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论
0.00     定价 ¥ 2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0900
  • 作      者:
    作者:李立清|责编:邓娴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库存:6
收藏
内容介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论》运用系统原理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体系分解为农村公共教育供给、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等十个子系统。通过对子系统标准现状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和指标设定、指数测算,验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点领域标准化的可执行性、可持续性、可评价性,并制订调整系数方案,确保标准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又能满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论》理论视角独*、问题导向凸显,研发出了兼具“公共性”“系统性”“通用性”“可测性”“有效性”五大优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模板,创新性地将综合指数评价法运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实践中,打通了标准制定、执行和评价之间的隔阂,是一部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建设这门“实践科学”的探索之作。
精彩书评
选出具有领域代表性和区域覆盖性的经典案例,从中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标准化进程中的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广泛*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和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增强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并强调要运用“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明确权责关系、创新治理方式,确保城乡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手段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从200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公共服务”一词以来,在党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层面的重要“三农”政策文本中,“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等概念之间是同构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政策文本中常见的“公共服务”一词有时是从宏观上表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有时则更具体地指代那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障公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改善社会福利,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及其供给的内容。“基本公共服务”则是指适应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保障全体公民由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必须由政府主导供给的具有均等性、可及性、普惠性特征的公共服务事项。在现阶段,其主要涵盖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聚焦的是人民群众当前*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凸显的是政府兜底供给、标准供给、有效供给的重大政治责任。相比之下,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私人产品相对,是指由于消费产权难以界定、分割收费不可行、“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单靠市场不能有效供给、无法充分满足的那些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同时这些产品又是公共必须、公共选择、公共消费的产品。可以看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两个概念之间绝不是简单的相互替代或平行并列的关系,它们表面上交叉错杂,实质上相互映衬、相互比照、相互补充,*终归于共同的公共性内核—从目的上看,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从功能上看,都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从过程上看,主要表现为运用公共权力、制定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从结果上看,增进了人民福祉,改善了社会福利。但稍有区别的是,在不同语境下,当我们使用“公共服务”一词时,更强调解决公众利益的保障性问题,凸显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当使用“公共产品”一词时,则更强调这种服务所具有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外部性等自然属性或产品消费特征,相应地,公共产品供给重在解决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可以被视为公共服务的分析工具、度量标准和实现手段。
  2013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联〔2013〕79号),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三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以期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确保重要标准相对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健全“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维护可持续、服务有依据、评价更科学”的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以标准化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2014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农村综合改革的技术支撑作用,保证农村综合改革措施更具可操作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从“体系建设”和“制度改革”的高度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标准水平统一衔接可持续,完善综合监测评估制度。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201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启动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第一批有39个试点单位,分别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三个领域展开标准化试点。2016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下达了第二批50个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主要涉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建制镇标准化试点等方面工作。2018年7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实践与优化升级,规范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管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2018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第三批40个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试点内容进一步拓展,涉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小城镇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表1-1)。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补齐农村和特大镇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鼓励和引导城镇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辐射”,还指出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这项工作在“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本建立,标准体系更加明确并实现动态调整,各领域建设类、管理类、服务类标准基本完善并有效实施”。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的重大论断,其中*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步伐明显跟不上,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比较突出。在实现乡村振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基础的产业、*广阔的区域、*多数的群体,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①。基于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的考量,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手段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强调“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并部署推动这项工作加快迈向体系建构的实操层面,从而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研究和实践的意义更加凸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任务。同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首次提出了由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组成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表1-2);第三十章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为主题,就“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进行了专项部署,并引入标准化思维,专题制定了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计划(表1-3)。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并指出“明确中央与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支出责任,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7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
一、概念界定 13
二、理论基础 22
第三节 标准现状与问题诊断 33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发展现状 33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问题诊断 46
第四节 本书内容与研究设计 51
一、研究逻辑 51
二、内容框架 54
三、研究方法 56
第二章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58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体系构建的政策向度 59
一、公共政策在标准体系构建中的向度功能 60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文本透视 67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体系构建的科学原理 80
一、标准化原理 80
二、整体性原理 82
三、层次性原理 86
四、动态性原理 87
五、开放性原理 88
六、复杂性原理 89
第三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体系通用模板的生成 90
一、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91
二、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 93
三、初始指标的筛选精简 95
四、指数指标的权重计算 99
第三章 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标准 100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100
一、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概念界说 100
二、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现状 101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104
一、案例背景 104
二、案例过程 105
三、案例启示 109
第三节 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109
一、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109
二、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111
三、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113
第四节 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指数测算 114
一、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指标权重 114
二、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指标比值 115
三、我国农村公共教育供给指数分析 118
第四章 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标准 121
第一节 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121
一、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概念界说 121
二、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123
第二节 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131
一、案例背景 131
二、案例过程 132
三、案例启示 135
第三节 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136
一、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136
二、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149
三、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150
第四节 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指数测算 151
一、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指标权重 151
二、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指标比值 153
三、我国农村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指数分析 155
第五章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 159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159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概念界说 159
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162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165
一、案例背景 165
二、案例过程 166
三、案例启示 168
第三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168
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168
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172
三、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172
第四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数测算 173
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权重 173
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比值 175
三、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数分析 175
第六章 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标准 179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179
一、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概念界说 179
二、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 180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195
一、案例背景 195
二、案例过程 196
三、案例启示 199
第三节 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200
一、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200
二、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202
三、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202
第四节 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指数测算 203
一、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指标权重 203
二、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指标比值 204
三、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指数分析 207
第七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标准 211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211
一、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概念界说 211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现状 212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223
一、案例背景 223
二、案例过程 224
三、案例启示 227
第三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228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228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231
第四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指数测算 232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指标权重 232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指标比值 235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指数分析 236
第八章 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 240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240
一、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概念界说 240
二、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现状 243
第二节 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的典型案例 248
一、案例背景 248
二、案例过程 248
三、案例启示 251
第三节 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251
一、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251
二、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254
三、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254
第四节 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指数测算 255
一、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指标权重 255
二、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指标比值 256
三、我国农村生态公共品供给指数分析 256
第九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 262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262
一、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概念界说 262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264
第二节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272
一、案例背景 272
二、案例过程 274
三、案例启示 277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278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278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279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280
第四节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指数测算 283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指标权重 283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指标比值 284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指数分析 288
第十章 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标准 289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界说与发展现状 289
一、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概念界说 289
二、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现状 293
第二节 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的典型案例分析 307
一、案例背景 307
二、案例过程 307
三、案例启示 311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 312
一、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312
二、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316
三、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317
第四节 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指数测算 318
一、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指标权重 318
二、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指标比值 319
三、我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供给指数分析 320
第十一章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标准 324
第一节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界说与发展现状 324
一、农村脱贫攻坚概念界说 324
二、我国农村脱贫攻坚现状 327
第二节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分析 328
一、案例背景 328
二、案例过程 329
三、案例启示 333
第三节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标准体系的构建 333
一、我国农村脱贫攻坚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333
二、贫困标准的确立 334
三、国际常用的确定贫困的指数标准 335
四、我国农村贫困退出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内涵 337
五、我国农村脱贫攻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指标内涵 342
第四节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指数测算 343
一、我国农村脱贫攻坚供给指标权重 343
二、我国农村脱贫攻坚供给指标比值 347
三、我国农村脱贫攻坚供给指数分析 348
第十二章 我国乡村振兴标准 353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界说与发展现状 353
一、乡村振兴概念界说 353
二、我国乡村振兴现状 356
第二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360
一、案例背景 360
二、案例过程 361
三、案例启示 365
第三节 我国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的构建 365
一、我国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的文献述评 365
二、我国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367
三、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标准体系的指标内涵 371
第四节 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测算 374
一、我国乡村振兴指标权重 374
二、我国乡村振兴指标比值 377
三、我国乡村振兴指数分析 379
第十三章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结果分析及其调整方案 385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385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标权重计算 385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的计算 386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396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预测及其调整 398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预测 398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调整方案 399
第三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标准的现实运用 404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标准化运用的理论依据 405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标准化运用的现实问题 406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指数标准化运用保障 411
第十四章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实践探索与典型案例 413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实践探索概况 414
一、主要做法 415
二、经验成效 416
三、问题与展望 421
第二节 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化实践案例—以浙江海盐、江苏长泰、福建靖江为例 422
一、浙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