气动性能要求和已有的设计经验,综合考虑整机的技术指标、各部件/系统的设计指标和技术难度,进行结构多方案论证和综合平衡设计;需要在实现气动性能的前提下,以*小的结构尺寸重量承受工作载荷并具有合理的强度/刚度分布和循环寿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及系列化发展潜力。
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顶层平衡决策,应遵循技术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从以下不同角度进行综合权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