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中窥豹忆世博(那些难忘的日子)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3234024
  • 作      者:
    作者:季路德|责编:张苗凤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周汉民(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王思政(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原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曾任上海申博办规划部部长、上海世博局计划财务部部长)为本书作推荐序。

★作者季路德作为一位“世博人”,从1999年初开始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的申办、筹办、举办和编志全过程,为上海世博会奉献了16年。他对世博全过程的回忆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世博会、传承世博精神、思考世博遗产。


展开
作者简介

季路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年1月起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申办、筹办、举办、编志全过程。曾任上海申博办综合部部长,上海世博局办公室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主题演绎部部长。上海世博会闭幕后,担任《上海世博会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2002年12月3日,上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值此申博成功20周年之际,作者整理了自己珍贵的世博笔记,书写了参与世博整个历程的个人思考,集结成册。他依据当年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的感悟积累,从个体的角度,记录和描述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以及世博后编撰《上海世博会志》等的相关事宜,反映上海世博会成功的来之不易,赞扬敢于担当、善于思考、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世博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对城市大型项目运作规律、会展行业发展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2010年4月20日,上海世博会试运行第一天。

    1999年初,我投身于这项工作,回首过去的11年,既有恍若隔世的悠久感,也有似乎是刚刚过了一夜的近距离感。那么多的思考、策划、沟通、争辩,那么多的苦恼、郁闷、兴奋、激动,那么多的出差、加班,现在终于到了画句号的时候,究竟这4000多个日日夜夜意味着什么,到揭晓的时候了。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所有这些都该结束了。

    早晨6时,起床,洗漱后上网看了看新闻,发了个邮件,吃饭后出门,7时半到了世博局,进了办公大楼。

    外交部派了一批专家到上海,要在正式开幕前看一看展示内容,避免以后出现可能引发争端的敏感内容。8点半,我和殷舒啸、叶建英来到专家下榻的饭店,集合后分乘两辆车,9时出发。殷舒啸带的车直接去后滩;我和叶建英带的车先在白莲泾出入口停车,一批专家下车进园区,再到高科西路出入口,排队,一看手表,9时27分。

    世博园区有8个陆上出入口,四个水上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有20来个闸口,排队的露天广场约有100米长,我们在约60米处排队,半个多小时后,进入有屋顶的排队区,又过了半个小时,到了安检口。我回头一看,露天广场已挤满了人。

    10时40分,我真正进入了中国自己的世博园区。天阴,有点毛毛雨,空气湿润,园区内已有不少人,大巴来来往往,一切设施都是新的,各种色彩都是鲜艳的,一片清晰、新鲜的感觉。想想以前在国外,游览区里都是外国人,电影都是外国话,现在同样的拥挤,同样的欢聚,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讲的都是中国话,感觉就是不一样!

    中国国家馆前已是人山人海,喇叭里不断喊着什么。中国国家馆需要预约,香港馆、澳门馆、台湾馆前也排了长队。因为是第一天运行,不少馆没有开,人们都挤到了中国馆区这里。我随意走着,顺便“考察”了厕所。来到世博轴,接到中国馆部的毛竹晨的电话,说是北京的专家徐泓、夏骏两位专家已在中国馆内参观,他们希望能以简便方式进入主题馆,毛竹晨让我联系一下。

    主题馆的章克勤部长非常支持,尽管已经很忙乱,他答应安排。我在世博轴周围转了一个小时。下了小雨,高架步道很滑,我很担心年纪大的游客会摔跤。12时后,毛竹晨送两位专家来到世博轴和阳光谷交接的雕塑处。章克勤已在主题馆北门等候。

    我们参观了城市生命馆、城市星球馆、城市人馆。2006年秋,主题演绎部和几位顾问、教授一起,从五个副主题演绎到五个概念领域,即人、城市、生命、足迹、未来。2007年秋,这五个概念领域变成了五个展馆的概念方案。之后的两年多里,眼看着这些概念方案一步步细化、深化、具象化、物质化。现在,我们随着人群,在这里看到这些早就在汇报稿上熟悉的六个家庭、图书馆、家居生活、活力车站、灵魂广场、反映地球生态变化的电影等展项。我们边看边议论,都认为世博会开幕后,很有必要请专家通过媒体对展览项目进行导读。因为很多展览做得云里雾里,我们由于是过来人,还能有所体会,而一般观众是看不懂的;也完全有可能有人从反方向去理解,把意思给弄拧了。我建议两位专家下午晚些时候到世博局,我们一起吃点东西,商量如何推进专家导读工作。

    14时,徐泓、夏骏继续去看中国馆的省市区馆,我即走回世博局。从8时半开始,差不多站立、走动了五个小时,感觉很累很饿。

    到了办公室,朱航给我买了面包,吃几口后,和孙明磊、朱航一起商量工作。


展开
目录

推荐序一 奉献国家 无上光荣

推荐序二 上海世博会助力上海提升城市能级


第一章 参博启程

第二章 申博“你、我、他”

第三章 走向国际

第四章 参与主题研究

第五章 “跑部进京”

第六章 编写《申办报告》

第七章 参与申博宣传

第八章 参与申博的大学生

第九章 迎接考察

第十章 在冲刺的日子里

第十一章 “非典”下的等待

第十二章 初期的世博局

第十三章 编写《行动纲要》

第十四章 编写《注册报告》

第十五章 参观日本爱知世博会

第十六章 编写《总体计划》

第十七章 主题演绎——灵魂还是噩梦?

第十八章 艰难的中国馆前期策划

第十九章 参与主题馆前期策划

第二十章 参与招展点滴

第二十一章 “敏感内容协调”经历

第二十二章 试运行第一天

第二十三章 记录与评奖

第二十四章 编纂《上海世博会志》

第二十五章 世博遗产思考之一——关于“后世博研究”

第二十六章 世博遗产思考之二——世博会与会展行业

第二十七章 怀念战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