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外读书记/问学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4023174
  • 作      者:
    作者:程章灿|责编:沈宗宇|总主编:傅杰//刘进宝
  • 出 版 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所谓“海外读书记”,其实就是海外读书笔记的整理汇集。本书也可以看作一本以海外汉学为主题的读书笔记,或者学术随笔集,文章大多篇幅不长,不加脚注。全书共收文章32篇,编为四辑。    本书收录《乌鸦与鹏鸟》《通俗小说中的异国情调》《博尔赫斯的分岔小径》等精彩文章。

展开
作者简介

 程章灿,1963年生,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毕业,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石刻学、国际汉学、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化比较等。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唐诗入门》《魏晋南北朝诗》《世族与六朝文学》等,译有《迷楼》(宇文所安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外读书记/问学》四个专辑围绕阅读展开,第一辑围绕所读各书展开讨论;第二辑围绕译书,涉及翻译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第三辑围绕所读的海外汉学家,以人为中心;第四辑是个人海外行迹及心情的记录,其中《海外集》计收各体诗歌73首。
展开
精彩书摘
《汉字西译》与法兰西汉学200年
1814年,以清代纪元来说,是清仁宗嘉庆十九年,好像是平平淡淡、无关紧要的一年。
但是,在法兰西汉学研究史上,它却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的12月,在法国东方学家希尔维斯特·德·沙西(Silvestrede Sacy,1758-1838)的大力鼓吹与支持下,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了汉学讲座,其完整名称为“汉族和鞑靼—满族语言与文学讲座”。这标志着职业化的欧洲汉学研究的登场,由此揭开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辉煌的法兰西汉学史的序幕。在制度的层面上,此举确认了汉学学科在欧洲大陆学术体系中的位置。
1814年之值得铭记,还因为同样在这一年的7月,在沙西的关注和支持下,汇集耶稣会人士汉学著作大全、多达17卷、早在1776年就开始出版发行的《中国杂纂》终于出完了最后一卷。用中国的成语来讲,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浩大工程。如果说,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的设立,是从制度层面上确认汉学学科的存在;那么,这部皇皇17卷的巨著,则从基本文献角度,为汉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偶然的。1814年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与此前数百年、数十年、数年的积累都有密切的关系。数百年、数十年太久,一言难尽,暂时不去说它。这里只说1814年的前一年,亦即1813年。这一年的法国学术界也发生了很多事,只说与汉学史直接相关的两件。一件是25岁的雷暮萨(Abel Remusat,1788-1832)在这一年通过了他的以中医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次年,这位年方26岁的新博士,就顺利地坐上了新设立的汉学讲座席位。另一件是在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支持下,法国巴黎皇家印务局出版了一部厚达1112页的汉、拉丁、法大词典——《汉字西译》(Dictionnaire Chinois,Francais etLatin,1813,Paris)。正如杨慧玲指出的,“《汉字西译》是汉学史和汉外双语词典史上划时代的一部著作”,这部书的出版,“也是欧洲汉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杨慧玲《〈汉字西译〉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
《汉字西译》的蓝本,应该是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或者说是《康熙字典》,因为《康熙字典》就是以《字汇》为蓝本的。《康熙字典》比较常见,现在姑且先以《康熙字典》来做对照。《康熙字典》将汉字部首分为214部,并按笔画多少排列,从一画直到十七画。《汉字西译》不仅部首数量与《康熙字典》完全相同,而且所有部首的排列顺序,乃至于部首名称的读音、每一部首下所收汉字出现的顺序,都与《康熙字典》一致。当然,《康熙字典》全书收录47043字,而《汉字西译》全书收录13316字,只能说是《康熙字典》的缩略版。这13000多字以外,基本上是生僻字,一般的中国读书人也认不全,暂时不收不译,自无大碍。释义方面,《汉字西译》也比较简单。比如“丼”字,按照《康熙字典》,此字有三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就是“水井”的“井”。我记得流沙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井中的那一点,就是人们对着井水看时照见的自己的脸,但《康熙字典》似乎认为此点代表汲水器,周边四画代表井栏。第二个义项是姓,读dǎn,这个姓氏真的很罕见。第三个义项就是个象声词,是“投物井中”的声音。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个字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不仅改变了读音,也改变了意义。据说,在日语汉字中,这个字读作donburi,指用有盖的瓷碗来盛装米饭的料理,在碗中盛入三分之二的饭,再铺上些菜。假设菜是牛肉,便称“牛丼”,“丼”又省读为don。为什么用这个字呢?是因为姓“丼”的某户人家发明了这种料理呢,还是用它来指代牛肉下到汤里的声音呢?事实上,这种料理类似于盖浇饭,是没有汤的,也就不可能有牛肉下到汤里的声音。
扯得太远了,收回来再说《汉字西译》,在此书中,“丼”只有“井”这一个义项,也省却了书证,简洁明了,便于外国人学习。收录13000多字,每个字的解释若不尽量简洁一些,翻译成法文、拉丁文的话,篇幅还要成倍地增加。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汉字西译》与法兰西汉学200年
 卫三畏廉士甫与《汉英韵府》
 朱淑真与莎士比亚
 中国古诗走出去与莎士比亚走进来
 从《古今诗选》到《古诗选珍》
 乌鸦与鹏鸟
 读《中国情人歌》
 也说《聊斋志异》“被洋人盗用”
 清初常熟的一次西学东渐
 博尔赫斯的分岔小径
 通俗小说中的异国情调
第二辑
 海外《选》学管窥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前记
 与薛爱华结缘
   ——《神女》《朱雀》二书译后记
 朝辞朱雀暮寻神女
   ——薛爱华的风格与趣味
 唐宋帝国的东南边疆
   ——《闽国》《珠崖》中译本序
 走进迷楼
   ——《迷楼》中译本后记
 诗学的迷楼
   ——读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
 《内闱》中译本校读记
 学术翻译的选材与对话
 译名游戏
第三辑
 维多利亚学究
 众里寻她
 魏理与两个女人及一个“恋”字
 风流才子高罗佩
 欧美汉学家的汉名印章
 燕园每到忆洪公
 迎神与打鬼
   ——洪业的杜诗学
 剑桥岁暮问藤花
   ——洪业与邓之诚
 洪煨莲先生诗辑存
 杂技诗人周策纵
第四辑
 费城不眠夜
 海外集
 一、乙亥中秋集义山诗遣怀四首
 二、又感事集句一首
 三、波城大雪歌
 四、英伦北游歌
 五、山居
 六、客中迎客
 附:邝健行先生原玉《迎客》
 七、乙酉岁末璞社雅集以广式茶楼为题限五律尤韵
 八、既成意有未尽别韵再赋一首
 九、丙戌仲秋西雅图作
 十、再别西雅图
 十一、日南绝句九首
 十二、榕树八首
 十三、东游绝句甲稿十二首
 十四、东游绝句乙稿十八首
 十五、丙申夏日日本行六首
 十六、密西根东兰辛湖畔
 十七、过故李珍华教授庄园
 十八、访流水别墅
 十九、自叠一首
 二十、访阿米什人不遇
 二十一、往伯克利机上作
 二十二、自伯克利归国机上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