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转型升级研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研究成果,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研究成果)》:
(三)图书编辑细分的意义
1.促进编辑成长,为编辑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模式
图书编辑细分自然形成编辑的层级和序列,编辑层级和序列的存在为编辑的发展和晋升提供阶梯。编辑的职业阶梯是编辑的重要评价标准,是衡量编辑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图书编辑细分客观上为编辑的成长提供了方向、途径和轨道。
每一种图书编辑的细分实际上都提供了一种编辑的培养模式。无论是编辑专业职务、工作职务,还是新推出的图书编辑细分种类,都对相应层级的编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低层级到高层级,需要具备什么素质,需要达到什么标准,都有清晰的说明。这样,编辑对号入座,按照要求设计成长的模式,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培养。从出版单位来说,根据这些要求和标准,对编辑的成长提出更具体的细则和方案,实际上推出和提供了培养、培训的模式。
为了编辑队伍的建设,在出版实践中推出一些更具实用性的编辑细分种类,更是直接提供了编辑的培养和培训模式,如首席编辑制。传统的编辑成长模式是老编辑对新编辑的传帮带,在出版日益市场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首席编辑制在借鉴传统的传帮带的好处的基础上,将首席编辑的传帮带与编辑团队建设和编辑绩效的考核结合起来,提高了编辑带头人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新编辑的成长。
2.促进编辑实践,为图书出版的专业和高效提供基础
随着编辑出版的发展,图书出版的品种日益增多,图书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图书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在这种形势下,编辑细分以满足编辑工作分工的需要成为一种必然。换句话说,编辑出版实践在逼迫编辑进行细分。显然,编辑不细分满足不了编辑出版实践的需要,会拖出版生产力的后腿。
编辑生产力是出版生产力的核心,包含编辑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编辑生产力要求编辑主体根据编辑流程的需要加强社会分工,在专业的平台上不断提高能力,并最终提高编辑生产力。分工的细化带来工作主体的细化,于是编辑细分成为必然。所以,编辑细分是编辑生产力的需要。同时,编辑细分也为编辑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为出版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编辑流程细化,编辑不断细分,各司其职,编辑活动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编辑工作的程序性增强。这样,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内耗减少,效率提高。然而,编辑细分不是无限的,因为编辑的过度细分意味着编辑环节的过度细化。这种过度细分和细化一方面增加了协调的成本,另一方面过度的机械化削弱了创造性,不符合编辑出版作为强创造性劳动的特性和定位。
3.促进编辑管理,为编辑团队的组成和建设提供条件
编辑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存在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要实现这一追求,编辑个体的素质需要提高。同时,编辑个体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形成结构,成为整体。
编辑细分强调编辑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发展,为编辑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平台,有利于编辑个体素质的提升。同时,编辑细分表现出明显的层级特征。这种层次性本身是一种结构方式,同时也为结构方式的再创造提供了条件。因此,编辑细分有利于发挥编辑群体的系统功能,有利于形成编辑群体的系统效应。
在编辑细分的种类中,有些本身就是围绕编辑团队建设而设计的。譬如核心编辑和辅助编辑的细分。这种细分是核心编辑制在编辑细分方面的体现。核心编辑制强调围绕核心编辑组建团队。核心编辑围绕出版社的某一出版领域创造和形成项目,在此基础上形成实现项目的团队。这种团队作战的编辑管理模式,一方面充分释放了核心编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辅助编辑的长处和优势,是强势突出和强化的模式,是攻克出版高地、创造出版强势的模式,是有效管理编辑的模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