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科学的未知领域。作者在书中记录了人类意识的发展情况,他的最新理论是跨越学科的突破,彻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自己的认识。他对了解意识体验的生物学基础的探索是21世纪科学界令人激动的探索之一。
2.作者为知名的意识科学专家,他在TED大会上关于意识的演讲播放量达1100万。其学术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值得肯定。
推荐序:意识的祛魅
几年前, AlphaGo 引发的人工智能浪潮扑面而来。面对“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这样的常见问题时,一个最为掷地有声的回答是:不会的,因为机器是没有意识的!
ChatGPT 出现,推陈出新,打怪升级。这个回答的声音弱了一些。
我们好像少了一些底气,因为我们看到了意识的影子。
“意识”是一个如此神奇的词,每个人似乎都笃定明白意识是什么,也不愿相信冰冷的机器或者算法会产生意识。究其原因,我们人类所达成的关于“什么是意识”的共识包含两方面:一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主体,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可以自由做出决定(主观意识);二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具有连续性,是独一无二的,是和别人不同的,且贯穿始终(自我意识)。而机器则不然,它们基于事先写入的规则,无法做出像我们一样的自由主观行动;它们缺少主观“第一视角”,无法建立对自己特殊性和唯一性的认识。
“意识”也是一个有魔力的词,天然带着“神性”的光辉,把人类和其他物体甚至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它就像小仙女的魔法棒,当你抛出这个词时,就可以强调人类的特殊性。
然而,众所周知,现代世界就是一个不断“祛魅”(disenchanted)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众多概念被拉下神坛。比如,生命和进化论——生命不需要超自然因素,人类也不是神造而是从动物进化而来。
意识自然也无法逃脱这个“宿命”,特别是科学家的眼睛。
本书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对意识如何从脑这个物理系统中产生构建了一套理论。作者阿尼尔·赛斯是一位极富盛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和计算神经科学家。本书文字清晰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特别是,作者很善于通过类比来解释一些复杂和抽象的专业概念,比如无意识推理、贝叶斯推理、自由能、信息论、控制论、复杂度、意识测量指标 PCI、Phi,等等,且融合了大量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前沿进展。尤为可贵的是,本书并不只是专注于阐述自己的理论,而是把多个意识相关理论用非常简洁清晰的方式进行描述,也对常见的“诡辩”进行了一一驳斥。
读罢掩卷,我在脑海里试图整理这个理论的主要逻辑和观点。特别是这个理论是如何解决“主观性”这个意识最为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最早由认知科学家大卫·查尔默斯提出,指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先进技术来观察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比如也许最终发现脑中的部分神经元和意识产生相关(意识神经相关物,NCC),都依然无法回答物理过程如何产生丰富主观体验这样一个意识难题。
我的理解是,作者其实是通过“现象学”来绕开了这一拷问。作者认为,首先承认意识体验的存在,并重点关注它的现象学属性。换句话说,主观体验已然存在(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可以把主观体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属性和对应物理产生机制展开研究,并和进化论紧密联系。作者认为这种方式才是研究“真问题”,而不是一直形而上地纠缠意识的概念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意识本质就是“做自己”的感觉,而“做自己”的核心就是能够体验并控制自己的身体、行动和思考的感受。记住,这里是“感受”,因此是一种你觉得你能控制的感受,理论上与是否真的发生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读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纯粹是一种无法验证且没有任何意义的描述,但作者接下来的论述恰恰是我觉得本书最精彩的观点。
不难理解的是,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在环境中做出合适行动是有重要进化意义的。每个生物体都试图在环境中生存下来,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生存能力的关键就是对外界环境进行主动预测进而做出合适的行动。以网球运动为例(我们人类脱离原始生存环境太久了),对方的球打过来,你如何按照打出一击漂亮的回 球呢?对于有经验的球员来说,球还没从对方手里打出来时,他们已经根据对方球员的位置、出手方向预测出了球的大概落点,也同时根据这种主动预测进行相应的行动,比如跑动、拉拍、网前截击等。而对于没有经验的球员来说,只能被动地根据打过来的球进行跑动和回球。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主动预测”能力,有经验的球员对外部世界具有更准确的模型建构,也随之产生更快的预测和有效行动。
本书作者认为,这种符合进化意义的主动预测能力及其随之而来的控制感就是意识产生的重要源头,也是古老的生命和心灵的连续性建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类在各个层次都建立了这种基于主动预测的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控制感,形成了关于意识的多方面属性,包括对外部世界的,对内部世界的,以及对个体连续性的,对应于感知觉意识、情绪意识和自我意识。
首先,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主动预测。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感知不是被动的信号接收,而是从内向外的一种自动化的推理过程。你可能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奇怪,面前的书和文字难道是我们自己臆想和推理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吗?其实,这种“感知即推理”的观点并不是支持“未看花时花与汝同寂”的唯心主义,而是说投射在你脑中的外界信息并不包含完备的信息来支持它就是这本书,而是存在多种可能。而你认为它是书的这一感知其实是来源于你的主动推理。那么推理会错吗?理论上当然可能会错(很多视错觉现象恰恰演示了错误的推理),但你的推理是经过进化和日常生活经验洗礼 和验证过的,所以是相对逼近真实世界的。
其次,作者提出一个非常有新意的观点,认为对身体内部的感知(内感受)也是类似于外感知的一种主动预测过程,而这一过程最终表现为情绪。我们知道,情绪不只是一种主观体验,更和我们的生理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而这些恰恰是最原始的和我们的基本行动(比如是战是逃)紧密相连的。因此,对我们内环境的主动推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合适的调控和反映,也就让我们获得了某种情绪上的意识体验。
最后,这种主动预测还可以体现在更为宽泛尺度的自我意识上。比如,不断地对外对内的主动预测所产生的控制感也最终帮助我们建立了连续的自我意识。大名鼎鼎的橡胶手错觉实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此外,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也需要去主动预测另一个生物体(他人)的意图,并根据反馈适时调整自己 对于他人的内在模型。这一过程进而带来了社会意识。
总之,作者从现象学出发,认为意识是一种“做自己”的主观体验,即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感受。该控制能力依赖于内部的主动推理过程。该推理可以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可以是对内部世界的(情绪),也可以是对自己存在连续性的自我意识。这种推理所带来的控制感催生了意识的主观感受。然而,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不一定完全符合推理,因此意识被作者称为“受控的幻觉”。
读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大吸一口凉气,怀疑身边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意识是否是一种自我愚弄,我们是否活在楚门的世界或者黑客帝国里?其实,“受控的幻觉”并不是断然否定主动预测的准确性,因为我们的身体和脑在进化的过程中已然建立了相对准确的外环境和内环境的模型,进而做出好的预测。我们依然可以相信我们的感受,继续真切地体会大千世界中的电光火石,体验江湖人生中的快意恩仇。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本书一个自然而然的推论是:意识不是人类所独有的,生物体甚至机器如果具有这种“大权在握,游刃有余”的自我控制感时,也可以称之为是有意识的,尽管我们无法知道;相反,如果人类失去了对自我的控制感,也就随之丧失了意识这种主观感受。
意识的“祛魅”只是为了去除神秘性和不可知论,而不是否定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感受。
罗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第一部分 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真正的问题 / 003
第二章 测量意识 / 025
第三章 菲尔(Φ) / 052
第二部分 意识的内容
第四章 从内向外感知 / 069
第五章 概率的巫师 / 091
第六章 旁观者的分享 / 111
第三部分 自我的体验
第七章 谵妄 / 137
第八章 期待自己 / 141
第九章 成为一个野兽机器 / 166
第十章 一条在水中的鱼 / 191
第十一章 自由度 / 204
第四部分 非人类的意识
第十二章 超越人类 / 223
第十三章 机器头脑 / 244
结 语 / 265
致 谢 / 275
注 释 / 279
参考文献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