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黎明之前(广州起义纪事)/红色广东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8149806
  • 作      者:
    作者:陈典松//陈志遐|责编:王鹏|总主编:陈建文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以史实为依据,所有情节与细节皆取材于原始素材,经严谨辨析,全面再现了广州起义的策划、推进、爆发、失败、撤退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张太雷等起义领导人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团结群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一部严谨、富有感染力的革命题材纪实文学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典松,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上海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专职作家,职称为一级作家。有丰富的报告文学和历史纪实文学创作成果和经验。著有《詹天佑》《孙中山》等传记文学作品。

陈志遐,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公开出版过通俗纪实文学和科普文学作品,著有《学习雷锋好榜样》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21年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红色广东丛书》之一种。本书在对广州起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半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搜集、研究、利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以史实为依据,对有争议或不同回忆文字的资料作了严谨辨析,所有情节与细节皆取材于原始素材;全面再现了广州起义的策划、推进、爆发、失败、撤退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张太雷等起义领导人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团结群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一部严谨、富有感染力的革命题材纪实文学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图书样章:

 

引 言

广州起义,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黎明之前。

1927年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工农兵联合起义,它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而且在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这两个中国现代史上产生的最具生机的政党,在血雨腥风中分道扬镳,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四一五”“七一五”三次镇压中国共产党的反革命政变,用无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改

变了北伐战争以来的政治版图,制造了国家内部最激烈的对抗与仇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历史走向一个新的武装斗争和政治革命时代,国家与民族进入到一个凤凰涅槃和蝶变重生的艰难时期。

鸦片战争把中国带入苦难的近代史的漫漫长夜。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新型国家的过程是中国近代史的破晓时分;那么,1927 年犹如黎明之前,广州起义第一声枪响的时间则是午夜3 点。

这是一幅5700 余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绘就的历史长卷,是一个悲壮的红色传奇!

我们用心去感知,用脚去丈量,用眼去追寻,一遍又一遍,踏遍五羊城,探访广州起义的旧迹。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广州起义的印迹依然是广州城市红色故事的底色。

循着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从越秀山顶,到珠江岸边:越秀山(观音山)、广东省民政厅(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人民公园(旧称第一公园,或中央公园)、起义路(旧称维新路)、广州起义纪念馆(原国民党广州市公安局)到海珠广场。这是当年广州起义的主战场。在这里,曾第一次升起象征着工农联盟的红色旗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心城市红色政权。

与这条纵向城市中轴线交叉的中山路,以人民公园和广州起义纪念馆为参照,西侧的解放路与中山五路交会处,是广州旧城的四牌楼所在地,那时候叫惠爱路,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张太雷就是在这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座城市。

往东,经中山四路、中山三路,到中山二路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这里是广州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四标营所在地,更是广州起义烈士的集体墓园,在这里,有雄壮的广州起义纪念雕塑,在这里,你还能看到广州起义领导人的个人雕像。

这个地方,原来叫红花岗,是木棉盛开的地方。每年的早春,这里的木棉盛开,映红了广州城市的中心。

木棉是广州的市花,又称英雄树,烈士鲜血浇灌的木棉花鲜艳照人,更增一份伟岸,一份庄敬!

顺着人民南路,从西濠口,到西瓜园,我们还能想象到当年工人赤卫队队员面向珠江与敌军作战的场景,以及1927 年12 月12 日中午西瓜园广场上竖起的庆祝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巨幅标语和鲜红旗帜。

到了沿江路,从西堤码头到东堤,这是广州起义武装全面迎战珠江南岸李福林部队和抗击外国干扰的最前线,西堤码头、长堤、国民党中央银行旧址、天字码头,每到一处,不管是金色秋阳照射的白天,还是霓虹闪烁的夜色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当年工人赤卫队和革命武装部队对敌作战的气息。

天字码头边,广州起义的女战士游曦和她的战友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与怒吼,仿佛穿越时空,在我们耳边萦绕如缕。

我们收集和阅读了与广州起义有关的所有能找到的历史文献,不仅有中共中央、中共广东省委的历史资料,有众多参与起义的革命者亲自撰写的回忆录或采访记述,还有当年的革命对象张发奎、陈公博等国民党阵营相关人员的自述或回忆资料,国内外各方面对起义消息的报道和俄、日等外国人亲历亲闻素材。我们试图用客观、全面、公正的文字把发生在中国

现代历史上,尤其在中共党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进程中的这一段历史还原。

当我们敲起键盘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沉重的。

不能让这一段历史沉默无闻,它是历史的痛,更是历史的光。

它是漫漫长夜里,最为黑暗的黎明之前,中国人民为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而发奋前行的灯塔,曾激励过许多人为国家及民族前途、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自强不息。

它是广州这座城市的光,在历史的星河里闪耀;它是广州人的骄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史上,在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有广州儿女鲜血里流淌的红色光谱。那么多鲜活的人物,那么多悲壮的场景,一一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书写历史,对我们来说,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展开
目录

图书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激流涌动的寒夜

一 漫漫冬夜

二 风雷激荡

三 人心思变

第二章 风云变色的时局

一 米店风波

二 紧急行动

三 箭在弦上

第三章 铁幕在黎明之前掀起

一 黄昏铁幕

二 黎明之前

三 夜空飞弹

第四章 红旗飘扬在广州上空

一 烽火满城

二 敌酋夜遁

三 红旗飘扬

第五章 去留都有理由

一 一日暖风

二 退守之争

三 激战长堤

第六章 他把生命献给了广州

一 群众大会

二 太雷之死

第七章 是谁发出了撤退令

一 无声之令

二 乌云压城

三 血染红旗

第八章 历史不会忘记

一 白色恐怖

二 红色火种

创作手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