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语词居住的山冈(一个人的语词生涯)/柳宗宣丛书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289432
  • 作      者:
    作者:柳宗宣|责编:汪伟亚//陈良军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此书以片断的形式呈现作者柳宗宣近三十年关于写作的沉思,以作者不同生活地域为编辑线索,展示作者对生活的世界与写作语言之间交织的持续思考。 此书沉思性的随笔片断文字,直指汉语写作的核心要旨。作者对写作的思考的切入有着个人切身感性,又具有当代诗学的智性视界。此书为当代写作理论提供了较为独特的文本。
展开
作者简介
柳宗宣,1961年6月出生于湖北国营后湖农场。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杂志诗歌编辑多年。出版过《柳宗宣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21世纪诗丛);《河流简史》(北岳文艺出版社天星诗库);《笛音和语音》(上海文艺出版社);《漂泊的旅行箱》(百花文艺出版社后散文书系)。曾获深圳读书月2016年度十大好诗奖。现居武汉和大崎山两地。江汉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平原县城到国家首都,从华中省城到大崎山野,诗人柳宗宣变更着他的写作空间;以其词语片断、访谈对话、论文随笔,呈现出作者三十年的语词生涯。 本书多向度勾勒其外部文学行走和语词世界的内在迁变地理,凸显其独异的写作风貌和当代诗艺求索路往,为读者理解诗人创作提供了第一手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1 你生活的一切是为写作准备的。在作品中显现出它的端倪。你的作品和你的生活经历有某种类似,可以被视为个人生活的不完全的翻译。或者说,你的经历会转化成词语。
2 在地安门那间有书柜的租房,你躺在地上的一张凉席上,想着这一生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把自己的经历转换成一个行为作品。
3 在诗集封底写下这样的自白:a.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颤。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颤。b.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c.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
4 你总是把自己的生活与写作跟诗人哲学家们相比照。他们的存在提升了你生命与写作的品位。他们的写作是其精神历程的一部分。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他的哲学是通过他的生活而成长的。
5 忠实于你对事物的亲历状态,没有人代替另一个人去体验去传达,无可重复;每个写作者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像一条河有自己的源头与指向的目的。一个诗人要创造自己的经历。
6 人就是他自己造就的。萨特强调处境是自由的产物,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选择。他和波夫娃在写作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把生活变成作品。萨特曾对波伏娃这样建议,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写进作品。
7 你尝试在语言与经验的边界展开诗与思。作品中的一些素材,无非是你过去的人生。写作本身对你而言是自我塑造,通过写作,将其人生转化为一个用以承载某种价值、特立独行的文学形象;作品描述和呈现自身经验或发生在想象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趋近或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诗本身就是高强度的能量结构,其诗性能量传送给可能的读者。
8 传统哲学只关注心(心灵和精神)而排斥身体。对身体的研究成为这个世纪的新领域。梅洛·庞蒂把身体作为现象学分析的起点。作为物体的身体,身体的体验、身体的空间性、身体的性别。作为表达和言语的身体,我们的身体与万物交织。我们变成他人,我们变成世界。主体和客体的交织,我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的交织,身体与自然的交织。写作就是一种交织,回归到“世界之肉”。
9 在三联书店咖啡厅听刘索拉讲座《音乐的倾向》。她说我们身体中音乐之门被关闭,我们的身体与音乐有隔阂,它就在我们的身体。她在现场要大家用身体发出声音,要我们参与音乐。音乐是从我们指甲缝隙里流出来的。 _
10 写作时,你觉得自己正在向内移动,通过自身,再现过去生活的记忆经验,捕获那逝去的人事与时光。与此同时,你想向外移动,朝向正在行进的当下,怕因了写作遗失或中断那稍纵即逝的一刻。你是那样贪恋,要把两种生活紧紧抓住。或者说,写作的快感让你更加热爱流逝着的日常生活。
11 写作的年龄和你的实际年龄相差很大。27岁开始的写作,使你不断地要往前挺进。你还年轻,还有许多词语的时光去经历,词语的生命远未完成。你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写作的黄金时代还未到来。
12 他每日来到电脑跟前坐上几分钟,想让自己静下来,看能否写点什么。他说写作能让人安稳,让生命下沉。我们的写作类似于一条船的压舱物;没有什么实用,但能让那条船不漂浮起来。
13 与马永波去中央美院见另一个诗人。他所在的美学院在乱糟糟的马路边,潦草得让人觉得是倒闭的工厂。我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写作他的诗歌。福楼拜说过,他的小说是一块岩石,紧紧抓住它,免得掉进周围世界的漩涡之中——这是我们灵魂的保健术。
14 克尔凯戈尔的写作是从日记开始的。日记是他作品不可分割的伴生物。倾向于作品展现具体个人存在的情态,试图身体力行地实践他的写作。他用日记来追问存在,赋予时间以深度。
15 职业对写作的隐形伤害。在一个传统文学媒体待久了,发现耗损的不仅是自己的身心,严重的是它对诗歌造成渗透性伤害。拥有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写作者要警惕的,一个诗人需要适度的穷困;他要游离于众多的束缚之外,完成自己的一无所有;他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慵懒的心境,或对世界的某种疏离。
16 强烈感觉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作品还没有完成。你的生命在不断地新生,但是你的肉体经过了那么多岁月,在经历它的衰老;肉身与精神冲突着,剧烈地分裂你的意识。
P3-5
展开
目录
语词
对话
语词的界线
平原的呼吸
找寻消失着的路途
写诗是不断返乡的旅行
答《广西文学》提问
鱼子酱及其他
诗人问卷
文存
我的美国诗学地理
当代诗的转型
博尔赫斯的影响
类似丝雀的编织诗学
“借潮汐而生”的大地作品
地理
在平原(1989—1999)
北京地图(1999—2009)
第一章:灰色旅行箱
第二章:东四十二条
汉口火车站(2009—2017)
山冈手记(2017—202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