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到 21 世纪初,陕北和鄂尔多斯地区经历了从原始的农耕、游牧文明到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过山车般的飞跃与巨变,祖辈、父辈、兄妹、儿女四代人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境遇。作者记录了自己一路的酸甜苦辣、波折坎坷、阴晴雨雪、寒来暑往,用六十余篇短文描述和记录了自己的内心真情和所见所闻,汇成了色彩斑斓的鄂尔多斯与陕北的梦幻故事。
母亲
母亲个子不高,母亲的脚是裹了又放开的那种,比普通女人的脚小,比小脚女人的脚大。
我家兄弟姊妹八个,我排行老六,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饥饿让我和两个弟弟放学后坐在门口等母亲回家成了习惯。远远看见母亲的身影,我们会一拥而上,把母亲的衣兜翻个遍,每次都能翻出些糖果一类的好吃的。
母亲一回家,家里就有了炊烟、有了温暖。我们几个趴在锅沿旁,看着母亲飞快熟练地做饭,我感到母亲做饭的声音是那么悦耳动听。有时炉子冒烟,呛得我们鼻涕眼泪直流,但我们不在乎,只要母亲在家,一切都是美好的。
偶尔,母亲会带回一些肉,我们更是欣喜万分。等不到饭熟,我们就会可怜兮兮地伸着手,央求母亲给一点肉吃。母亲半是嗔怪半是怜爱地说一句“一群馋猫”,却言不由衷地给每人夹了一块。我们用双手捧着肉,吹一吹,闻一闻,舔一舔,夸张地咂巴着嘴,然后,互相挑逗比谁的更大一点。认为大一点的会夸张地哈哈大笑,认为小一点的会闷闷不乐地噘起嘴。这时,母亲抄起擀面杖,声音大而怒气小地“呵斥”我们。于是,我们一哄而散,开始在外面“疯跑、疯跳、疯吼”,用一种原始的方式宣泄着心中的快乐,但都很注意地听着母亲开饭的呼唤声。
有时,我趁两个弟弟不注意,飞快地溜回家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央求母亲再给一点儿。此时,母亲的眼中有泪光在闪动。而我却顾不了这些,接过母亲递给我的肉,快速地吹两下吞入口中,猛嚼几口,囫囵咽
了下去,用脏兮兮的袖口迅速擦两下嘴,又飞快加入他们的行列中,以防他们发现后效仿。
母亲在一个大集体单位做搬运工,单位离家有五六里路,由于家里买不起自行车,只能步行上班。每天清晨我们起床,母亲已不在身边。
暑假里的一天,母亲带着我去上班。上班路上,我总是跟不上母亲的步伐,只能一路小跑追随在母亲后面。母亲繁重的工作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敌意——为什么不给母亲找一个轻省一点的工作。但我从未听到过母亲抱怨。
有几回,母亲从单位带回了“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这时的母亲非常高兴,边做饭边跟我们不停地说话。睡觉时,母亲会用她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文化水平给我们讲童话故事,我们却已经在她讲过多遍的故事中很快进入了梦乡。
我们兄弟姊妹八个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虽然家里穷得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母亲却从未拒绝过我买书的要求。母亲经常边缝补衣服边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我们做作业,等我们做完,母亲会让我们念课文给她听,母亲听我们念课文的神情安静而庄重。有时,母亲让我们教她写字,而母亲用那多年操劳的、粗糙的手很难写好一个简单的字,在我们的嘲笑声中,母亲遗憾地、有些羞涩地说:“这辈子我是学不会了,你们可要好好学!”
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她用深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着我们。如果我做错了事,母亲会直接给我指出来或给我一个嗔怪的眼神,我就会感到非常愧疚,觉得再犯错很对不起母亲。如果母亲的心情不好,见了我一句话也不说,我会感到特别地恐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家里发生了大事,幸亏这种情况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很少出现。
长大后,我继承了母亲乐观、豁达和坚韧的性格,这种性格时刻影响着我,让我随时随地能够感到生活的美好,敢于直面工作和生活的种种艰辛,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随着长大,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童年的稚气因工作和生活的琐事日渐消磨,童真的笑容因频繁碰壁深深地藏在了无形的面具后面。但每次回到母亲身边,总能找到儿时的感觉,母亲的神情和笑容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安然,和母亲在一起,浑身的疲惫和心的负累也会悄然消失。
今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八是母亲七十五岁的生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提起笔来写写母亲,当作送给平凡而伟大母亲的生日礼物。
亲爱的妈妈,祝您生日快乐,祝您在有生之年天天快乐!
母亲的眼眸
与母亲在一起是快乐的,母亲的善良、慈祥、宽容让我们一见到母亲心情就会“多云转晴”。最神奇的是母亲的眼神,母亲的眼神我们能读懂,这是多年后兄弟姊妹在一起相聚时的共识。
母亲一生操劳,历尽坎坷与磨难,拉扯大了八个儿女,但生活的重压却没有改变她平和、宽容的性格。母亲没念过书,话也不多,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富有哲理。她总是面带微笑,正视着我们,平和地提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感到她深沉慈爱的眼神里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如果母亲很长时间不说话,说明母亲心情不好,那是母亲在艰难困苦的年代遭受到了重大打击、遇到了重大难题时表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形在我记忆里仅发生过两次。这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拉着母亲的手,不声不响地靠在她的身边,不时地抬头看她,心里充满恐惧和不安,多么希望微笑重新回到母亲的脸上。看得出,母亲怕她的情绪影响到我们,尽力地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眼神里透出歉意,母亲想尽力扯出微笑,但由于太过抑制反而让她的心情掺入了丝丝酸楚而泪如泉涌。
由于兄弟姊妹众多,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母亲带回的一些小吃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有时,母亲下班回家,会悄悄拉过我的手,给我手里塞一样东西。我还没有看清是什么,母亲马上将我的手合起来,递给我一个眼神。我心领神会地向屋外跑去,心情激动地猜想着手里攥着什么。多数时候,我能根据形状和手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但心还是像怀里揣着一只小兔一样怦怦乱跳。跑到了没人的地方展开手,有时是一两块糖果,有时是一小块冰糖,有时是两颗枣,有时是一个果子……此时,我的心里充满对母亲的感激。虽然我知道,母亲不只对我一个偏心,但我宁愿执着地认为:母亲是最爱我的。
小学的暑假里,我陪母亲去上班。坐在母亲推着的平板车前控制着车的平衡,这样母亲推着会轻松一点。闻到远处“红灯笼”香瓜扑鼻的香气,我忍不住回头可怜巴巴地看着母亲,母亲用眼神制止我——用一种无奈和怜爱的眼神。我理解母亲,扭转脸狠狠地咽回就要流出的口水,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不再让母亲伤心,要让母亲天天吃好吃的。
虽然从来也没向母亲提起,但我一直牢记着那个诺言。在我有了能力后,我会满足母亲的每一个要求。母亲不提,我也会根据母亲的喜好给她买东西。有时买得多了,母亲怕浪费,说我又不听,母亲就会用责备的眼神看着我,才让我有所收敛。
我曾计划让母亲有生之年去一次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以实现母亲多年的愿望。但母亲晕车很严重,于是,在周末的好天气里,我组织家人在东胜周边景区和康巴什、伊金霍洛旗一日游。用轮椅推着母亲在公园、景观道上一路观风景,摘野山桃,与母亲一起拍照。孩子们光着身子在小溪里快速地奔跑、打水仗,在小河里捞小鱼。在溅起的片片水花里孩子们阵阵欢乐的笑闹声不断传来,母亲坐在轮椅上,看着儿孙们快乐地嬉戏,眼里露出对我赞许的微笑。
八十八岁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眼神已不似以前明亮,但依然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去二姐家看母亲,二姐对我说:“妈妈让我给你做饭!”
我说:“没听见妈妈对你说什么呀?”
二姐说:“你没看见妈妈看我的眼神?!”
亲情底片 001
母亲 002
母亲的眼眸 005
怀念母亲 007
母亲的故事母亲的歌 010
认识父亲 015
侠骨柔肠的父亲 018
父亲是个“文化”人 023
父亲的乡愁 027
父亲的“房梦” 031
父亲教我做汤面 035
倔强的爷爷 039
姥爷的传奇 044
我的侯爹侯妈 048
星星点灯 053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054
无言的教诲 058
我的家乡在陕北 063
家乡的亲人 069
记忆中的那一点亮光 074
嫦娥和织女是一个人 077
恩师难忘 081
老郭和他的小儿子 085
快乐的郝叔 089
善人“高老”有故事 092
“老转”小边的故事 097
大老乡 102
七彩夕阳 107
一盏清茶般的小人书 112
酸甜的记忆 117
捏面人 118
儿时的游戏 122
犹记儿时看电影 127
耍水 130
喜庆的春联 133
酸甜的记忆 136
鞭炮的变迁 139
拜年 142
迷人的小兔 145
炖羊肉和烩酸菜 149
“山药芥芥”油烙饼 153
“杀猪菜”的情义 156
那段担水的经历 159
往事钩沉 163
消失的炊烟 164
父亲的那辆自行车 168
遗落在故乡的老屋 171
常记那年“捡山药” 175
电话的前世与今生 178
照相的那些事 181
电视机的那些事 184
盖房那些老讲究 186
东胜有个飞机场 190
东胜体育场 193
冬天的故事 197
冬天里的温暖 201
打猎那些糗事 204
大山里的幽灵 208
高原的情怀 213
幸运人生 214
我的鄂尔多斯情怀 218
鄂尔多斯“酒文化” 223
酒香弥漫的鄂尔多斯 227
饺子里的智慧 231
感恩玉米面 234
憨憨的土豆 238
质朴的黄萝卜 241
春暖花开燕归来 245
寻找梦中的天堂 249
与孩子一起成长 253
我与供水半生缘 257
吾心安处是故乡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