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往前走天就亮了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9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35322
  • 作      者:
    作者:黄永玉//莫言//李银河|编者:作家文摘|责编:杭超//鲁艳芳|总主编:孔平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收录50多篇中国现当代文坛名家的经典散文,优中选优,适于大众。作家阵容强大,更有各类文学大奖得主。

◆《作家文摘》团队精心编选。选的标准,即文章之美,入选的作品都是历经岁月沉淀,都是作家独特人生况味的体现,都有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共同品质。所选优质散文以“日常之美”为线,按照生活方式、人生轨迹感悟、心灵哲理为题,编辑成册。

◆内容丰富,生活百味,尽在其中。该套书饱含智性人性的思想光芒,充满诗意,富有哲理与感染力,堪称体味日常之趣的美文典范,给予读者在喧嚣现世中从容前行的精神信仰,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 该套书不仅有利于成年人修身养心、休憩心灵,而且对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双色印刷、精选名画匹配,装帧雅致,适合收藏。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黄永玉木刻集》《猫头鹰》《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红高粱》《》《等待摩西》《晚熟的人》等。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

《作家文摘》:以“博采、精选、求真、深度”为办报宗旨,是一份文史与时政并重的综合性文化类报纸。关注政治人物兴衰,探讨新闻背后、社会深处,还原历史真相,荟萃名家妙笔,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效率的阅读,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化传媒品牌,也是成熟人士的文化读物。在各大部委、各大院校、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部队机关稳定拥有数十万成熟、高端的读者,连续多年进驻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并被评为中国邮政报刊。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精选了黄永玉、莫言等几十位当代文坛名家的经典散文,把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通过细腻的文字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咀嚼、回味世间的趣事与美好,每一天都活得有滋有味。
展开
精彩书摘

朗读与呐喊——莫言

今年2 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他自小身体健壮,力气超出同龄孩子许多。班里的男生,几乎都挨过他的揍。我也挨过他的揍,原因好像是他向我借5分钱而我没钱借给他。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矮脚虎”啊,我都60 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

我递烟给他。他伸出沾着豆腐渣的大手接过烟,看看牌子,放在鼻孔下嗅嗅,然后夹在耳朵上,说:工作时间,不能吸烟。

与方快分别后,我想起了好多与他有关的事。他自己给自己拔牙的事,他与人打赌吃了40 个红辣椒赢了一包香烟的事,他在草甸子里追赶野兔子的事,他扛着一台重达300 多斤的柴油机在操场上转了两圈的事,还有这件我马上要写的与朗读有关的事。

我们那时上语文新课,总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老师用普通话朗读一遍之后,便让我们跟着他读——我们当然不用普通话——先是一句一句地读,然后是一段一段地读,最后是让我们齐声朗读。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着我们发出的声音里,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他就会用教鞭抽打。方快是挨教鞭抽打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打到略有痛感而已——但最后一次,方快夺过教鞭在屈起的膝盖上折成两截,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犹能记起老师的尴尬表情。老师蜡黄着脸说:好! 方快,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明天到了,老师似乎忘了这件事儿。他给我们上了新课,领读之后,他就让我们齐声诵读,但是他不再提着教鞭巡视了。

有一天中午,他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下午要上新课,课文题目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上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

我们从来没像这次朗读这样兴致勃勃,这样卖力,这样愉快,这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着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我们听到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还受到科学家的另眼看待,因为许多科学试验都少不了它们……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但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方快停止了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着。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 太好了!”

……

去年秋天,我应邀去绍兴参加一个活动,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并听她吟诵了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我对叶先生说,小时候我念书,念着念着就拖长了腔调,唱起来了。这时候老师、家长都会来阻止:不许唱书!他们认为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是只动嘴巴不动脑子的懒惰行为。他们希望我字正腔圆地朗读,最好是默读。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散文是要朗读的;而古典诗词,是应该吟唱的,而且是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我们那些话剧演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

听叶先生吟诵,我发现她从没有打磕巴的时候,好像这许多的诗词,都不是她用脑子而是用腮帮子记住的。我观察过好多位能机枪扫射般背诵经典的人,发现他们都是用腮帮子记忆的。问过他们,都承认自己是在唱读中完成了背诵,之所以能几十年不忘小时背过的东西,腮帮子——其实是整个发音器官,都发挥了记忆的功能。

告别叶先生回京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到吟唱的自由空间确实大大超过朗诵,而且还可以用拖长的音节或声音的高低起落来赢得回忆的空间——如果忘了词,你尽可以将一个字拖腔甩调,甚至将一句词用不同的调子反复吟唱,直到想起下句为止。


展开
目录

对这个世界说情话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越热闹,越孤独 王跃文

人生谁能无补丁 梁 衡

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生命填满 李银河

小自然 蒋 韵

对这个世界说情话 韩松落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摩西奶奶

失去平衡是平衡的一部分 黄佟佟

“往前走,天就亮了” 倪 萍

笨笨的倒好 廉 萍

到地坛朝拜史铁生 侯德云

无常便是常

世界大了,我也老了 黄永玉

人生有命 杨 绛

白发 冯骥才

无关岁月 蒋 勋

无常便是常 张 欣

不顾一切地老去 张丽钧

露齿一笑 周大新

……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听雨 季羡林

朗读与呐喊 莫 言

必须做的事 梁晓声

文学课 叶 梅

筑万松浦记 张 炜

说风雅 赵丽宏

玩家 赵大年

……

薄情的世界里温情地吃

饮酒 李国文

永远欠一顿饭 刘亮程

厨房之舞 虹 影

食物的治愈 叶倾城

那一碗缠绕着思乡的米线 常荣军

一坛酱,四十年 陈晓卿

远路上的新疆饭 刘亮程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