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读者翘首以盼的出发之作,见证重磅知识分子的顿悟时刻
作为当今绕不开的思想家与评论家,米什拉以细微且别具一格的方式捕捉西方文明下的东方世界变革,被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雄辩的文风与犀利的思想更为他赢来“毁灭的预言家、悲观主义者、破坏者”的头衔。《苦厄的终结》是米什拉在简体中文世界的首部作品,写给身陷痛苦与冲突的每个人。
真实版《悉达多》,一个青年长达十年的寻求自我安顿之旅
印度社会在近二十年迎来激烈的新旧交替,但这腾飞的世界没有为所有人预留位置。在这片竞争求存的苦拼之地上,潘卡吉·米什拉饱尝心灵无所归属的虚无漂泊感,开始思考终结苦厄的可能。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追随佛陀的求索之旅,通过发现佛陀教诲中的生存意义,蕞终完成个人的顿悟,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提供一种可能性。
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在自由与苦难并存的年代寻找佛陀
从古印度吠陀时代到欧洲启蒙运动,从佛教残留所剩无几的佛陀诞生地,到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米什拉穿行于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想与行走连接历史和现实,探索充满贫穷、竞争、暴力的地区,试图回答:佛陀对于今天虚无与焦虑的现代世界有何意义?
奥威尔奖得主安德鲁·布朗推荐: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一致推荐
我家的经历可以说与维诺德家的情况非常相似,只是我家较为窘迫,而且更早遭遇变故。我的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印度西北部与尼泊尔接壤的一个小村庄。我们家族是婆罗门,在过去某段时间,世代都有人担任祭司;不过,在至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都是农民和小地主,生活相对富裕,但都胸无大志,只将钱财投入房产和珠宝,或赞助一两座寺庙。除此之外,他们完全被极其繁重的日常劳作吞没。按照尼采的说法,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拥有某种“奴隶的喜悦,既无须对任何事情的后果负责,也不认为过去和未来竟有任何事要比当下更值得珍惜”。
当时的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但在我父亲的村子里,并不容易看到这一点。法院、警署、税务局等英国殖民统治的机构,都在距离村子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到那里去要坐牛车走好几个小时的土路。我父亲小时候从未见过一个英国人,也很少出过村子,后来他不得不努力去想象一个名为印度的大国,它一度遭到西方白人的奴役,而后一些伟大的印度民族主义者使它获得了解放。
等到父亲对印度有所了解的时候,印度已经摆脱殖民统治,但他的家族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令维诺德赞许的、西方世界用以组织人类社会的理性,已开始发挥功效,塑造着他的未来。
远在新德里的一部分印度人,在取代英国殖民者,宣告自己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信仰之后,便开始对付大地主。大多数的后殖民主义者都有意识地将18世纪的法国革命者奉为效仿的典范,誓要扫除一切被他们称为封建主义的迹象。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样,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开启了印度现代化的进程:凡个人有效经营的耕地,都将用于产生工业化的资本;部分农业人口必须迁入城市,在市内的工厂和办公室工作。
因此,有一天,一名来自附近镇上的官员,带着一个线团和独立印度的新奇的文具用品,造访了我父亲的村庄。他用这些东西丈量和记录了我父亲家的农田,然后将它们分给了村里的其他几家农户。
我父亲被迫离开了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在勒克瑙开始了崭新的城市生活。在那里,他的家庭所享有的一切优势,都不再有价值。他还发现,连接种姓与社会的纽带已不再是身份与安全的来源;相反,它们已成为落后的标识。
数以百万计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被迫离开自己的原生环境,流落到陌生的异乡,赤手空拳地置身于自由和痛苦之中——佛陀对此早有探讨,维诺德也提及过。但是,每个人仍要独自承受这样的认知:维系旧日种姓制度与社会阶层的支柱已不复存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识,既带来自由,也带来痛苦。
贫穷,这一简单的事实,或许冲淡了我父亲更为切身的一些生存焦虑,既限制也明确了他的选择:必须去西式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如医学和工程院校。在那里,成千上万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拿到了学位,并准备好投身于新近独立的印度屈指可数的工作岗位。如果他失败了,就意味着要回归一穷二白的乡村生活;一旦成功,他便可以获得和享受诸多事物—电扇、自来水,甚至平房、仆从和汽车—也就是英国人从前在此地享有过的物质生活。
新世界的来临让父亲震惊不已,一切都受到管控:从清晨街道清洁工的到来,到嘈杂的庞大火车站。一列列蒸汽火车又从那里启程,驶过河流、湖泊和峡谷,穿越广袤的旷野,以及星罗棋布的小城和聚落,最终抵达难以想象的大型官僚和金融都市——孟买和德里。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与此同时,我父亲的祖辈还在耕耘着自家的土地,期盼着丰沛的季风雨。然而,这样的变化并非无章可循,其背后似乎暗含着一种意愿和目的。
序曲
“佛教”的发明
佛陀的世界
上帝已死
通往中道的漫长之旅
心的科学
转动达摩之轮
眼中的微尘
寻找自我
火诫
精神的政治
帝国与民族
西方的佛法
克服虚无主义
圆寂之旅
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