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安石诗文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112916
  • 作      者:
    作者:寿涌|责编:王群栗//赵安琪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寿涌(1946-),字如山,上海青浦城厢人。197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至四川省金堂县中学任教。1980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1995年转业至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著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古典文学研究拾贝》等书,在《文史》《文献》等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王安石诗文研究》注重实证研究,文脉清晰,即从文献考证、人名考索、诗文编年的基础研究,到诗文作品本身的文本审美和艺术特色评说。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鉴赏、研究王安石诗文,书中还收录了一些资料。其中重点是从《续资治通鉴长编》注文里精心辑录出来的北宋林希《野史》的40则佚文。林希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且又同在朝廷,他的记叙很有史料价值。但《野史》在宋后早已佚失,又无辑录的单行本,读者若要从《长编》注文里去查究这些相关史料,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
展开
精彩书摘
  《王安石诗文研究》:
  所以一般的地方官员调职人京时,他们往往会遇到尴尬之事:因一时无房而难以携带家室同时人京居住。于是有的只好在较长时期内暂置家室于官舟之中,有的只好缓带家室。而这两种尴尬的情况,在王安石早期担任普通官员的仕宦生涯中,居然都曾先后遭遇过。
  第一种情况如至和二年春夏,已经担任群牧判官的王安石曾给欧阳修写过一信,恳切披露自己“不愿试职”的为难之处(卷七四《上欧阳永叔书四》之一),其中就曾提到他在京师没有住房的苦恼。王安石至和元年七月到达京城,九月任职群牧判官,然而从至和元年七月一直到至和二年春夏他写此信时为止,他的一家竟然无房可住:“亲老口众,寄食于官舟而不得躬养,于今已数月矣!”
  第二种情况就是这一次。当王安石再度入京时,他在事先就很明智地采取了缓带家室的做法:自己先走,家室后行。只是到了嘉桔四年五月初夏有了住房时,他才返回和州接回妻儿。所以我们应当格外留意王安石在嘉桔四年秋天所作《韩持国见访》一诗中的慨叹:“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细玩这两句的含意,我们似乎能够觉察到:嘉桔四年王安石在汴京担任度支判官时,他一家所居住的“城下宅”,竟然还是朋友执意“留”给他的。
  第二,王安石自己的诗文证明,因嘉祐三年冬人京暂无住房安置一家老小,全家当时竟然分居三处:自己在开封,妻儿在和州,老母则在真州。只是到了嘉柘四年夏秋有条件时,他才分别接回了他们。以下分别试作论述。
  首先,王安石诗集中的《将母》(卷四〇)一诗,可以作为他一家分居三处的确凿证据。
  其诗曰:“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纻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沈钦韩引《太平府志》注此诗曰:“白纻山在当涂县东五里。”按和州历阳县正与太平州当涂县隔江相对,则所谓“白纻阴”,即应暗指历阳县而言。故在《将母》一诗中,“将母”的意思不应当是“谓携母游宦也”①。如果那样解释“将母”的话,则诗意就变成携母游宦,而“南北总关心”就根本无所指了。
  “将母”的古义是养母。《诗经·小雅·四牡》有云:“王事靡鹽,不遑将母。”如把“将母”理解为古义的养母,则诗意便十分清楚了:“邗沟上”为北,“白丝阴”为南。寄养老母在淮南(按即真州沈氏妹处,此可见王安石《与王逢原书之三》),暂留妻儿在和州。春夜月明杜鹃鸣,心念南北可奈何?杜宇又名杜鹃鸟,也叫“子归”,最为活跃于春天,且喜夜鸣易使游子产生思家之情。它属于春季的物候。所以这首作于嘉枯四年春天的五绝,十分形象地表现了王安石当时独处京师的烦恼:一时无法解决全家的团聚问题。
  有论者认为,《将母》一诗当作于王安石提刑江东之时,说王安石因为,忙于奔波,所以才把家室安排在和州⑦。实际情况恐非如此,当时州县地方主官的住房还不至于紧张到如此地步。王安石在巡视江南东路属地宣州和歙州等地时,曾经作过一诗《寄沈鄱阳》。其诗有云:“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鄱阳县是饶州州治,是江东提刑司所在地。王安石回归鄱阳前寄语沈县令,有“离家”“归时”之语,当明指家室在鄱阳无疑,否则他何必要向沈鄱阳叙及自己“离家”和“归时”之事?
  其次,到了嘉桔四年夏秋,王安石有了一定的住房条件之后,他才分别亲自接回妻儿和老母到汴京同住。
  综观王安石在嘉祜四年的有关诗文,我们可以这样厘清他在春末夏初和秋八月两次南下、分别接回妻儿和老母的详细经过:
  第一次,王安石在嘉祜三年冬入京,暂无安置家室的住房。半年之后,到了嘉祜四年五月,王安石才落实了安家的住所。所以他便在春末夏初时首先返回和州,先把妻儿接回汴京。这个经过可见之于《与王逢原书之八》中的自述(《临川先生文集·补遗》),所谓“安石寓家船中”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相关诗文的文献梳理
第一节 《临川先生文集》误收他人诗歌考
第二节 《王荆文公诗李壁注》误收他人诗歌考
第三节 个别诗题所记阶官错刻考
第四节 部分散文所记年月与阶官错刻考

第二章 应酬诗文的人名考索
第一节 诗题疑难人名解读二十则
第二节 文题疑难人名解说九则
第三节 诗文中的同姓同名人物解析四组

第三章 履历辩说与有关诗文编年考辨
第一节 《王安石年谱补正》相关诗文编年商榷
第二节 与王令交往的诗文编年考究
第三节 质疑嘉祐四年春入京为度支判官
第四节 考析嘉祐三年冬入京为度支判官
第五节 皇祐二年到杭州拜谒范仲淹的状与启

第四章 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诗文编年正误四十六则

第五章 部分诗文编年考求总汇
第一节 部分诗歌编年考述(九则)
第二节 部分散文编年考述(三十五则)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