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学与权力(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丛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232603
  • 作      者:
    作者:(意)朱里奥·巴勒莫|责编:陈佶|译者:范静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里奥·巴勒莫(Giulio Palermo),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经济学研究员,在《剑桥经济学杂志》(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资本和阶级》(Capital and Class)等多种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丛》关注、追踪、分析、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代表性理论成果,试图为国内读者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助力。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总体面貌,进行通览性的系统介绍和解读;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些经典论题开展深入挖掘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存在矛盾和危机的内在必然性的揭示;三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交叉领域开展创新话语研究。
  《经济学与权力: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点》是作者朱里奥·巴勒莫长期研究权力和“新权力”的一项新成果。书中的第一部分批判性地回顾了经济学中关于权力的辩论,并探讨了权力与竞争的隐含本体论作为不可调和的实体,在经济领域中的运作。基于将批判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本体论和社会学,书中充分发展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并明确提出对后瓦尔拉斯权力观念的反对。
  书中的第二部分重构了马克思对竞争的分析及其在对资本的一般批判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还批判了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竞争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本体论中,竞争起着核心作用,它是调节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强制性机制,而且是一种经济剥削的社会强迫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学与权力: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点》:
  竞争
  调节资本主义关系再生的主要机制是“竞争”。竞争是随着市场形成而诞生的,但只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竞争才成为资本主义的具体再生机制。换句话说,竞争的存在是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结果,但只有在资本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才能成为这种生产方式的总体协调和强制机制。
  资本的发展和竞争的发展实际上是分别从整体资本角度和个人资本关系的角度来看的。从历史上看,这并没有造成剥削,而是通过将这种过程置于受竞争管制的资本主义框架中,而改变了原有的阶级社会及其剥削模式。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竞争成为整个社会融资的手段。它的运行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往往在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中发展,即使在文化、道德体系、政治和宗教的再现中也是如此。作为社会资本包容过程的载体,竞争也转变了指导主观偏好和解释框架复制的价值观和规范,将其阶级性质置于其上。因此,竞争是主观内化的,并成为这种生产方式的非常人性化的特征。
  在对资本主义约束结构的再现中,竞争是资本的无形之手。它通过执行一般资本规律来调节个体资本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讲,这些包括剥削在内的规律在竞争之前就已存在。竞争只是在资本积累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在资本主义剥削过程中指导个人的行动来强制。科学问题是,这些规律在竞争的统治下是看不见的,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只有通过对资本的整体分析才能发现。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竞争通常被视为一种事态(奥地利经济学派将市场视为发现过程)或者一个过程(新古典主义竞争)。然而,与权力一样,这些观念只会将实际经验现象与现象本身混淆。在将实际经验与深层次领域分开的分层本体论中,竞争被更好地理解为一种因果机制。
  一般而言,“竞争是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最重要的表现”。然而,在阶级社会中,这场战斗“不仅是在不同的社会阶级之间,而且也是在这些阶级的个体成员之间进行的”(恩格斯,1845,ch.3)。这两种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竞争管理阶级关系再生的具体方式,并使其成为制约结构的形式。首先考虑阶级之间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就像任何其他战斗一样,强者往往获胜。不难理解,工人和资本家的力量并不一样,因为前者必须为了生活努力工作,而后者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阶级之间的不对称程度也影响着阶级的竞争,在弱势阶级,即工人方面,竞争往往更为激烈。反过来,这种不对称又加强了阶级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因为一个阶级内部的竞争越强,整个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关系就越弱。
  阶级之间的不对称竞争会调节工资和失业状况。它将工资推向维持生计的水平,并在资本增值需求[即所谓的“劳动行业后备力量”(马克思,1867,ch,22)]方面创造了人口结构性剩余。这些倾向强烈地阻止了工人试图脱离雇佣劳动。虽然不排除个人的社会流动,但无数个人的社会效应受到了限制。作为一个整体,这些过程必须不断地重复,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出售他们的劳动力。这是社会胁迫的基本形式,使得剥削过程受到动摇。
  这一资本积累的趋势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胁迫形式与竞争的最终缺陷无关。它们是正常的内在结构性后果。在新古典主义模式中,清算市场可能无处不在。然而在真正的资本主义中,劳动力市场永远不会消失。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可能会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寻找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是在真正的资本主义中,正是竞争导致了它。
  协会
  “协会”与社会生活一样古老。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自从原始共产主义的第一种形式以来就存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作为强制机制的竞争的崛起,其经济作用发生了变化。作为反作用机制,协会通过竞争并作为对它的反应而发展。它以一只可见的手,由社会统治的形式,反对资本看不见的手,将社会分为孤立的个人——一种反对非人格化竞争机制的有意识的集体行动。
  像竞争一样,这种有意识的(反馈)行动在阶级关系中发展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自身也成为阶级机制,并且在阶级内部或者外部运行。
  在阶级之间的关系中,协会和竞争相关联,并且倾向于产生联合形式,其中阶级冲突和每个阶级的不对称力量都集中在协会。公司和其他最终形成的制度形式是阶级利益冲突的具体例子,而不是利益冲突的终结。但从定义上讲,在阶级制度中,没有办法真正全面地协调对立社会阶级的物质利益。跨级协会只是通过将阶级之间存在的结构性不对称内在化,简单地扼杀了阶级斗争和公开的阶级冲突的爆发。因此,尽管所有参与者都表现出对称作用,但跨级协会在内部权力关系方面在结构上是不对称的。
  协会在阶级内部与竞争形成对照。在两个阶级之间,它引导同一阶级的成员合作以对抗他们之间的竞争效应。在跨级协会的情况下,它的社会效应是将原先被竞争分离的阶级重新联合起来。然而在这里,协会比较关注的是同一阶级的成员,而不是对立阶级的成员。约束和调节结构中的阶级不对称在这里产生了在每个阶级内部协会发展方式上的不对称。在一定意义上,协会更容易并且自发地在阶级关系的主导中产生,然而它在主导方面会遇到更多障碍,其中阶级内部的竞争是协会的最大障碍。
  在资本家方面,协会导致正式组织或非正式协议的形成,其整体效应是在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中强化资本家阶级。这种趋势加强了在阶级关系中竞争的不对称影响。资本家协会与竞争朝同一个方向发展,表现为资本对劳动力的主导。
  ……
展开
目录
总序
序言和致谢
第一章 简介
第一部分 经济学中的权力
第二章 对权力的经济学辩论
第三章 权力和后瓦尔拉斯经济学
第四章 权力去神秘化

第二部分 关于资本主义权力和竞争的强制性法则的本体论
第五章 马克思对资本和竞争的批判
第六章 作为权力运转的资本主义
第七章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