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知识状态(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与提升)(精)
0.00     定价 ¥ 2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70127
  • 作      者:
    作者:曹兴|责编:林剑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企业知识的特征和作用为切人点,提出并界定了企业知识状态的构成:从核心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技术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详细阐述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成知识状态的五个知识属性与技术核心能力间的关系,明晰了技术核心能力不同阶段所需的企业知识状态,并进一步明确了通过知识状态实现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方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了五个知识属性对技术核心能力单独影响的检验,同时综合所有变量,进行整体模型的实证数据分析。结合实证结论与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提升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优化体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企业知识、核心能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发展、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章绪论
  **节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技术发展呈现跨学科边界、群体性突破的新态势,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关键是技术核心能力。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导权(张媛媛,2020)。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我国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新兴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在经济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黄鲁成和杨学君,2014)。新兴技术产业对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其发展水平也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地位。世界各国和地区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新兴技术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资力度,加速发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技术与产业,现代经济的竞争范式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科学和技术的竞争逐步成为国家、地区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杨治成和谭娟,2022)。企业若想构建长久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把握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展趋势,对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行战略投资,以技术和知识为核心进行持续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因此,技术竞争逐渐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领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陈峰,2019)。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根本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数据,2021年我国研发(R&D)总支出为27 864亿元,比2020年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2.44%,比2020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支出1696亿元,增长15.6%,增速较2020年上升5.8个百分点,占研发总支出的6.09%,比2020年提高0.08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64.6(以2005年为100),比2020年增长8.0%。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都比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1-1)。
  表1-12021年创新指数情况
  (1)创新环境指数
  2021年我国创新环境指数为296.2,比2020年增长11.3%。创新环境指数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例指数、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20.4%和14.8%;人均GDP指数、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例指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例指数分别增长8.1%、7.0%和6.7%。
  (2)创新投入指数
  2021年创新投入指数为219.0,比2020年增长4.4%。创新投入指数6个评价指标指数五升一降。其中,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指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为12.0%;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数也实现较快增长,增速为9.2%;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例指数、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指数、R&D经费占GDP比例指数分别增长6.3%、4.8%和1.6%;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指数下降6.4%。
  (3)创新产出指数
  2021年创新产出指数为353.6,比2020年增长10.6%。创新产出指数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指数、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数和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指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16.2%、16.2%和13.6%;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例指数分别增长4.2%和3.5%。
  (4)创新成效指数
  2021年创新成效指数为189.5,比2020年增长2.8%。创新成效指数4个评价指标指数三升一降。其中,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指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为10.8%;单位GDP能耗指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数分别增长2.8%和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例指数下降2.8%。
  目前,我国创新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创新产出较快增长,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等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均取得重大突破,并已走向世界。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力的企业,如华为、小米、中兴通讯、联想等,通过对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开展持续地创新,不断克服后发企业的劣势,进一步改变作为后发企业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使得原有行业出现新的竞争格局。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市场网络,使得我国后发企业的追赶具有十分特殊的开放式情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不断提升其*特的技术核心能力,在技术变革的进程中不断创造价值。
  二、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中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在重视技术的同时也常常受制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无力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在提升技术核心能力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企业整体上缺乏技术创新的活力
  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资源与知识的互补体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培育和发展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是妨碍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企业仅仅着眼于降低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在技术提升和产品差异化上开展创新有所欠缺。由于技术创新存在风险高和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创新资金在流向创新活动时会受到限制,许多企业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设备购置等环节,在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等上的投入较少,使得我国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进步缓慢。除了存在资金瓶颈问题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也降低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企业技术创新缺乏长远战略性思考
  虽然我国部分企业已初步培育了自身的技术核心能力,且深谙技术核心能力的培育途径,但总体上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长远战略性思考。在技术创新和创新项目选择上,企业更多关注当前是否获利,对企业未来长远的经济利益缺乏战略性考虑,尤其是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上,作为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常常被企业决策层所忽视。虽然我国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注重技术核心能力的长期培养,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缺乏持续培育技术核心能力的意识,主要因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仅能维持基本的经营能力,无暇思考技术核心能力的长远战略性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的选取上,着重在一些可用经济指标直接量化的经济收益的项目上,即在短期项目的改进和成本减少上投入过多的资源,在对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长远项目上,资源投入偏低甚至不投入。
  (3)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思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行业间壁垒大部分被破除,市场透明化、运作法制化、法制国际化的环境,更适合国外企业来我国扎根发展,也给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技术核心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不仅仅是企业某个项目或领域,而是需要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机组合,产生协同效应,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培养,能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资源组合上,特别是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然而,许多企业大多只关注自身的短期绩效,从近期利益出发,注重单个项目的管理,忽视了将技术创新项目作为系统进行整体管理,过多强调产品创新,忽略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组合匹配与整体一致的协调考虑。
  (4)企业技术创新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中构建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通过知识的获取、创造、分享、整合、更新等过程,帮助企业不断创新。多数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不够清晰,把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管理,导致企业内部投入较多资金,并没有显示出知识管理带来的成效。员工培训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员工培训,接受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知识,理解企业技术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些企业注意到了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员工接受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例。显性知识是以文字、符号等表示的知识,理解与接收较为简单,隐性知识是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未被表述的知识,不易学习。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企业主要培训以显性知识为主,导致员工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因此,企业应以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作为目标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5)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战略管理思维
  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制定技术战略,持续不断进行创新,将各种资源变成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我国许多企业技术战略模糊不清,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战略。一些企业即使形式上有相应的战略,但并没有被企业员工广泛理解和接受。企业制定的技术战略对外部技术依赖程度较大,而对内部的技术组合均衡与技术核心能力提升考虑得较少。另外,在R&D资源的分配上,表现出过多注重现有产品和工艺的维持,以及短期发展计划,较少关注长期发展计划,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活动、在技术创新上,研究水平较低,核心技术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还处于有待提高的阶段,技术战略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需要着重关注的核心问题。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技术核心能力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一、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是技术变革的产物,技术发展则是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出路。随着国际竞争趋势的日益激烈,核心技术成为竞争的关键,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新挑战,需要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不断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积累丰富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积极调动内外部创新资源,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在长期创新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强化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化于企业文化与历史,与整个组织的结构体系融合,使得技术创新能力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的企业,究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22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我国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等5家工厂上榜,其中,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是继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后,全球重工行业第二座获得认证的灯塔工厂。获得世界灯塔工厂的认证,体现了三一重工在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卓越成效,标志着三一重工在新的工业革命中赢得先机。目前,三一重工已是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6.82%,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挖掘机械全球销量突破10万台,连续两年居全球**。从研发费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绪论1
**节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发展现状1
第二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性5
第三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机遇与挑战8
第四节主要研究内容12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6
**节知识与企业知识研究16
第二节企业知识属性研究23
第三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研究33
第四节知识属性对技术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41
第三章企业知识状态的构成及其基本属性49
**节企业知识特征49
第二节知识对企业产出的作用分析52
第三节企业知识状态提出及其构成56
第四节企业知识状态的属性分析58
第四章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92
**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定义和内涵92
第二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分析93
第三节企业知识状态属性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97
第四节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演化125
第五章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与要素分析129
**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模型129
第二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的阶段分析131
第三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要素分析141
第六章企业知识状态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影响的模型与假设145
**节概念模型145
第二节企业技术核心能力146
第三节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148
第四节实证模型165
第七章企业知识状态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影响的研究设计168
**节调查问卷设计168
第二节变量的定义与测量169
第三节问卷调研与数据收集209
第八章企业知识状态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212
**节数据分析212
第二节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223
第三节实证结果分析256
第九章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发展体系的构建262
**节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262
第二节企业知识结构的改善268
第三节企业知识分布的改进274
第四节企业知识水平的提高278
第五节企业知识流动的提速282
第六节整体优化与对策建议285
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展望304
**节研究结论304
第二节不足与展望307
参考文献308
后记33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