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保护地转型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3272264
  • 作      者:
    编者:吴必虎|责编:陈冰
  • 出 版 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五个章节,为读者提供理论结合实际的概念构建与应用指引。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保护地之内开展旅游活动的天然命题:不管是哪一类保护地,都存在某种形式的游憩或旅游的生态服务或文化传承的使命。第二、三、四章分别针对自然保护地、中国国家公园和文化遗产地的活化利用,提出相应的学术理念和基本理论,有条不紊地阐释较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护用并举”的分析框架,以供从事实际管理责任者的选用。最后一章第五章则是近年来大地风景经历过的实际案例的整理,响应上述理论框架的分析,以向传统保护地景区植入新的内容的话语体系,为相关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实现转型为可持续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提供鲜活的案例分析,并为其他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榜样。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生态文明战略
第二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第三节 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第二章 自然保护地与自然旅游
第一节 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旅游发展
第三节 自然保护地游憩机会的供给与管理
第四节 自然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节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绿色发展实践
第三章 国家公园旅游:中国范式
第一节 国家公园在世界及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国家公园游憩体系与文化沉积
第三节 中国国家公园旅游:制度创新与内容供给
第四节 国家公园生态溢出效应——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产业带发展规划为例
第四章 遗产活化与旅游发展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形成机制与主要动力
第二节 遗产活化的理论基础和呈现方式
第三节 大遗址活化利用实现路径——以汉长安城为例中国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第四节 第五节古河道遗产活化——以黄河故道(江苏段)为例
第六节 从文博场馆到文化社区——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运营为例
第五章 保护型旅游目的地:发展转型与内容植入
第一节 游居共享,建设保护型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数字文旅,赋能保护地拥抱市场
第三节 研学旅行,让保护地成为天然课堂
第四节 交旅融合,建设线性游憩产品
第五节 世界遗产地的乡村焕新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