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水流春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6097438
  • 作      者:
    作者:原来|责编:凌春梅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原来,原名袁学军,1942年生于广东兴宁,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辽宁省丹东市的矿山和市直单位工作多年。后调回广东,供职于东莞市直机关。退休后有巜边缘化生存》《都市圈上耀明珠》等著述问世,巜江水流春》是其所著“江东三部曲”的第一部。
展开
精彩书摘
  自达有个阿婆,怪有意思,对锦女情有独钟,要向您做个交代。
  本来,阿婆有四个儿子,老大在国民党逃离大陆时被抓了壮丁,不知死活,这且按下不表。老二守成、老三春成(就是自达的父亲)、老四就成。阿婆到谁家,谁都会好好供着。而她偏不,非要自己单过,还要住到祠堂里去。您说怪不?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和自达、锦女还在小学读书,就听大人说,自达的阿公屏良公托梦给阿婆了,要她搬到祠堂去住,早晚陪陪那株忍冬花。阿婆就听信阿公了,老是缠着儿子们。拖到不能拖了,三个儿子商定,请个专职保姆服侍她,工资由兄弟仨均摊。
  后来也有人说,是阿婆自己觉得老了,干不动活儿了,不愿意总待在二儿子家,更不愿轮来轮去,就找个借口躲到祠堂图清净去了。我倒更愿意相信阿婆的梦,她人心诚,心诚是可以打动神灵的。
  从此以后,阿婆就住进了祠堂,由雇来的阿芹料理日常生活。阿芹是个单身女人,两个孩子已各自成家,自己无牵无挂。她身体结实,有的是力气,乐于听人支使,勤快而不多言。这个性子挺对阿婆的脾性,两个人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用在侍弄忍冬花上了。
  一晃就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三个年头。这年清明节,旅居香港的花沥梁姓族人回来拜山(上坟)的特别多,拜山返回时,都要到祠堂里再拜祖宗牌位,然后就地分猪肉。按我们这里的风俗,这祭过祖宗的猪肉,只能分给六十岁以上的男丁,女人、小孩和青壮年无份。这个时候,香港族亲就会拥到阿婆那里,抢着给她送红包。因为阿婆是同宗族人中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长辈,而且,特别是,她是全村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最有意思的是,阿婆得了两万多元港币的大红包,谁也不给,全部给了她的孙媳锦女,此后成为惯例,年年照给,让锦女留着给她买花。锦女在自办花场之前,每次来探望阿婆,都会带两三个品种的应景花卉给她。自从办了花场,来给阿婆送花更勤了。而阿婆呢,人越老越惦记后辈的好。说起来,阿婆也是个花痴。冬至这天早晨,锦女自己用手推车推了满满一车时花过来,有万年青、腊梅、金橘和瓜叶菊。一见之下,阿婆先是“好女——好女”叫个不停;接着,她弯下腰,每一盆花都要凑近鼻子嗅一嗅,口中“好好”连连。阿芹对锦女说,今早一起床阿婆就嚷嚷好女要来,当然会给我送花过来啦。锦女先从背篼里拿出两盒咸味汤圆交给阿芹,叫她快煮给阿婆吃。
  阿婆在看花,孙媳在看阿婆:九十岁高龄了,虽然头发全白,体形佝偻,但耳不聋,眼不花,口齿清楚,动作连贯流畅。锦女心里想,已经很难得了,阿婆好福气,我们后辈真的托她的福了。
  阿婆挨盆看过之后,拉起锦女的手,说看看我的忍冬去。祠堂的三进是寝室,寝室两侧有厢房,东西厢房之间的天井里有个水缸般的大陶盆,盆中栽着两株相互缠绕的忍冬花。阿婆掐下一绺垂至面前的藤条,神秘中透出高兴,说:“好女呀,我眼花看不清,你看这忍冬是不是活过来,要开花了?”
  阿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咸味汤圆,锦女让她侍奉阿婆先吃,自己绕着花盆细细审察起来。她发现,忍冬藤条老叶枯落留下的斑痕上,白底点染出浅浅的红晕,有的已簇生出新芽和嫩叶。的确是生命力萌动的征兆。她轻轻放开已细看过的藤条,接着看第二根、第三根,一口气看了十多根,根根如此。锦女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回到老人身边,向她竖起大拇指,大声说道:“是活过来了,是要开花了。你厉害呀,阿婆!”
  阿婆端坐于那把固定摆放在厢房门口的老旧藤椅里,平静地微笑着,不说话,只是不厌其烦地与她的忍冬花相看着。
  这株忍冬,可不是普通的忍冬,它是一株有故事的忍冬。用时下俏皮话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老阿婆方双花和老阿公梁屏良,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结的婚吧。据说,当媒人前来提亲谈及女方的名字叫双花时,年纪轻轻的屏良公忽然瞪起双眼,要求媒人重复一遍。当媒人重述时,他也跟着念叨——双花,忍冬,忍着过冬……然后即向父亲表态“我喜欢她了”。从那时起,村里人才知道原来金银花就是忍冬,也叫双花。
  那个时候,震江流域活跃着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在江春圩的中药铺利群堂设了地下联络站,负责人就是该铺药工屏良公。他经常到震江两岸的山上采药,有一次偶遇两株缠生的忍冬,便挖了回来,栽在大花盆中,放在后院的天井里。后来又插上几根竹竿,让忍冬藤肆意舒展。出奇的是这两株忍冬有个特性,别的同类都是一年一开花,它们却是不分季节常年开花,就像桂花中的月月桂那样。而且花有异香,极为浓烈。屏良公就悉数采收,晾干,入药,自己也常将它与其他中药搭配,用沸水冲饮。
  抗战胜利后,地下党指示收购利群堂,屏良公成了老板。他当地下交通员十几年里,多次化险为夷,却未能走出黎明前的黑暗。一九四八年,暮春时节,国民党一伙特工半夜三更突击搜查利群堂。由于屏良公时时警惕,事事缜密,特工们没抓到有价值的线索,要发泄一下怒火,竟从厨房里拿来菜刀,把忍冬乱刀砍断。屏良公被抓走第三天英勇就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我们的地下党在清理现场时,意外地在一根干枯藤条的裂口处,取出一截细长的用蜡纸紧裹的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屏良公未来得及送出的情报。
  药店拆迁时,阿婆将那盆头被砍断宿根还在的忍冬拉回家来,安放在大门口台阶旁。经她细心照拂,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两株忍冬长出的新苗已经有一丈多长了。可惜的是,一九六五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台风又把新苗打折了。真可谓多灾多难。这盆花直到后来又随阿婆迁移到祠堂里,仍旧气息奄奄,但阿婆就是不离不弃……
  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
展开
目录
引 子 0 0 1上 部第一章 0 0 4第二章 0 2 4第三章 0 4 3第四章 0 6 2第五章 0 8 1第六章 0 9 9中 部第七章 1 2 0第八章 1 4 7第九章 1 6 6第十章 1 8 6第十一章 1 9 3第十二章 2 0 6第十三章 2 1 9第十四章 2 2 7下 部第十五章 2 4 0第十六章 2 6 1第十七章 2 7 3第十八章 2 8 6第十九章 2 9 5尾 声 3 0 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