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中历史和主体的辩证法及其启示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最先是一篇演讲,总结了我国彼时抗日战争进行了10个月来的经验,并且在对当时国内国际尤其是中日之间的局势进行分析比对后,提出了对抗战走势的预测以及更加具体的战略问题。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十分准确。《论持久战》一经发表,就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创始人冯契先生深受其震撼,他曾说:“《论持久战》特别使我感受到理论的威力,它以理论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来说服人,完整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进程。可以说,这本书是继《资本论》之后,运用辩证逻辑的典范。”这一评价不可谓不精准,也是启发我重新阅读这本著作并写下此文的原因之一。
马克思多次说要写一本书来讨论他的方法,他没有时间兑现这个诺言,但是却给我们同志留下了《资本论》等一系列数不清的著作,并把他的方法埋藏其问。《论持久战》也是如此。列宁说:“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我们也完全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留下了《论持久战》的逻辑。我们在今天阅读它,自然有必要至少部分地把握它——这篇书评就是一个尝试。
许多人在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时候或许都会产生一种困惑:马克思主义首先说自己提供了一种历史理论、一种规律性的认识,而规律一般而言是有着某种恒常性的,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乃至整个旧哲学最大的变革之一便是给予“感性的人的活动”以地位,是在那篇包含新世界观萌芽的提纲里提出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也就是一种体现人自由自主的活动。人的——也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和为了正确地理解问题,我们先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的来源。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等理论框架,主要还是来自后来第二国际和苏联理论家们的概括,并被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并普及。这种概括是有意义的,给许多人一个掌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理的台阶。
但在《论持久战》里,我们基本看不到这些令人感到熟悉的词句,那里只有对现实的分析,也就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的现状阐述与未来预测。总体而言,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长期看中国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而后面进一步,文本也没有涉及抽象论述,只是直陈“我们的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是法西斯崩溃前夜的挣扎和已经有了经受革命考验的进步人民的中国的抗争等等现实理由。这些现实的原因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持久战”,以反驳速胜论和亡国论的主要理由。 可是它虽然处处没有“理论”——这体现在文本大部分都是对于中日两国和世界局势的具体描述分析之上——但又处处都是理论。这首先是说,分析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本人对矛盾、辩证法的改造(这点我们放在后面谈);其次是说,这种不像理论的理论本身就是理论。正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里重新诠释列宁对俄国革命的分析后指出的,“既然任何特殊都不说明规律,那么这一特殊是否无形中本身就是规律?归根到底,我们难道不是始终处于特殊之中哆?”这个特殊自然是相对于“普遍”的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等一系列公式而言的,而教条主义式地死守这些公式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历史已经展示过了。
因为事实上我们并不生存在一个纯粹的、简单的世界里,在那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唯一的关系就是“决定”和“反作用’’两个单调的箭头。事实是,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内部处处同质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或者上层建筑的“个体”。比如彼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首先包含了两种类型的生产方式;而中国又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时也存在着顽固的封建主义等多种类型的上层建筑。其实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毛泽东就有更细致的对中国状况的考察,这些具体的内容是无论复读书本多少次都得不出来的,可是能想象如果没有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们还能看到胜利的希望、乃至获得胜利么?
P3-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