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草木故乡/耕读书系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950330
  • 作      者:
    作者:郭扬华|责编:王丽芳|总主编:王丽芳
  • 出 版 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思乡之作。其特色在于:通过回忆故乡那些普通的草木,以及与那些草木紧密相连的平凡往事,写出自己与故乡土地的深远情感联系。这样,就与那些写故乡河流、山川、传说、亲情的作品区别开来。看得出来,作者从小就在劳动中注意观察庄稼、草木的特性、效用,这样的用心体现出乡民的生活经验与务实眼光;同时也感受庄稼、草木的生命品格,显示出人与庄稼、草木的声息相通(这也正是人与自然共有天地灵气的证明吧)!
展开
作者简介
郭扬华,湖北当阳人。资深金融人士。曾任国有政策银行省分行高管行专家委研究员。出版多部文学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耕读书系第二季的一本。这套书系的内容关乎乡野,关乎自然,关乎耕读文化,既是暖心的生活美学,带读者享受一场唯美有诗意的文字盛宴,亦是对农耕文化的科普,传递质朴的农耕知识。故乡是一代人的记忆,故乡的草木光阴,是一代人与土地、父辈、家乡的记忆。 本书用理性而深情的文字记忆自己在艰苦岁月里,辛劳耕种,与草木同生共长、同苦共荣,读来让人向往田园的同时,生发无限感慨。这样的生活,可能是你从未经历的,也可能是远在都市的你早已淡忘了的。故乡的墙畔花草、皆是故人,浮云流水自有真情,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作者满怀深情献给家乡、献给大地的诗篇。
展开
精彩书摘
每次路过梳有大辫子的清朝皇帝扶犁躬耕的雕塑铜像,我都会感到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对农桑的重视。清帝继承了历代重农传统,深知民生为本,衣食为天,“农事,实为国之本;俭用,乃居家之道。是以朕听政时,必以二者为先务”。上层的示范与带头,是对农耕生产的号召与鼓励。
京西地区当下也常常以突出御稻为特色,举行耕种仪式,定期举办插秧节、秋收节、开镰节等活动,将京西稻作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其中,插秧节主要包括传统民俗节目表演和插秧两部分,插秧会以各村的老稻农带头、其他人跟进的形式进行,每年都会吸引许多人参与;在开镰节当天,稻农们会把刚刚打下的新米做成粳米饭,再配上藕馅饺子犒劳自己,当地还会自发组织打花棍、打五虎棍等节目表演。京西稻特有的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噘引了游客来访,以此促进了京西稻的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北京对种稻发生浓厚兴趣,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
朋友发来一张图片——“立夏将至农事忙”。这张刊于2019年5月4日经济日报头版的顺着插秧的新闻图片,之所以让网民和媒体吵酮天,是因为图片中的稻农是向前栽秧,不符合插秧“后退即向前”的。哼例,于是有人说这是摆拍、失真、违反常识等等。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母亲的饭菜决定了我们的味蕾,我说儿时自经历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甚至产生路径依赖。
多年的农村劳作经历产生的深刻的记忆,使我也自信地认为,这些顺着插秧的报道是错误的,于是也有些激动。
那时,初夏的阳光下,明镜般的水田中,我们一群插秧人有节奏躬身而退,将一蔸蔸青绿的秧苗献给大地。秧苗在水中摇曳着,一棵棵,一片片,田野绿了。
那时,我们正年轻。膛着清凉的水,沐着温暖的阳光,把对生活的热爱,写成绿色的诗行。当我从插满秧苗的田里起身上岸,审视那汪新绿,只见一棵棵秧苗在微风轻拂下,朝我点头微笑,心中顿时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累并快乐着。
农人敬畏大地,他们虔诚地劳作,以一种古老而虔诚的姿态躬身插秧,以退为进。正如唐代布袋和尚《插秧偈》中云: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后来咨询农业专家,才知道我的固执有失偏颇。传统的插秧方式在唐宋定型以后,的确是边插边退,且插且退。详细的插秧方法在元代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中有记载。后世因之。但在传统稻作区以外的地方,确有向前插秧的习惯。比如京西地区流行的“薅搬家”。
《水稻在北方》一书里是这样介绍的:为了解决农时短、劳动量大的矛盾,京西地区稻农发明了一种有别于育秧移栽的水稻种植方法——薅搬家。薅搬家同时具有直播补苗和育秧移栽的特点。稻农直接将稻种种在地里,每隔一米点稻种,一把稻种分三次点入稻田称为“点大三撮”。待稻种长到苗壮之时,稻农将一撮撮秧苗薅起,按一定的问距规格栽插到田中,在薅和搬的过程中稻农同时清除杂草。这种劳动有如给稻苗搬个家,故名薅搬家。薅搬家便是且插且进的方式。
P7-9
展开
目录
辑一 恋恋稻花香
京西侃稻
那时麦香
丰年多稌
远去的高粱
太阳的孩子
玉米情深
大豆摇铃
亲亲土豆
闲话红苕
芝麻故事
又是油菜飘香时
此心生不背朝日
敬桑爱桑
蓖麻蚕纪事
菜中灵芝名藠头
但愿如葛
辑二 三峡柑橘情
三峡柑橘情
邂逅柿子树
苦涩的毛桃
财爹爹的拐枣树
糖梨时代
杏子滋味
榴花红似火
花开万点黄
栀子花开呀开
那三棵枣树
野菊花又开了
风舞槐花香
飞的蒲公英
那山,那水,那茶园
想起那片荷
花椒往事
也说鸡头莲
夏思春韭
南瓜南瓜
我种过葫芦
松菌往事
野菜乡愁
豆腐和豆
它的别名叫忍冬
辑三 想念皂角树
校园边的皂角树
银杏树下
春天从香椿树开始
偶遇构树
竹食清风时
桐花万里路
木梓木梓,归根桑梓
楚地麻柳情
端午无处不插艾
草青青
不老的神话
臭椿并不臭
久违了!楝树
榆树枝头系童年
青蒿呦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