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选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现代作家马克思主义转向模式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创新点)、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创新点)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行动的诱惑:从浪漫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东方杂志》与文艺化的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与文艺“两结合”
二、昔尘:同时提倡社会主义与新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与浪漫主义:阿历克·韦斯特的观点
二、威廉·莫里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及其思想的中国传播
第三节 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作家早年对浪漫主义的提倡
一、鲁迅对旧浪漫主义的提倡
二、茅盾、郭沫若、田汉对新浪漫主义的提倡
第二章 茅盾:职业的传播者
第一节 作为传播渠道的文艺批评
一、自然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二、传播渠道主体意义的显现:与《中国青年》的观点若即若离
第二节 茅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贡献及其传播效果
一、通过翻译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通过政论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取得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渠道与内容的张力:茅盾的自主阐释
一、互为表里的两条主线:阶级立场与文学自主性
二、“经验了人生”之后的理论连贯性
第三章 郭沫若:从受者到主体
第一节 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一、浪漫主义的革命观
二、从一元论到“客体优先”:郭沫若完成马克思主义转向
第二节 郭沫若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贡献及其传播效果
一、通过翻译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通过政论与文学作品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取得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郭沫若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取得的成果
一、与孤军社论战中自然显示的粗糙辩证法
二、《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的“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论”
第四章 鲁迅:坚持文艺本位的“落后者”
第一节 鲁迅“向左转”原因新论
一、鲁迅思维模式同马克思主义的接近性
二、“窃火煮肉”与长堀祐造论证模式的局限性
第二节 鲁迅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贡献及其传播效果
一、被遗忘的《出了象牙之塔》
二、在论争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
三、取得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传播渠道的主体意义:以木刻为例
一、《(新俄画选)小引》的形而上学解读与辩证法解读
二、木刻艺术与“连环图画”
三、木刻最后的价值与文艺特殊的地位
结语:三位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接受与传播的特点与风格
一、茅盾
二、郭沫若
三、鲁迅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