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思想情感新论
第一章 老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 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第二节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维审视与自省
第三节 对“五四”文学革命和语言革命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 20世纪50年代老舍的思想转变与创作价值取向
第一节 50年代初的思想转变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突出“歌颂”主题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忏悔旧意识
第四节 政治思想价值与艺术美学价值的双向追求
第三章 走近老舍的情感世界
第一节 老舍的爱情
第二节 老舍的家庭情感
第三节 老舍的国家情感、民族情感
第四节 老舍的生命观
第二编 文学经典新论
第四章 老舍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 经典作家老舍的经典化历程
第二节 老舍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类型、特征
第三节 老舍文学经典的当代意义
第五章 论老舍小说《骆驼祥子》戏剧影视传播的隐性要素
第一节 虚实相映的时空背景
第二节 故事叙述的传奇性
第三节 人物描写的戏剧化特征
第四节 北京风俗的生动描绘
第六章 《骆驼祥子》讽刺与幽默艺术初探
第一节 《骆驼祥子》讽刺艺术特色
第二节 《骆驼祥子》幽默艺术特色
第七章 关于《骆驼祥子》版本与年代的考证
第八章 论《火葬》的战争文化心理
第一节 《火葬》描写战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火葬》展示各色人物的战争文化心理
第三节 《火葬》在老舍小说创作中的独特性
第九章 论老舍《四世同堂》的战争叙事与战争反思
第一节 战争时空叙事的独特性
第二节 战争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
第三节 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凸显其思想艺术的创新性
第十章 老舍散文中的抗战文化心理透视
第一节 战时生命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从事抗战文艺运动和抗战文艺创作
第三节 家国情怀,对民族复兴“梦”的追寻
第十一章 老舍对布莱希特的接受与创新——兼及《茶馆》与《四
川好人》之比较
第一节 老舍接受布莱希特的影响
第二节 《茶馆》与《四川好人》比较
第三节 《茶馆》和《四川好人》的先锋戏剧传播
第十二章 老舍的《茶馆》与郭沫若的《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
论析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性
第二节 情感与人物
第三节 结构与冲突
第三编 艺术人生新论
第十三章 论老舍的京剧创作
第一节 抗战京剧的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二节 历史题材京剧的思想教育主题
第三节 老舍京剧创作独特的审美艺术
第十四章 老舍的京剧人生
第一节 老舍京剧情缘的生成
第二节 老舍唱京剧
第三节 老舍与京剧名家的交往
第四节 老舍评京剧
第五节 老舍致力于戏曲(京剧)改革
第六节 老舍写京剧
第七节 老舍小说中的京剧
第十五章 老舍与青岛
第一节 青岛的小楼产生了北平的祥子
第二节 从《文学概论讲义》到《老牛破车》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文学讲演
第十六章 老舍与内蒙古
第十七章 老舍与黄山
第一节 老舍与黄山的亲情
第二节 老舍与黄山人民的情谊
第三节 老舍黄山行的心理透视
第四编 “老舍学”展示
第十八章 日本汉学家伊藤敬一的“老舍学”
第一节 伊藤敬一“老舍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伊藤敬一“老舍学”的内涵特色
第十九章 海外传播视域下的世界“老舍热”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走进英美世界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日本、苏联形成热潮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广泛传播大放异彩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戏剧演出带火老舍作品
第二十章 运用传统学术方法创作与研究老舍传记——以徐德明
著述老舍传记为例
第一节 老舍对20世纪30年代“自传热”的反应
第二节 《老舍自传》
第三节 《图本老舍传》
第四节 《老舍自述:注疏本》
第五节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的方法论的启示
附录:人民心中的老舍——为老舍逝世50周年而作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