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济科学学科“十四五”经济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的论证思路与工作进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科学研究的重大命题。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命题、服务国家对经济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厦门大学牵头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申请并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19年综合研究项目“经济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针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科学重点资助领域和发展规划开展战略研究,力求在深入把握经济科学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经济科学学科布局优化的具体政策建议,提出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经济学科优先资助领域,提出实现“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政策建议,从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经济科学学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一、经济科学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科学的学科界定
经济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和人类理性选择行为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与研究工具,探索社会化大生产和稀缺资源配置的最优形式,研究政府以及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行为。经济科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重点资助的四个基础学科之一,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所有经济学的主要领域以及其他交叉学科研究。
(二)经济科学发展的国内外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0年1月21日,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再次强调提高研究质量,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鼓励研究人员围绕基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从而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创新竞争合作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学正在发生剧烈变革,产生了研究范式革新,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40年来,经济学研究不再主要根据未经数据验证的理论模型推测经济行为和解释经济现象,而是基于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从数据中寻找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经济运行规律,取得了很多重要经验发现与理论成果。有研究发现,1963~2011年发表在经济学顶级期刊的论文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论文以理论性为主,之后的论文中实证研究的比例超过70%(Hamermesh,2013)。根据美国经济学家Angrist等(2017)的研究,发表在国际经济学顶级期刊中的实证研究论文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30%上升到现在的50%以上,经济科学各个领域在研究范式上都出现了“实证革命”(empirical revolution)。实证革命是一次研究范式的革新,它的主要成就是经济学的因果推断,即利用数据和计量工具识别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实或者证伪重要的经济理论,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随着近年来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数据革命”(data revolution)的兴起,这个研究趋势得到不断加强。近年来,中国经济学也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变为以定量实证研究为主(李子奈和霍玲,2005;洪永淼和薛涧坡,2021;洪永淼等,2021)。
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方面,2010~2019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总量以空前的速度爆炸性增长,数据类型极大丰富,纷繁复杂的数据实时可得,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当前,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方法作为主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训练分析大数据,在人脸识别、预测、医疗、自动驾驶、城市管理、互联舆情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同时,计量建模与人工智能方法形成互补关系,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应用为经济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在研究内容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创新竞争与经济合作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生产关系进行再造、经济结构出现重组。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调整与分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孤立主义与新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蔓延,这不仅加大了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也标志着国与国之间逐渐开始由协作共赢状态转向相互竞争状态。
为了应对经济科学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科学应努力在多领域、全方面、高层次加强国际合作,在基础科学、重大需求、交叉领域等各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以科学方法对经济、金融、经济与技术融合、公共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与全球化实践。
二、研究思路
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牵头,连续举办了十几场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圆桌会议、专家访谈、闭门讨论会等,访谈了上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经济学顶级期刊主编和副主编、世界一流高校讲席教授等世界顶级学者,以及国内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管理者,搜集和整理了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经济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判断,深入研讨了经济学科发展规律、发展目标、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交叉与优先资助领域、组织保障以及具体政策措施建议。根据工作记录抽炼出科学问题,请相关领域专家分主题进行单独论证。
与此同时,建立基础文本数据库。数据库信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2010~2019年经济学领域在国内高水平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和国际顶级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发表的论文的重要文本信息,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地址信息、论文摘要、关键词、发表时间、期刊名称、基金资助情况、引用频率等;②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数量、申请金额、获批项目数量、获批金额、立项信息、结项信息、学科代码、申请人信息等;③2010~2019年中央、地方重要经济文件信息。
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文献计量等科学方法对基础文本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获得研究热点和文献聚类主题,形成研究报告的初稿、讨论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课题组举办了30多场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包括战略研讨会、圆桌论坛、圆桌会议、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请专家学者就规划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三、重点研究内容
本书基于中国经济科学2010~2019年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经济学科发展的趋势,重点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经济科学发展进程与挑战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重点讨论中国经济科学国内国际研究发表的状况和趋势等;总结重点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比较中国经济科学发展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的差距,包括与中国经济问题相关的论文的数量、机构国际排名、研究前沿领域的差异等;讨论国内研究的热点演进;查找国内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二)经济科学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趋势及面临的重大问题
按照基本方法、基础理论、交叉应用三大支柱展开。在每个支柱中分别讨论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按照专家提议的重大问题,进行详细论证,分析是否可能成为重大原创性的突破点。研究交叉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分析未来新兴学科、交叉领域出现的可能性,关注经济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在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上进行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论证经济科学学科内部实现交叉研究的可能性。
(三)提出经济科学学科发展布局与发展规划
根据“扶强扶优、重视原创、服务需求、补齐短板、引领潮流”的标准,选择学科经典难题、新兴领域、交叉前沿、弱势领域,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科学学科发展布局,提出未来优先资助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支持“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政策措施建议。
四、工作安排与项目进展
项目小组在洪永淼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工作。研究活动的工作安排如下。
基础文本数据库由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钟锃光和助理工程师钟秋萍负责,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重点期刊、政府工作报告等文本文件进行分析,描绘中国经济科学发展进程的图谱,通过聚类分析获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国家政策需求的关键词。
由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牵头,召开各领域的专家座谈会、圆桌会议,并组织一对一访谈,通过专家研判的形式,针对文献计量的结果进行讨论,从中提炼出重要的科学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组织各方向的学者就专家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论证。各研究方向的负责教授包括计量经济学方向的陈海强、方颖,微观经济学方向的傅十和,宏观经济学方向的薛涧坡,金融学方向的周颖刚等。
根据文献计量的结果、专家研判的问题以及学者论证的资料形成《经济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初稿),并在2019年12月22日东北财经大学专题研讨会上供专家进一步讨论。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20年3月形成讨论稿,2020年5月形成最终稿(图1.1)。
图1.1 项目研究历程
整体项目从2019年6月开始按照“年度研究计划”执行,持续到2020年12月底基本结束,分六个阶段有序展开研究工作。
1)第一阶段:2019年6~8月,课题启动
2019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
2019年6月9日,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The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CES)2019年中国年会期间召开“中国经济科学发展战略”圆桌论坛,听取专家对整个项目研究方法和内容的意见与建议。
2019年6月14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中国经济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圆桌论坛,邀请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教授在内的海内外12名著名经济学家,与厦门大学的学者共同讨论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学家未来可在哪些领域取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理论突破和方法突破、如何提高国内的经济学教育水平以及提升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水平等重要议题。
2019年6月14~16日,在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Asian Meeting of Econometric Society,AMES)期间,对10位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一对一采访,他们就“中国经济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建言献策。
2019年8月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经济科学学科‘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洪永淼教授汇报阶段性成果“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就有关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2)第二阶段:2019年9~10月,课题初步实施
厦门大学课题组在2019年10月14~18日召开两次专题筹备会议,总结梳理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解决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布置筹划下一阶段的分工和任务。
厦门大学课题组在2019年10月26日召开“经济科学学科‘十四五’战略规划政策评估的计量与方法圆桌会议”,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