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
太原路上,夜起的风雨,风声雨声,时高时低,时近时远,声声缠绕。这几天的天气预报,天天提到有大雨,局部暴雨。雨已落了多日,空气也是发黏。
琬怡想到女儿觅波,想着现在不会还野在外头吧,应该是在学校的寝室里。
孃孃来电话,时间已经很晚。孃孃一直有一个习惯,与一些海外的亲戚通完电话,几乎是不隔夜的,要将通话内容告诉琬怡。由于时差的关系,往往是这个时点,虽说不是经常,但也不少。孃孃来电话,总是开口先问觅波,琬怡就说一声觅波在学校里也就带过。接着便是孃孃说起与这些亲戚通电话的事。孃孃说着,琬怡应着,哪怕琬怡觉得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吃力,但也打起精神听着,免得让孃孃觉得敷衍。
琬怡一直觉得自己家里的亲戚差不多都是在海外的。年幼时,还听阿爸说起过湖州乡下的一些人和事,不过也仅限于阿爸的嘴上说说,想来阿爸嘴里湖州乡下的亲戚早就断了联系,或是早就移居海外。阿爸也有说起过这些海外亲戚曾经在上海的经历,但这些事好像都停留在1949年时的这座城市,阿爸是怎样送别这一家一家的亲戚。当时,黄浦江边簇拥着送别的人,即将启航的船上,同样站满泪湿衣襟,眼神迷惘的离乡人。有一个亲戚,直到最后,几乎是眼见烽火连天了,才挤进最后飞香港的飞机。琬怡完全可以想象当时这样的场面。早些年,国门重新开放时,孃孃便陆续联系上了这些亲戚,都已是散落在世界各地。在那段日子里,琬怡听婊婊不断说着他们的近况,就像在听一个个异域的故事。近些年,与这些亲戚时常都在联系,也时常有些走动,通讯与交通的便捷又似乎拉近了这些亲情。联系多了,琬怡觉得婊婊与这些亲戚的通话,不再有当初许多新奇的内容,也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其实很多时间,孃孃是直呼其名说着某个亲戚,有些琬怡也熟,有些婊婊提得不多,琬怡的脑子里就要确认一番,什么国家,哪个城市,属于亲戚关系里的哪个辈分。
今天与孃孃通电话的是英国伦敦的一个亲戚,是阿爸和孃孃的堂弟,琬怡叫他叔叔,也已见过多次面,算是很熟悉的。孃孃说了与这位伦敦叔叔的通话内容,还讲几个人都在问琬怡。孃孃转述着问候,琬怡脑子里闪过伦敦叔叔家里几个人的脸。琬怡现在听到伦敦亲戚的这些问候时,会添加上自己多重的读解。
当年婊婊刚刚从宁夏退休回上海,有一段时间,特别起劲地鼓动琬怡出国,当时也正值出国潮。孃孃搜索了一遍家里的亲戚,近的在新加坡,远的在美国、英国,甚至在巴西圣保罗。当时也是婊婊作的主,比较了各个国家与城市的情况,比较了与这些亲戚的关系亲疏,把几种出国的途径也研究了一番,最后定下来准备去英国。顶要紧的是有关出国的费用,孃孃一开始就许诺过,表示不用琬怡担心,当时孃孃是全力以赴。嫌邮信太慢,那时国际长途电话还很贵,婊婊不惜这些,频繁地与伦敦叔叔通电话,问这问那,总想问得清楚仔细。伦敦叔叔也是很帮忙,除了盛情邀请,也四处奔走,相帮落实琬怡去英国学习的事宜。琬怡当时忙着各类资料的公证,熟悉着英国的相关信息。当时确定了航班时间,飞机票也订好。同时,琬怡的脑海也常闪现阿爸曾说起的当年那些亲戚离开上海时的情景。也就是在最后一刻,要出发时,琬怡不想走了。当时孃孃已奔忙了好一阵,并且为了办各种手续,钱已花去不少,伦敦那边学校的学费也已缴清,还有那张价格不菲的飞机票,可琬怡说不去就不去了。原本孃孃眼看着心愿既成,但琬怡一下子偃旗息鼓,孃孃是再三做琬怡的思想工作,但琬怡似乎是下定决心不走了。孃孃当然很失望,还有点生气,更有点伤心。有段时间,孃孃与琬怡竟然一下子话少了许多,孃孃对于琬怡的任何事都是不闻不问的态度。
琬怡出国的事如同一段被故意遗忘的插曲。若是岁月静好,这一切原该了无痕迹地过去,然而偏偏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思绪,不晓得怎么一直左右着琬怡。这些年来,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工作上的或是生活方面的,琬怡就会归咎当初这个留下来的决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心的质疑日益增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