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的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层层推进。首部分在对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创新现状做了归纳和总结,发现高技术产业发展力量强劲,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并且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第二部分为了能够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借助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30个样本省份在2006-2015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未达到技术有效状态,不同省区的效率值也不均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第三部分利用ArcGIS中的全局空间趋势分析对创新效率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现,发现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梯度递减态势。通过泰尔指数的计算和分解发现差异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内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区间的区间差异;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空间差异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各类指标在空间上属于正相关关系,即呈现出集聚的态势,但集聚的程度并不明显;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提供了进一步的展现和补充,创新核心地区及周边边缘省区内部差异虽不断缩小,但核心地区、边远地区之间差异却在不断扩大。以上三部分的实证分析,充分证明了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现象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第五部分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区域创新环境对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第六部分主要是根据论证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缩小空间差异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