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也是相当少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家。他的非虚构作品和虚构类作品一样,在读者心目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2.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是博尔赫斯和何塞•埃德蒙多•克莱门特合作完成的作品,聚焦阿根廷语言的流变和特点,探讨语言和文化、语言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书中列举了丰富翔实的例子,令人叹为观止,对非西班牙语读者来说也能获得很多启发。
3. 本书从来没有在国内翻译出版,这次是首次推出。译稿忠实流畅,很好地反映了原文的面貌。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是博尔赫斯与何塞•埃德蒙多•克莱门特合作的作品。收录了二人撰写的探讨阿根廷语言特点的一系列文章。从清新自然的市井语言到诗人的动人词句,从阳春白雪的文章再到下里巴人的黑话、行话。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精神:市井的情感投射。地方语言是根,它深植土壤,吸收汁液,滋养母语。作者反对语言学院那种僵硬死板的论述,强调语言是行动,是生命,它日日响在我们耳边,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家,我们的信任以及交谈出的友情。
女士们,先生们:
阿尔图罗•卡珀德维拉博士对我的介绍妙语生花,却多有谬赞之虞。我在这里感谢他的美意,本人的“名不符实”会很快让大家醒悟过来,让大家看到一个真正的“我”,虽然没有谁乐意那样。我习惯写作,拙于言辞。前者如同 “无的放矢”,很难通过它学会演说家瞬间说服的本领,所以大家—包括你们和我本人—不妨姑且将就一下。
我的主题是“阿根廷人的语言”。这一说法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组词时的任性,是将两个词强扭在一起,缺乏任何现实对应,就像说“纯诗歌”、“持续运动”或者“关于未来的最古老的历史学家”一样,子虚乌有,缺少依托。关于这种可能的看法,我以后再去回答,现在只想指出,很多概念起初都只是词语的偶然搭配,后来却被时间所证实。我猜测,infinito(无限)这个词最早不过是相当于inacabado(未完),但现在它在神学中却成为上帝的美德之一,在形而上学中成为争执不休的焦点,在文学中受到普遍关注,在数学中是完善了的缜密概念(罗素解释了无穷基数的相加、相乘、乘方以它们的世系为何近乎可怕),此外它还是我们仰望苍穹时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觉。同样,当“美”或者珍藏的对“美”的记忆突然袭来,又有谁不曾感到:早就存在的对“美”的赞颂,就像对它的预言,像一种预感?Linda(美女)这个词,是对未来女友的预见,只是为她一人准备。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两股彼此相反的势力在反对“阿根廷语”这一说法。一股认为,通俗剧中的“郊区话”已经是这种语言的雏形;而另一股则是“纯正派”、“西班牙派”,认为西班牙语已经足够完美,添枝加叶实属离经叛道或无用之举。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阿根廷人的语言
阿梅利科·卡斯特罗博士的警报
马车铭文
何塞·埃德蒙多·克莱门特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
暗语文体学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地图
1、博尔赫斯谈他心爱的故乡阿根廷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很接地气,让人联想到中国各地的方言如何流变,如今又面对怎么样的命运。
2、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南美洲充满向往,尤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语言地图》这一篇,真想把里面提到的街道都去走走看。
3、原来博尔赫斯对语言的兴趣那么浓,把语言里的微妙之处都写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