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下游名日湄公河),沿怒江峡谷奔腾而下,经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出境,“南流人海”。其上游流水奔腾咆哮,势若一群脱缰野马,放荡不羁,但流至大理州永平县杉阳与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交界的鹰咀岩下时,却波涛声止,静悄悄若低语迥肠。
此段江面较宽,中无聚礁,平展展似一面巨大的方镜。先是两岸居民扎竹筏摆渡进行交往。史家根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载之歌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而定名兰津渡。
兰津渡虽然江面较为宽阔,水流也较平缓,但到了雨季水涨势急,浊浪排空,时有摆渡的竹筏舟楫被恶浪吞没,加之两岸陡峭,常有飞石腾空而下,或砸在江心,或正中舟筏……让渡者惊魂失魄,望而生畏。居安思危乃人类之本能,于是有人想到在其上搭桥以求稳妥。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在兰津渡上架起桥梁,已无确切的证据,这里仅凭相关史料做一不准确的推论——唐樊绰《云南通志》载:“澜沧江南流人海,龙尾城关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孑L,孔明所凿也。”雍正《云南通志》云:“元朝间,也先不化西征,始更以巨木,题名霁虹。”明正德《云南志》说:“旧以竹索为桥,修废不一,洪武间,镇抚华岳,铸二铁柱于两岸以维舟。然岸陡水悍,时遭覆溺,后架木为桥。正德三年,副使吴鹏题名西南第一桥。”永昌名士张志淳又说:“桥始于浮屠号了然者,而毕于成化中,寻已毁矣。弘治间,有司乃修复之。”清耘隆《永昌府志》:“……明季复毁,顺治间,督抚司道各捐金檄金腾道纪尧典督建,两端系铁缆十六,覆板于上,为屋三十二楹,长三百六十丈,南北为关楼四,宏敞坚致,视昔有加。”
综上所述,霁虹桥的原始构建始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南征,于兰津渡鹰咀峰与普陀岩脚系篾绳搭浮桥以济师,命名兰津桥。元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也先不化西征,在此用大木搭桥渡过军队,同时更名为霁虹桥。至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云南镇抚使华岳于其两端铸铁柱(俗称“万年桩,,)二根,系粗绳为梁,上铺方板,铁钉相铆,成为较为坚固的木板桥。明成化年问(公元1465-公元1488年),有一位法号了然的僧人行遍江南各省区进行募捐,并将捐到的银子和实物上缴永昌府,促成铁索桥的架起。
之后几百年,尽管风雨侵袭,洪水泛滥和兵匪拆毁,但不久便得到修复。清代,中缅邦交及贸易往来频繁,行人马帮不断增多,政府为了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收取过桥费,不得不加强了对霁虹桥及其两端文物的维护。而我中华民族一向把修桥铺路视为善举,每次修桥扩路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积德行善,蔚然成风。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永昌知府郎承先(四川成都人)号召地方士绅和商贾捐款捐物,对霁虹桥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整。在加高加宽桥墩的同时,增建两仓走廊房屋并对关帝庙、武侯祠和御书楼进行翻修,使之焕然一新。
1986年10月的一天,上游燕子岩滑坡阻断江流,约半小时后淹过鹰咀峰的江水有如天河决口,轰然下迭,竞将桥头树木及建筑物席卷而去,桥身及铁链均遭到严重损坏。以前的霁虹桥,其结构大体为:桥身由18根铁链组成,链长260米,每扣链环长37厘米,重3千克,底链16根,呈“二四四四二”排列,间隔一米插横锁一匹,上铺宽五厚四丈二木方,正中加一米宽的一层为走线,铆以铁钉,稳当坚固,人走马行,虽稍有摇晃却丝毫无险。另两根铁链架两边为护栏(俗称护手链),链丝相绕,赶猪赶羊过桥不担忧,顽童在桥上戏耍亦无虑。
东西仓均建有亭阁式走道,南面三格,北面五格,青砖白瓦,雕梁刻柱,粉壁交辉,色彩古朴典雅。走道两旁的壁画隔步换形,有梅鹿争春、八仙过海、金蛇闹渡、龟背托塔、仙鹤立松、百凤朝阳、十二属相等等。
两端朱漆大门,高而厚实,木刻楹联各成对,楷书方正,笔力雄健。东仓门椭联:
俯祭仰观,四面云山一面水:
载轻负重,七分人力三分天。
西仓门楹联:爽气西来,晨光扫开蒙江雾;
大江东去,波涛涤尽古今愁。
据资料显示,被毁被淹没前的霁虹桥,乃云、贵、川、陕、藏五省区95座铁索桥中最早且较完整的一座,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隔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将它毁之殆尽,当时有位法号佑光的和尚为之赋诗吊祭:
千古绝唱一时毁,河神哭泣龙王悲:
日月晦暗人垂泪,皆因造物有循迪。
1999年,由保山洞经协会茶永贵、段体才二公牵头并捐资,水寨、杉阳两乡镇合力架起钢绳木板,再次结束了兰津渡上十余年的摆渡生涯。然而,好景不长,下游小湾电站阻断江流,上逆之水已将霁虹桥及其两端景物统统送人“龙宫”。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