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的时代,尤其是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人们对亲密的联结产生了更强烈的渴望。作为资深的精神科医生,作者在几十年的从业经验中深刻感受到:人生的烦恼终究是因为爱,人生的幸福也最终源于爱。所以,若能通过刻意练习,提高爱的能力,那么获得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更有稳定的自尊、勇气和成长。
在本书中,作者从科学角度解析了爱与被爱的难题,也回应了当下年轻人关于爱的现实问题。书中有生动的插画、清晰的表格,更有大量可以付诸实践的自助练习,让读者像学习厨艺一样,在刻意练习中,提高爱的能力。
那些在爱情中反复受挫的人、不知如何表达爱意的人、总是陷入矛盾和争吵的人、想获得爱情却没有勇气开始的人、因精神空虚而感到痛苦的人、很难交到亲密朋友的人……都会在本书中获得安慰、勇气和爱的方法。
爱与被爱,关乎缘分,更是一种能力,需要刻意练习。这本关于爱的书,帮助读者通过刻意练习,培养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的“爱情力”。
书中解析了许多亲密关系中的常见难题,比如:为什么相爱那么难,又那么容易让人受伤?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让爱维持长久?如何沟通?如何拒绝?如何化解矛盾之火?关系结束时,如何好好分手?……
作者对常见的与爱有关的问题做出了诊断,并特别针对当代“不想结婚,也不想孤独”的年轻人,提出了“如何爱与被爱”的切实建议。阅读这本书,如同补上一堂至关重要的“爱情课”,让人在孤独疏离的时代,仍然有勇气、有能力获得被爱温暖的人生。
试读:
第一章 爱需要刻意练习
1.爱的缺失是诸多烦恼的根源
人的痛苦不安,往往与爱相关
当人们诉说“心好累”的时候,问题多数与爱相关。因为不想去上班而苦恼的人,抱怨独自育儿太辛苦的人,无法控制食欲反复暴饮暴食与催吐的人……他们的问题看似完全不同,实则有一个共同点——爱的缺失。
如果与同事拥有足够的爱的交流,通勤路上就不会那么痛苦;诉说独自育儿的辛苦,无异于在向配偶求助:“你的关心和参与太少了,帮帮我”;饮食障碍患者的内心,大多存在着儿时未能得到满足的爱的需求,以及缺爱所带来的空虚感。
不仅仅如此。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伤感,最终也源于自己成了一个“不再可爱的存在”的失落感;来自贫困的压力,也和“如果一贫如洗、老无所依怎么办”的恐惧密不可分。如果能充分认识到“我足够可爱,无论经历什么事情都会被爱”,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减肥药或者整容上瘾了。
近来,患有恐惧症的人数猛增,其背后也隐藏着与爱相关的不安。心悸、气喘、害怕“这样下去可能会死”,是恐惧症的典型症状。这种恐惧中蕴藏着“如果我突然离开人世,我的孩子们该怎么生活”的焦虑,或者“如果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如此孤独终老怎么办”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会加重恐慌症状,还会衍生出新的恐慌。
像学习料理一样,学会去爱
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会让你感到一丝安慰——你的情况并非个例。被爱的需求、去爱的渴望,几乎接近本能,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小时候想要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于是拼命学习;长大之后成家立业,则期望得到配偶或者子女的尊重与关心。生活中不受他人评价的干扰固然重要,从家人满意的表情中获取能量也并非不成熟的表现。
耄耋老人的爱情也是如此。不要责备他们一把年纪还奢求什么爱情,不管多大年纪,看到心仪的人都会心潮澎湃,出现竞争对手都会心生嫉妒,遭到拒绝也能体会到初次失恋般的绝望与委屈。只要生命还在,人类对爱的渴望就不会减少。永远渴望被爱,爱而不得则心生寂寞,明知会受伤、会吃苦也对爱穷追不舍,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因此,如果此刻你正在为爱受苦,希望你可以明白“不是只有我才会这样”,从而放宽心。对爱的渴望就像饥饿一样不断造访,却又与饥饿不同,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爱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不会因为下定决心便能轻易放手,也不会因为经历丰富而变得熟练。
爱真的很难,每次去爱都是新鲜的体验。有人总是遇到奇怪的对象;有人付出了真心,却屡次收到分手通知;有人嘴上说爱,却又动不动闹别扭。想不通为什么如此不顺,固然令人沮丧,但就算知道了原因,也未必能够轻易找到解决办法。奇怪的是,好像别人都爱得其所,顺利确立了关系,唯独自己备受煎熬,不得解脱。这种灰心和痛苦,最终会导致对人际交往感到厌烦和犹豫不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很多人会怀疑并责备自己:“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其实,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并非埋怨自己或者对方就能解决。爱的属性本身就很独特,况且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很难学习如何去爱。或许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爱的复杂性,不由自主地认为“世界变得方便多了,爱也可以轻松搞定”。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对爱的属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就能比现在更加熟练、更加成熟地应对爱。这个道理就好比刚开始只会做泡菜配白米饭的人,后来深谙料理之道时就可以做出丰盛美味的食物。
对于爱,不能傲慢,却也没有必要轻言放弃。现在,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爱的特征吧。
序言 稳定的爱是所有幸福的基础
第一章 爱需要刻意练习
1. 爱的缺失是诸多烦恼的根源
2. 爱之艰难,原因有三
3. 四种类型的恋爱倾向
4. 爱的三个核心因素
5. 当今时代的爱情趋势
6. 培养至关重要的“爱情力”
第二章 我是哪种依恋类型
1. 依恋与爱的关系
2. 不稳定依恋的代表特征
3. 不稳定依恋1 : 回避型
4. 不稳定依恋2 : 焦虑型
5. 不稳定依恋3 : 混乱型
第三章 爱情缺失的根源和恶性循环
1. 爱情缺乏症:安全区缺失
2. 恶性循环的第1步:低自尊
3. 恶性循环的第2步:好孩子综合征
4. 恶性循环的第3步:自怜
5. 恶性循环的结果:共情能力的缺失
6. 爱情缺失的最终结果:越轨
第四章 摆脱分手综合征
1. 懂得离别,才能好好相爱
2. 摆脱迷恋,学会接受
3. 离别不是爱情的终结
4. 减少痛苦的分手方法
5. 处理“戒断症状”的后续问题
6. 安全的分手方法
第五章 稳定依恋所需的条件
1. 确保准备时间
2. 第一个基础工程:确保能量
3. 第二个基础工程:完善防御机制
4. 第三个基础工程:建立情绪控制塔
第六章 从五个维度培养爱情力
1. 亲密的能力:在岛与岛之间架起桥梁
2. 拒绝的能力:移除危险物品
3. 沟通的能力:爱就是沟通
4. 道歉的能力:化解矛盾之火的能力
5. 持久的能力:维修和维护桥梁的力量
第七章 关于爱情的现实提问
1. 没有感觉的时候:致那些起步艰难的人
2. 该不该分手:致那些难以决定的人
3. 面对父母的反对,你会怎么做?致那些身陷矛盾的人
4. 一定要结婚吗?致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
后记 虽然有过痛苦,也要尽情去爱
自尊心和爱情是相辅相成的。能爱他人,才能肯定自己。这本书关于爱情缺乏症、恋爱的不同倾向、各种防御机制、离别症候群等现象的心理学说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激情。——韩国书评人 孙民奎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爱”这种感情不能完全凭借一颗纯爱之心来维系。在恋爱的过程中,我的过去、心态、性格等因素也在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因此,如果不先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重复痛苦的爱情。作者告诉我们的方法简单明了。但并不那么容易模仿。因为只有抛弃长期养成的习惯,改变思考的方法,才有可能做到这一切。但是,不要放弃,希望能反复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学习了很多道理和知识,但从未真正学到如何去爱。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只要活着,就应该去爱别人,也应该得到那样的爱。现在还来得及。这本书是对任何人都敞开大门的“爱情课”,如果你有勇气翻开它,能坚持读完,你就可以成为被爱温暖的存在。
——韩国YES24网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