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论研究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57750
  • 作      者:
    作者:戚欢欢//张建华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由来自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师范大学的权威学者所著,结合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对运动技能知识的默会性、实践性等进行了界定,提出了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整合理论,既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又为体育认识论相关研究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三、运动技能及其相关体育实践知识的考察

运动技能是一种操作性知识,即程序化知识的操作状态。 体育教

学实践中的知识往往是以一个复合体的形态存在。 教师教授一项运动

技能,需要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许多与运动技能相关的知识供学生

学习,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习得一项运动技能,需要学习规

则、运动技术、运动战术等知识,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如何

做”“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还需要进行反复练习,使自己能够

真地做到。 从知识论的视角来看,运动技能属于体育实践知识的一种,

70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论研究

体育教学中与运动技能传习相关的体育实践知识有多种形态,我们常

用的体育实践知识概念,如运动技术、运动战术等,既有显性的部分,又

有默会的部分。 然而,目前体育教学的中层理论对这些知识形态及其

传递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现实中正是我们对体育实践知识的这些概念

和形态认识不清,导致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学习运动

技能时,常常是凭直观经验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一定的盲目

性,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也缺少反思。

20 世纪 80 年代,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都开始重视

实践知识的研究。 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探讨了实践知识的不同维度,

但他们对于实践知识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还没有形成统一

的认识,更倾向于把实践知识看作一个动态、多维度的混合体———“既

有显性和默会的维度①,又由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共同构成”②。 笔者认

为,体育实践知识也是一个混合的知识体系,它包含多种知识形态。 从

显性和默会维度、认知和实践方面对体育实践知识进行哲学认识论考

察,建构体育实践知识的分类结构,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体育实践知识的

多种存在形态及其获得方式,并有助于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不

同知识形式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以及体育教师传递这些知识的有效

方法。 这些研究能够深化我们对运动技能传习中知识传授、教学方法运用的认识,为第七章分析体育教学指导中遇到的困惑提供理论框架。

(一)体育实践知识的哲学认识论维度

1.认知维度和实践维度

过去,实践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科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

们有了科学知识,就能解释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于是,实践中内含的

知识就被忽视了。 然而,实践知识实际上具有自主性,它的生成遵循实

践的逻辑。 例如,运动技战术的运用,遵循博弈的原理,追求合理性、有

效性,它不同于科学知识生成的理论逻辑。 所以,体育实践知识作为实

践知识的一种,应该按照实践知识的逻辑来研究。

体育实践知识属于赖尔所说的 knowing how①,即在运动中“知道如

何做”的实践能力,是一种体现在“做”的活动或行动中的知识。 从认识

论上说,它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②。 认知维度的体育实践知识是指

人们对体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认识

和理解,以及对运动情境世界运作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把握,它们可以

通过显性化形成“知道如何运动的命题性知识” (knowing-howP )。 实践

维度的体育实践知识是指人们在体育实践中实际“做”的行动和结果,

即“知道如何做的实践能力” ( knowing-howA )的具体表现。 现实中,运

动者所拥有的体育实践知识,都是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知识的混合,即

由“懂/ 知道”与“会”交织而成的知的整体③。 “懂”指的是在认知维度

上“知道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会”指的是在实践维度上“能

够做到”。 但是,认知维度上 “知道如何做”,并不一定意味着懂得“为

什么要这样做”,即“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某人会打乒乓球

弧圈球,知道不同的弧圈球应该怎么打,但是他不一定懂得控制旋转与

制造弧线的原理。

……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认知和实践维度上获得的知识是可以相

互促进、转化的。 一方面,学生获得认知维度的知识,如技术动作的步

骤、方法、诀窍等,能指导其运动实践。 例如,有研究表明,获得技能和

展示熟练的技能表现涉及潜在的知觉、认知①,知识和工作记忆在获得

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程序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复杂的认知

技能②。 另一方面,学生在运动实践中获得的身体感知觉经验,又能修

正或强化其对运动的认知。

但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运动实践的认识和把握在这两个维度

上并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的,“知不知道”是一回事,“会不会做”是另一

回事。 有时学生听懂了老师的讲解,或看懂了老师的动作示范,“理论

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自己练习时却做不到或做不好,这是因为此时学

生其实并不是真正地知道“应该怎么做”;而有时学生“会做”,但不一定

明确地知道“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可能只是通过模仿学会

了某个动作,默会地拥有运动技能,并没有对动作本身有理性的认识。

所以,体育实践知识的实践维度在认识论上优先于认知维度,实践

必然包含着认知。 对于运动技能的习得来说,亲身实践是第一位的。

在体育知识体系中,体育实践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相比,具有认识论上

的优先性;在体育实践知识中,运动技能与其他形态的体育实践知识相

比,具有认识论上的优先性。


展开
目录

绪 论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问题的提出 ………………………………………………… 8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四、研究现状 …………………………………………………… 16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39

第一章 默会认识理论研究 ………………………………………… 47

一、默会认识理论的提出 …………………………………… 47

二、西方三大传统的理论贡献 ……………………………… 53

三、国内学者的理论创见 …………………………………… 57

四、小结 ……………………………………………………… 60

第二章 运动技能的知识论考察 …………………………………… 62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考察 …………………………………… 63

二、运动技能的知识属性 …………………………………… 66

三、运动技能及其相关体育实践知识的考察 ……………… 70

四、小结 ……………………………………………………… 85

第三章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整合理论 …………………………… 87

一、核心概念界定 …………………………………………… 88

二、波兰尼的默会整合理论 ………………………………… 97

三、现象学的意识和意向性研究对波兰尼两种意识的深化………………………………………………………… 101

四、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得模型对运动技能默会整合过程的启发 …………………………………………………… 106

五、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整合结构 ……………………… 107

六、小结 …………………………………………………… 121

第四章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方式 …………………………… 123

一、观察与模仿 …………………………………………… 124

二、摸索与顿悟 …………………………………………… 128

三、体认与领会 …………………………………………… 131

四、反思与刻意练习 ……………………………………… 135

五、想象与创造 …………………………………………… 139

六、小结 …………………………………………………… 144

第五章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特征 …………………………… 145

一、个体性 ………………………………………………… 145

二、运动技术和战术具身化 ……………………………… 148

三、动态整合性 …………………………………………… 152

四、可批判性 ……………………………………………… 158

五、小结 …………………………………………………… 161

第六章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整合过程 …………………………… 162

一、运动技能默会整合的三种基本形式 ………………… 162

二、运动技能习得默会整合的三个阶段 ………………… 166

三、小结 …………………………………………………… 178

第七章 默会认识视域下体育教学有效指导的策略 ……………… 180

一、教学案例解析 ………………………………………… 181

二、体育教学有效指导的策略 …………………………… 189

三、小结 …………………………………………………… 200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202

参考文献 ……………………………………………………………… 208

附 录 ………………………………………………………………… 215

后 记 ………………………………………………………………… 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