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八五”普法工作,结合全国工会系统开展“八五”普法,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需要, 针对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策划出版了“全国职工‘八五’ 普法简明读本”丛书(共12册)。本丛书以工会开展普法工作为切入点,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读了与职工劳动权益相关的劳动法律知识。在内容构成上,以法律文本为主线,设置了“职工权益导读”版块,通俗地解答了与职工权益相关的问题,并附录了相关法律文书, 方便职工参考使用。
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帮助广大职工了解、掌握一些必备的法律常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同时对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1为什么说《民法典》是每一个公民的“护身符”?
2020 年5 月28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共7 编、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1 年1 月1 日起,《民法典》正式实施,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为主线,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衣、食、住、行等都可以从《民法典》中找到依靠的权利。在赋予公民各种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同时,《民法典》也为这些权利的行使确定了相应规则,为公民进行各种民事活动保驾护航,所以说它是每一个公民社会生活的“护身符”。
2《 民法典》只保护自然人吗?
《民法典》对所有民事主体一视同仁平等保护。所谓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加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的承担者。
《民法典》不仅保护自然人,还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例如,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承包户等,都是《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主体,都应当受到保护。
3 未出生的胎儿也享有继承权吗?
《民法典》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没出生的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也就谈不上利益保护问题。但是出于对胎儿出生后生存的考虑,就必须要对胎儿的某些利益进行特别保护,因此《民法典》作出对胎儿利益特别保护的规定。但同时《民法典》还规定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4 年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用人单位招用吗?
《民法典》以年龄为标准将自然人分为两类,赋予他们不同的行为能力,即18 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8 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中不满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16 周岁以上未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该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因此他们是可以被用人单位招用的。但是,由于未满18 周岁,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劳动者被称为未成年工。我国对未成年工采取了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集中体现在《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例如,对未成年工从事劳动的范围进行限制,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