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8版)》以地理国情普查和2017年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辅以社会经济专题数据,运用科学的模型方法,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围绕国家关注的问题,系统地描述了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变化,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力求为我国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与宏观规划的决策者、操作者、研究者和关注者,提供全面、系统、及时的地理国情解读。
本书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科学可靠的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方法,形成了反映我国地理国情总体状况的指标体系,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围绕国家关注的问题,系统地描述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整体状况,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提出了在各个领域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已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规划与建设、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更加重视国家战略发展空间的拓展,管理决策需要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国情变化信息。为了更好地满足管理决策对不断变化的国情信息复杂多样的应用要求,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自2016年以来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转入常态化监测阶段。一是全面开展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对普查获得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进行年度更新,形成现势性强、高精度、全覆盖的地理国情“一张图”;二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相关部门业务管理需求,按需开展跨区域、多地联动的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精准地为相关部门提供服务。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本底数据, 结合高分辨率航空航天影像, 采用变化发现、信息提取、实地核查、内业编辑等手段对全国范围内各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经常性、规律性监测(一般一年更新一次), 实现地理国情变化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 并按照多种地理统计单元进行地理国情变化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对象为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和地理单元等的分布及其变化。截至目前,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已经建成了2016和2017年度的地理国情数据库,结合2015 年度的地理国情普查本底数据库,形成了时态序列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为开展地理国情综合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第1章 绪 论1
1.1 编制依据1
1.1.1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1
1.1.2 数据来源2
1.1.3 分析单元2
1.2 内容与指标体系5
1.3 主要结论8 !
1.3.1 资源分布与利用8
1.3.2 生态格局9
1.3.3 区域经济9
1.3.4 基本公共服务10
1.3.5 城市发展11
第2章 地表资源禀赋13
2.1 地表资源分布13
2.1.1 种植土地空间分布指数13
2.1.2 林草覆盖空间分布指数17
2.1.3 种植土地垂直分布指数20
2.1.4 林草覆盖垂直分布指数22
2.1.5 种植土地坡度分级指数23
2.1.6 林草覆盖坡度分级指数25
2.2 地表资源占有量与覆盖度26
2.2.1 种植土地人均拥有量27
2.2.2 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29
2.2.3 水域人均拥有量31
2.2.4 种植土地覆盖度32
2.2.5 林草覆盖度35
2.2.6 水域覆盖率37
2.3 可复用及后备地表资源40
2.3.1 低坡荒漠与裸露地构成40
2.3.2 盐碱地占地比重44
2.3.3 废弃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47
2
2.3.4 堆放物占地比重49
2.4 地表资源变化51
2.4.1 种植土地变化率51
2.4.2 种植土地变化强度54
2.4.3 林草覆盖变化率57
2.4.4 林草覆盖变化强度60
2.4.5 水域变化率63
2.4.6 水域变化强度66
2.5 本章小结69
第3章 地表资源开发利用程度71
3.1 建设用地开发现状71
3.1.1 人工地表构成比71
3.1.2 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73
3.1.3 铁路与道路占地比重84
3.1.4 构筑物占地比重86
3.1.5 人工堆掘地占地比重89
3.2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91
3.2.1 人工地表占地比重91
3.2.2 人工地表人均拥有量94
3.2.3 单位人工地表第二、三产业产值96
3.3 本章小结98
第4章 地表生态格局100
4.1 生态状况100
4.1.1 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100
4.1.2 地表破碎度104
4.1.3 自然生态空间优势度106
4.1.4 水网密度109
4.1.5 生境质量指数112
4.1.6 水源涵养指数115
4.2 生态压力117
4.2.1 人为干扰指数118
4.2.2 植被受干扰指数121
4.2.3 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124
4.2.4 扬尘地表占地比重127
4.3 生态保护130
4.4 本章小结134
第5章 交通设施覆盖及服务能力135
5.1 交通网络覆盖135
5.1.1 铁路网络密度135
5.1.2 道路网络密度138
5.1.3 等级公路网络密度141
5.1.4 城市道路网络密度143
5.1.5 乡村道路网络密度145
5.1.6 路面人均占有量147
5.2 交通发展水平150
5.2.1 机场拥有量150
5.2.2 港口拥有量151
5.2.3 交通运输路网指数151
5.2.4 交通优势度153
5.3 交通设施服务能力155
5.3.1 高速公路服务覆盖率155
5.3.2 长途汽车站服务覆盖率158
5.3.3 火车站服务覆盖率161
5.4 本章小结163
第6章 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165
6.1 自然地理条件165
6.1.1 海拔面积占比165
6.1.2 地貌形态构成167
6.1.3 区域临海指数169
6.2 社会经济条件171
6.2.1 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171
6.2.2 与主要经济中心相对距离指数173
6.2.3 路网密度与地均GDP的相关系数175
6.3 经济增长格局178
6.3.1 经济密度指数178
6.3.2 三大产业单位面积产值指数181
6.4 产业区位熵185
6.4.1 第一产业区位熵185
6.4.2 第二产业区位熵187
6.4.3 第三产业区位熵189
6.5 本章小结192
第7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分析193
7.1 居民居住地规模与分布193
7.1.1 城乡居民地数量194
7.1.2 城镇居住小区数量195
7.1.3 行政村数量195
7.2 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196
7.2.1 小学校区规模与分布196
7.2.2 居民居住地至小学校区距离197
7.2.3 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200
4
7.2.4 中学校区规模与分布209
7.2.5 居民居住地至中学校区距离210
7.2.6 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212
7.2.7 中小学校区服务重叠率220
7.3 医院配置均等化224
7.3.1 医院规模与分布224
7.3.2 居民居住地至医院距离225
7.3.3 城乡居民居住地至二级医院距离228
7.3.4 医院服务覆盖率229
7.3.5 二级医院服务覆盖率236
7.4 社会福利机构均等化238
7.4.1 福利机构规模与分布238
7.4.2 居民居住地至福利机构距离239
7.4.3 福利机构服务覆盖率242
7.5 本章小结249
第8章 城市发展空间格局250
8.1 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251
8.1.1 工矿企业分布指数251
8.1.2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构成比252
8.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配置254
8.2.1 城市道路网密度254
8.2.2 城市道路配比255
8.2.3 路面人均占有量258
8.2.4 道路占地比重259
8.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260
8.3.1 小学校区服务覆盖率260
8.3.2 中学校区服务覆盖率263
8.3.3 医疗机构服务覆盖率264
8.4 城市生态空间状况265
8.4.1 林草覆盖率265
8.4.2 林草覆盖人均拥有量267
8.4.3 水域覆盖率268
8.4.4 水域人均拥有量269
8.5 城市人工环境状况271
8.5.1 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271
8.5.2 垃圾堆放地分布指数272
8.5.3 扬尘地表分布指数273
8.6 本章小结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