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令中国朝野受到巨大震撼,在国难和家境窘迫的双重压力下,广东香山人容闳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个就读并毕业于美国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容闳回国后,面对残败的山河,立志通过对外学习来改变民族的现状和未来。容闳的伟大设想得到了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在曾李的推动下,清廷启动了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幼童成为中国早的官派留学生。容闳作为留学计划的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可惜的是由于受到顽固守旧派的阻挠,留学幼童尚未完全结束学业,即被强制回国。
幼童们回国之初,受到严重歧视,被描绘成中了“洋毒”的国家叛徒,但他们选择了默默承受,同时不放过可以证明自己对祖国坚贞不渝的机会:中法马尾海战,幼童们的船舰击中法舰,并创造了法国海军的阵亡纪录;中日甲午战争,幼童出身的“济运”舰帮带沈寿昌临危受命,血洒当场,个为国捐躯。
甲午战争的失败,将中国再次逼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容闳几番设法,终究回天无力,后被迫离开故国。容闳所悉心培养的幼童们也并未放弃振兴民族的努力,除了投身实业兴国、技术兴国的詹天佑、钟文耀等人外,这一群体还涌现了唐绍仪、梁诚等近代的政治家、外交家。作为惊涛里早的远航者,他们经历了晚清外交、辛亥、袁世凯复辟、北伐等重大事件,虽然在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中起起伏伏,个人命运也经受了极大考验,但救亡图存,慷慨求索的初心始终不变,并争相以自己瘦弱的肩膀,背负起了一个个沉重的使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