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以故乡为主题的散文集。收录了温州苍南文艺界、科技界、工商界等知名人士思念家乡、怀缅故土、回忆童年的文章,其中不乏朱维之、苏渊雷这样的大家。这些文章情感真挚,体现了苍南悠久的历史和作者浓浓的乡情。
温州也是改革开放的先发地之一,曾经创造了影响巨大的“温州模式”,因此,本书也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的一个具体样本,以小见大,见证社会的进步和变迁。
温州苍南县,1981年建县,旧属平阳。此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改革开放后,又处于市场经济前沿。近代以来,该区域出现了一批各领域人才。本书编选苍南籍名人写家乡、怀故人的散文成一册,其中有朱维之、苏渊雷、谢云、陈翔华、黄传会、张翎、黄运特、哲贵、缪克构等名家之作,是很好的乡土教育文本,对于宣传苍南历史文化有示范作用,对于其他县市整理地方文献也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农村的童年生活
朱维之(1905—1999),初名维志,单名智,苍南县钱库镇朱家斗村人。著名学者、翻译家。曾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著有《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基督教与文学》《圣经文学十二讲》等,译有《失乐园》《复乐园》等。
我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的一个中农的家庭里,从幼年到童年都在农村度过。从十岁进城读书时起,逐渐转到城市生活。现在回想起七十年前的农村童年生活,好像是昨天的事。
一、最初能记忆的事
三岁以前的事完全没有印象了,最初能记忆的事是妈妈的慈爱和她的勤劳。大约是我三岁的时候,妈妈拿了一张小竹椅,叫我坐在她的两膝之间看她纺纱。那时我开始体会到妈妈怀中的温暖,欣赏她劳动的技能。她坐在纺车的前面,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拿拇指粗的棉花条放在纺针尖端被搓滚成细纱。在那时的农家中,这种纺车算是最精密的机器,大车轮转一圈,纺针就转好几百次或上千次。棉花条在针尖上很快就被搓滚成细纱。妈妈得心应手地一手摇转车轮,一手把针尖上纺出的棉纱向上拉长,到了高得不能再高处,叉开三个指头像舞蹈的手势绕上棉纱三圈;然后把车轮轻轻倒退一下,把棉纱绕在纱锭上(纱锭套在纺针上,锭的下面就是纺针的尖端,针尖顺转时把棉条纺成纱,倒转时就把纱绕在锭上),然后再把棉条放在针尖上搓纺。
我坐在妈妈前面,看得最清楚,一面欣赏她的技艺,一面欣赏这个小机器的灵巧。
到了我五岁的时候,比我小两岁的妹妹坐上那张小竹椅,同样在妈妈的两膝之间欣赏她的纺纱技艺,并偿受她的爱护之情。我看了,很有一些“让位”的感慨。我长大了,该让位了,虽然妈妈同样地爱我,但我不能永远赖在妈妈的怀抱里,必须自己独立去找玩的东西。
二、自己去发现并制造玩的东西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繁茂的花草、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动而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的、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整整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直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的果树,有梨树、桃树、桔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更有意思的是自己制造玩具。印象最深的是茭白的叶子作成的帆船。菱白叶子长长的,像一把把宝剑,叶面有绒毛,放在水里很平稳;又不吸水;所以茭叶船航行起来很灵敏,只要有一点微风就能把它吹到池心或河心。我家门前五十米外有条大河,河边有乌桕树和榆树,在树萌下放帆船,可以随风而去,远到百米以外。但河大水深,妈妈不让我独自去玩。每当独自玩时,为免妈妈的操心,我总是在后院的池塘边试航,池边多茭白,造船的原料充足,缺点是风小,须得风乍起,吹绉这池春水时,茭船才活跃起来。
自制帆船的玩法最好是比赛竞渡,看谁的船驶得快。可惜我没有同龄游伴,小哥哥比我大七岁,虽然他很爱我,但他快到成人之年,不是我的游伴;伯父的小儿子比我大五岁也玩不到一块去;妹妹比我小两岁,年龄的差距不大,但是个女性,又不到自制玩具的年纪。所以我只能同时制造几只船,同时开航,让它们自己比赛。环境逼我独自玩耍,独自沉思。
三、劳动和健康的身体
农村的男女多喜欢劳动。我妈妈一向喜欢纺纱和其他的劳动,到七十多岁时还是闲不住,要儿辈买棉花让她纺纱。她觉得纺纱劳动是消磨老龄时光的最好方式。我爸爸虽然也喜欢读些书,但他是个农耕的能手,在村子里受人尊敬。我从七岁起就帮着干些农活。父亲犁田时,我跟在后面拾泥鳅。放牛是我喜欢的活,骑在牛背上是一种享受。等我会看小说时,牛背上阅读更有一番风趣。只有一次,我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起来却鞭打了㸰,㸰流泪了,那泪水唤起我永久的内疚。
捉螃蟹、钓河鳗、扦虾、拔针鱼等带有游戏性质的劳动我也是喜欢干的。捉螃蟹方法有三种,夏天用蚯蚓穿在细竹丝的一端,放进田阱的蟹洞里,哄它出来;秋天把丝瓜或葫瓜的废藤拔下捆扎或捆放在河里,过一夜后拉上来,准有蟹在;冬天撒网在河里,再撒一把米,过一小时去拉网,一网可得二三只。钓河鳗的方法是一人准备十多根小竹杆,系上带有钓鱼钩的粗线,钩上有蚯蚓为饵,把钩沉入水中,竹杆插在岸边,过半小时后,一杆一杆地拉起来,河鳗若吞了鱼钩就逃不掉。扦河虾的方法和钩河鳗相似,不过不用鱼钩而用酒糟少许在一尺对方的布网上,河虾好酒,醉卧布网也逃不了。拔针鱼不是一个人干得了的,要有六七人,一半在岸上拉纤,一半划船,狭长的鱼网在中间水面浅处拦过去,每二三十米可以起一次网。针鱼在夏天的中午喜欢游在水面,很容易捕捞。这些劳动不容易累,不是不用力,而是带趣味性的劳动,既可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又可以学会渔猎的方法和熟悉鱼虾的特性。
划船和车水是比较费劲的劳动。划船不单要气力还要有技巧。在南方农村里,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一划常是十里二十里,不像公园里的划船,可以不费力和技巧。农村划船是劳动,长距离的划船要有耐心、韧性和毅力。在夏日炎炎的车水劳动中,锻炼我在这方面的意志和体力,还使我在拼搏中苦思怎样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今天农村都用电机灌溉了;但是锻炼意志、毅力和拼搏精神却不能减少。
我童年时代在农村参加劳动和锻炼,给了我健康的身体,这一点,我愈到老年愈清楚。我今年八十一岁了,一直没有生过大病。我从童年起就不常患病,除了一次因蚊子传染得了疟疾外,在农村没有病过。农村有清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鲜的蔬果和鱼虾。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不吃零食,消化系统一直正常,心肺也正常。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操旧业,1980年以来,我每年出版一本书,包括翻译的弥尔顿诗作《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主编了《外国文学简编》《外国文学史》,估计今后五年还有可能每年出一册,还打算继续学习希腊文、希伯来文等古代语文,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都是受益于童年时代劳动和锻炼。
四、家塾和小学
我七岁发蒙,在家塾读书。发蒙老师是一位老秀才。我有幸在民国初年(1912)发蒙,新编小学教科书第一册开始是每页两个大字配上图画:“人、手、中、刀、山、水、田、狗、牛、羊”,一些象形的字,很容易记住。老师见我太轻松,要教我读《幼学琼林》,我坚决不读,因为比我大的孩子都愁眉苦脸地读《四书》《五经》或《幼学琼林》,嘴里硬背,心里不懂,只想逃学。我不愿坐着死背书,喜欢在玩耍中认字,教科书等于看图认字,楹联、匾额等也是大字教材。秀才老师也识时务,皇帝倒了,孙中山先生当了第一任总统了,科举也废了,他就不勉强我读《幼学琼林》了。但老师有一部《康熙字典》,不认得的字可以一査就会,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几年之后,我也买了《中华新编字典》,这书对我帮助很大。后来我特别喜欢买各种词书的嗜好,也是由启蒙老师来的。
第二年老师病了,哥哥们和堂兄们也都读过好几年书了,家塾因而停办了。我只好到离家很远的小学去上学。小学里除国文外,还有算术、修身、手工、体操等,花样多。但我每天得独自往返走十六里路,走过五条大河、六条大石桥,早晨八点前要赶到,晚上很晚才到家,风雨无阻,坚持两年,这对我这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是个考验,也是极好的锻炼——锻炼身体、意志和毅力。
两年后,爸爸为我在温州城里找到一所可以住读的小学——崇真小学。这所小学比较严格,每天要做清洁工作,每星期六要洗擦地板,自己洗衣服。这比每天走十六里路要省事多了。教历史的王活泉先生给我印象最深,他讲近代史时讲到帝国主义如何欺我们,我们连连打败仗,甚至在中法之战中打赢了还得割地赔款,王老师讲得生动,在幼稚的心灵中播下爱国思想的种子。
1917年冬,我十二岁,从高等小学毕业了。未读中学之前,王活泉先生介绍我到温州瓯江上游西溪的一个山村去教小学,其实是家塾,因为教师只我一个。那时我十三岁,却一点也不怕;因为我熟悉家塾是怎么回事,同时,我带有一部《中华新编字典》这有利的武器。我到任的第二天,就有两个十八岁的学生退学了,说是老师只十三岁。其余留下的学生都和我年龄差不多,都喜欢玩儿。有些家长通过学生暗中考我,问了一些较难的字,我查了字典,一一予以正确的回答。他们服了,对怎么教法都放心了。我为了山村的需要,以国文为主,也教些算术、唱歌、体操、修身。下午四时放学,我和年龄相近的同学上山采果子,采花。我生长在平原农村,对山区不熟悉,学生倒教了老师好多东西。我也讲了些平原农村的事和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近代史和爱国的故事。学期快结束了,家长们轮流宴请“小先生”,有酒有肉。我在欢乐的气氛中告别了山村,也告别了童年时代。
上编
农村的童年生活 朱维之
贫困岁月靠勤劳 林辉山
玉龙之子 苏渊雷
忆往昔 苏中武
师承 徐 规
中学阶段 陈青莲
春暖花开之前 张 禹
小品苍南 杨 奔
研习自然疗法之原因 陈䌷艺
学习历程断片 许威汉
“月是故乡明” 伍 隼
自报家门 杨世钺
我的自学道路 侯百朋
苍南乡思(代序) 谢 云
水彩画之路 华纫秋
家庭与学校 卢声亮
忆在校读书和走向革命 董孔甫
采矿 郑立于
记忆:存留的残片 萧耘春
读书生涯回顾 郑绍珪
向百年金小致敬 黄钦康
我的小传 刘文峰
从学徒到军旅生活 陈翔华
苦海煎遨 励志发奋 刘际潘
我的童年 梁祥济
我们讲金乡话长大 李秉彝
李秉萱
黄花时节忆父亲 苏春生
求学时期 郭心正
思乡情 李成廉
校庆随想 陶大钊
限制的格子窗 姜玉铭
吊壁灯 高 崎
下编
我的名字叫苍南 黄传会
故园记忆 何 新
老账三笔 简少微
精神家园的奠基 洪振宁
感恩灵中母校 叶志镇
藻溪,母亲的河 张 翎
江南古镇写意 虞锦贵
我的童年及青少年 林文翰
难忘母校 周 波
童年歌谣玉龙溪 李步舒
旧时溪山梦里寻 陈亦武
小小晴天 刘德吾
寻找曾伯祖父黄实 黄运特
回乡偶记 叶存政
梦开始的地方 郑学斌
一片云遥望故乡 白荣敏
梦回天湖 鹤 矾
故乡的小和大 哲 贵
黄鱼的叫喊 缪克构
一次次的离乡与返乡 绿 茶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