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基于麦克拉伦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二 基于《学校生活》的独特价值
三 基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与条件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对麦克拉伦的研究概况
二 关于麦克拉伦的国外研究状况
三 国内外对《学校生活》的研究概况
四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访谈法
第一章 产生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学校生活》前的思想萌芽
一 从事教师工作前
二 从事教师工作后
第二节 《学校生活》后的思想发展
一 《学校生活》第一版——反思与申辩
二 《学校生活》第二版到第三版——马克思主义的回归
三 《学校生活》第四版到第六版——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
四 后《学校生活》阶段的研究重点——解放神学
第二章 理论渊源与核心理论武器
第一节 批判借鉴多家理论——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
二 美国进步思想、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
三 保罗·弗莱雷与亨利·吉鲁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核心理论武器
一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理想
二 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麦克拉伦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
第三章 主旨
第一节 资本主义体制——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批判的主要对象
一 合理化剥削与压迫的资本主义全球化
二 新自由主义导致的教育私有化与市场化
三 加剧人的物化与异化和阶级复制的标准化考试
第二节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实现资本主义社会替代形式的实践哲学
一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一种实践哲学
二 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学——抵制与替代资本主义的实践方式
第四章 立场、特色与评价
第一节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立场与特色
一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立场
二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特色
第二节 学界对麦克拉伦及其思想的肯定与批判
一 对麦克拉伦的肯定与赞誉
二 对麦克拉伦的批判与攻击
第三节 麦克拉伦对世界各地教育者的影响
一 知行合
二 做有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
三 拒绝故步自封
结语
第一节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形成因素
一 内在因素
二 外在因素
第二节 《学校生活》为代表的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影响与局限性
一 影响
二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麦克拉伦提纲
附录二 麦克拉伦世界各地讲学年表(1987-2022)
附录三 麦克拉伦学术作品列表(1979-2022)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