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黑皮肤白面具/黑色呐喊译丛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78889
  • 作      者:
    作者:(法)弗朗兹·法农|责编:李娜//何炜宏|译者:陈瑞桦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黑皮肤,白面具》是一本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也是被殖民者最深沉的痛楚之声。法农以充满感情而又冷静的笔触,诉说黑人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他的主体性,直到他的身体、欲望和日常行为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渴望将自己提升到白人的位置,一心寻求白人的认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法农以精神病理学家的分析沉痛地指出,这是殖民主义的白人文明和欧洲文化强加给黑人的,这种认知和存在的偏差更是白人的建构。 黑皮肤的人为何要戴上白面具?因为这个世界是透过白人的眼睛来观看,只有戴上白面具,黑人才能去除心底的焦虑,假装自己踏入白人的行列。黑人要如何找回主体性?作为精神分析师,法农极力帮助患者意识到他的无意识,放弃他自我漂白的企图,同时帮助他采取行动,改变既有的社会结构。《黑皮肤,白面具》是黑人世界反抗殖民主义的第一道呼声,为后殖民论述燃起第一支火炬,至今仍照耀着我们的思考和阴影,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导 论

 

我所诉说的,是数以百万被巧妙地灌输了恐惧、自卑情结、战栗、屈膝、绝望、奴才态度的人。

——塞泽尔《论殖民主义》

 

 

爆发将不会在今天。它还太早……或已太迟。

我来此,丝毫没有配备着决断性的真理。

我的意识并没有被本质的光芒所贯穿。

然而,在全然平静之中,我想有些事情说出来是好的。

对这些事情,我将诉说,而非呐喊。因为自长久以来,呐喊已经走出我的生命。

那是如此遥远……

为何要写这部作品?没有人请求我做这件事。

特别是本书所要诉求的对象更未如此做。

那么?那么,我要平静地答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蠢人。既然我这么说,便要证明它。

迈向一种新的人道主义……

人的了解……

我们有色的兄弟……

人类啊!我相信你……

种族偏见……

了解和爱……

数以十计、百计的纸页从四面八方侵扰着我,企图让我接受它们的观念。然而,仅只一行便已足够。只要给出一个答复,黑人问题就会去除掉它的严重性。

人要的是什么?

黑人要的是什么?

纵使会招致我有色兄弟们的怨恨,我仍然要说黑人并不是人。

世上有一个空无地带,有一块极度贫瘠荒凉的地区,有一段寸草不生的斜坡,就在此处,真正的变动得以诞生。在大多数情形下,黑人并没有堕入真正的地狱的福分。

人并不只是重来(reprise)、否定的可能性。如果说意识是超越的活动,我们也必须知道,这种超越会受到爱和理解的问题的纠缠。人是对宇宙和谐的响亮肯定。即使拔根、四散、混淆,并且被迫目睹经由自己所演绎的真理一个接一个地消融,人仍然必须停止将与自身并存的矛盾投射到世界中。

黑人是黑色的人;换句话说,由于一系列情感错乱,让他定居在一个他必须被赶走的世界中。

这个问题有其重要性。我们尝试要做的,至少是将有色人种从他们自己那里解放出来。我们将非常缓慢地前行,因为有两个阵营:白人和黑人。

我们要执拗地探问这两种形上学,我们会看到,它们经常让人腐化堕落。

对前统治者和前传教者,我们并没有任何怜悯。对我们而言,钟爱黑人的人和憎恶黑人的人一样“有病”。

相反地,想要漂白自己种族的黑人和鼓吹对白人恨意的黑人同样不幸。

就绝对意义而言,黑人并不比捷克人更可爱,真正重要的是让人自由。

这本书早在三年前就该写了……但那时候,种种事实还烧灼着我们;如今我们能够不带狂热地述说。这些事实并不是要用来严厉地指责人,并不是要用来鼓动激情。我们对激情抱着疑虑。

每当人们看见某处出现了激情,它便预告了火焰、饥荒、悲惨……以及,对人类的鄙视。

激情尤其是无能者的武器。

那些将铁烧热的人,为的是要马上敲击。而我们要做的,却是在烧热人的躯体后离去。或许我们会达成这项成果:以自我燃烧来维持这团火焰的人。

从抵抗他者这块跳板上解放出来的人,为了感受意义存在而挖掘自己肉体的人。

在那些将阅读本书的人当中,只有几个会去设想我们在写这本书时曾经遭遇的困难。

在怀疑论调根深蒂固的时期,套一帮流氓的用语,要分辨出意义和无意义已经不再可能,要降到意义和无意义等类属尚未被使用的层次则相当艰难。

黑人想要成为白人。白人热衷于实现某种人的境况。

随着对本书的阅读,我们将看到一篇理解“黑—白”关系的论文展开眼前。

白人被幽闭在其白中。

黑人在其黑中。

我们将试着确认这种双重自恋的趋向,以及这种趋向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在我们的反省初始,似乎不适合先说明将会读到的结论。

终结恶性循环的忧虑,单独引领着我们的努力。

有些白人自认比黑人优越。这是事实!

有些黑人不惜任何代价要向白人证明他们的思想丰富,他们的才智具有同等效能。这仍是事实!

如何脱离这种状态?

方才我们使用了“自恋”这个词。事实上,我们认为只有对黑人问题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诠释,才能揭露应该为这个情结负责的不正常情感状态。我们所要努力的是让这个病态世界完全溶解。我们认为,个体应该努力承担起人类境况中固有的普同性。在诉说此事时,对于像戈平瑙之类的男人,或是玛约特·卡佩西亚之类的女人,我们的思考并没有差别。但是,为了达到这种领会,摆脱幼儿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毛病就变得相当要紧。

尼采说:人之不幸在曾为儿童。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就如夏尔·奥迪耶所说,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命运在他们自己手上。

不管这个看法会让我们多么痛苦,我们必须指出:对黑人而言,只有一种命运,那就是白。

在展开争讼前,我们要试着说出某些事。我们要着手进行的分析是心理学式的。尽管如此,问题仍然显而易见,我们认为,黑人真正的去异化意味着对经济现实和社会现实的断然觉悟。如果有自卑情结的话,那是双重过程所造成的结果:

——首先是经济的;

——接着是这种劣势的内化,或者套个更好的用语,劣势的表皮化(épidermisation)。

弗洛伊德起而对抗十九世纪末的体质学派,主张透过精神分析将个体因素纳入考虑。他以个体发生的(ontogénétique)观点取代了种系发生的(phylogénétique)论点。然而我们会看到,黑人的异化并不是个体的问题。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之外,还有社会发生(sociogénie)。就某种意义而言,为了回应勒孔特和达梅的意愿,我们要说这里涉及的是一种社会诊断(sociodiagnostic)。

我们对未来有什么样的预测呢?

然而社会无法免于人的影响,这点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相反。

正是透过人,社会才得以成为社会。结构体根基已被蛀蚀,未来前景就在那些想要撼动它的人手上。

黑人应该在两面进行斗争:鉴于这两面在历史上互相影响,所有单方面的解放都是不完善的,而最糟糕的错误在于相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机械性依赖。d而且,这样的系统倾向也与

事实相违背。我们将会呈现这点。

就此一次,事实吁求全然的了解。不论在客观层面或主观层面,都应该提出解决的办法。

不必带着“这是我的错”的表情前来,宣称重要的是要解救灵魂。

除非事物(从最物质性的意义来说)能够复归其位,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去异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一本心理学著作写序是合宜的,但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要把研究法的讨论留给植物学家和数学家。会有一处,在那里,方法也得自我消解。

我们要立足于此,试着发现黑人在面对白人文明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偏远荒漠的野蛮人”并不是这里所要考虑的对象。因为对他们而言,某些要素仍然无足轻重。

从白种人和黑种人对峙的事实,我们认为有一种影响广泛的心理—存在的(psychoexistentiel)情结。我们分析它,意在摧毁它。

许多黑人将不会在接下来的文句里找到自己。

许多白人也是如此。

但对我而言,觉得自己与精神分裂患者或是性无能者的世界无关,这项事实并无法撼动他们的现实分毫。

我所描述的态度是真实存在的。我已见过无数次。

在学生身上,在工人身上,在皮加勒或马赛的淫媒身上,我看到同样的侵略性成分和消极性成分。

这本著作是一本临床研究。我相信,那些透过本书认识到自己的人,将往前迈进一步。我要真正地引领我黑人或白人的兄弟,用最大的能量去除那经由数世纪不理解所造成的可悲

样貌。

当前工作的建筑坐落在时间性(latemporalité)中。所有人类的问题都必须从时间开始考虑。在理想情况下,现在总是用以打造未来。

这个未来并不是宇宙的未来,而是我的世纪、我的国家、我的存在(existence)的未来。不管以任何方式,我都不该企图对我身后世界进行安排。我不可化约地属于我的时代。

我之所以应该活着,是为了这个时代。未来应该是由存在的人所支撑的建构。这座建筑附属于现在,前提是我将现在看成有待超越之物。

本书前三章处理的是现代黑人。我以当前的黑人为对象,试图确定他们在白人世界中的态度。最后两章将致力于黑人存在状态的精神病理学解释和哲学解释。

我们的分析主要是逆溯式的(régressive)。

第四和第五章处理的是一个在本质上并不相同的层面。

在第四章,我要批判一部在我看来危险的著作。作者玛诺尼先生也意识到自己立场的暧昧。或许这正是他的证词的优点之一。他尝试阐述一种情况。我们有权表示不满意,有责任让

这位作者知道,我们究竟在何处与他分道扬镳。

第五章,我将标题定为“黑人的实际经验”,它之所以重要有许多原因。这章呈现的是面对自己种族的黑人。众人会察觉,这章的黑人与那些想和白人上床的黑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在后者身上,我们发现一种想要成为白人的欲望。总而言之,一种对复仇的渴望。这里正好相反,我们将目睹黑人奋力投身于绝望的努力,以求发现黑人认同的意义。白人文明、欧洲文化,在黑人身上强加了一种存在的偏差。此外我们还将呈现:人们指称的黑人心灵,经常是白人的建构。

受过文明教化的黑人,那宣扬自发本能、宇宙和谐的黑人神话之奴隶,在某一特定时刻,感受到他的种族不再了解他。

或者是他不再了解他的种族。

他为此向自己庆贺,并且显示出这种差异、这种不了解、这种不和谐,他在这些地方发现自己人性真正的意义。或者,在更罕见的情形下,他想要属于他的人民。这是唇上的狂怒、

心头的眩晕,他身陷广大的黑洞中。我们将看见如此绝美的态度,以神秘过去之名,拒斥当下和未来。

由于出身自安的列斯,我们的叙述和结论之效力只限于安的列斯人,至少适用于那里的黑人。或许会有研究致力于解释安的列斯人和非洲人之间的差异。或许我们有一天会做这件事。

又或许,这样的研究会变得无用;对此,我们只会感到庆幸。



展开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黑人和语言
第二章 有色女和白男
第三章 有色男和白女
第四章 所谓被殖民者的依赖情结
第五章 黑人的实际经验
第六章 黑人与精神病理学
第七章 黑人和承认
代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