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广义修辞学视域中的人民文学话语研究
0.00     定价 ¥ 12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6237
  • 作      者:
    作者:董瑞兰|责编:陈肖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范式和逻辑框架,分析1949-1999年间《人民文学》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将关键词句微观分析与契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把握相结合,展示文学期刊研究与修辞研究跨界场域,探索当代文学期刊研究新思路。
展开
目录
序言 期刊研究“接着说”的修辞空间
导论
第一节 缘起:选取《人民文学》50年的理由
第二节 《人民文学》(1986-2023)研究综述
第三节 广义修辞学:理论体系与阐释路径
第四节 《人民文学》广义修辞学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人民文学》创作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公共话题→个体话语:“纪念鲁迅”的修辞建构
一 “鲁迅是谁”:话语主体的修辞范式与认知语境
二 “我心中的鲁迅”:话语主体的身份符号与叙述空间
三 “为鲁迅立传”:话语主体的创作结构和精神呈现
第二节 表层结构→文本语义:“儿童文学”的修辞策略
一 “好孩子”:义素分析与修辞共同体建构
二 “蜕变事件”:角色符号与文本时空修辞结构
三 “受伤事件”:故事序列与儿童主体性的修辞显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民文学》评论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百花时代”短论:语词、语句与语篇
一 从“香花”到“毒草”:词典语义与文本指向
二 “识毒草→找病根→开药方”:语句修辞策略
三 思维在场与形象批判:话语主体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创作谈:关键词、文本修辞与主体价值
一 “生活”与“创作”:关键词的修辞指向
二 “谈法”与“写法”:修辞文本、文体、文风
三 “内诚”与“巧言”:主体真实、真诚、忠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文学》“编者的话”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短篇短章/新人新作”:作为修辞行为的编者推荐话语
一 既“短”又“精”:提倡短篇短章的推荐话语表征
二 “青春”与“革新”:推出新人新作的推荐话语呈现
第二节 “检讨/道歉/更正”:作为修辞行为的编者道歉话语
一 “检讨”:关键语词、话语形式及修辞意图
二 “道歉”:话语模块、修辞方式及语用功能
三 “更正”:话语内容、语用策略及主体精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文学》“读者来信”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读者身份认证、符号修辞与话语权力
一 “自我认证→编者认证”:读者身份的修辞认证
二 “不自在”读者:身份符号的修辞表述
三 “权威型/谦卑型”:读者地位与话语权力
第二节 “读后感”与“建议书”:读者来信的文本建构
一 读后感:评价标准、焦点话题与话语模式
二 建议书:用词语气、话语逻辑与表述方式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读者来信”:叙事策略与主体精神
一 “弥合差距→重建认同”:情感倾向与礼貌原则
二 “真相”叙事:署名方式、摘录摘登、来信综述
三 在文学理想与生存现实之间:话语主体的精神世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民文学》图像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女X”与“X女”:女性图像的修辞表征
一 “女工/女社员/女兵”:女性图像的艺术表达
二 “女X”→“X女”:女性图像的修辞位移
第二节 “X地”:图像的空间分类与语义系统
一 “工地/田地/阵地”:人物图像的空间分类
二 “公共空间”与“空间时间化”:时空叙述的语义系统
第三节 “民族共同体”:人物图像的主体精神建构
一 传统/现代:从“吸旧”转向“纳新”
二 理想/现实:从“写意”趋向“写实”
三 普及/提高:从“精英”走向“大众”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主要观点:《人民文学》广义修辞学研究的探索性思考
二 可能的创新点:研究视角、理论运用、研究思路
三 待提升的空间:来自对象丰富性与主体局限性的反思
附录一 《人民文学》研究成果目录(1986-2023)
附录二 广义修辞学视域中的文学研究主要成果目录(2001-2023)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