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精)/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0.00     定价 ¥ 14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7538
  • 作      者:
    作者:祁志祥|总主编:王宁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著名美学家祁志祥教授四十余年学术探索的自选集和集大成之作,《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从中国民族文论入手,通过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感美学理论和重写中国思想史的两次学术转向,展现了作者立足“大美学”“大人文”的学术视野从事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治学历程和学术思维嬗变历程。《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涉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民族文论的体系建构、文学的基本问题、佛教美学的史论建构、乐感美学的原理创构、中国美学的历史铺写、中国思想史的若干问题等方面,材料详实,立论新颖,史论交错,体系庞大且具有说服力。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论和美学体系、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具启示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祁志祥,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在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任教,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主持并独立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规划教材1部。出版个人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内容横跨文论、美学、哲学、佛学、中国思想史等。作品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奖。主持“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出版《乐感美学》,创“乐感美学”学说,提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独立完成《中国美学通史》及《中国美学全史》;提出“重写中国思想史”,出版《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组评审专家、教育部********会评专家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性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化与文化问题、世界文学、翻译学等。除出版三部英文专著和二十多部中文专著以及450余篇中文论文外,还在四十多种国际刊物或文集发表英文论文150余篇,收录SSCI或A&HCI数据库论文110多篇,部分论文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塞尔维亚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是作者30多年学术历程的标志性成果选。前后由七个历史坐标性的板块构成。一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文化成因的研究,代表作是《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第二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建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原理》。第三个板块是文艺学的学理研究,代表作是《美学关怀》。第四个板块是佛教美学研究,代表作是《佛教美学新编》与《中国佛教美学史》。第五个板块是“乐感美学”学说的建构,代表作是《乐感美学》。第六个板块是中国美学史的铺写,代表作是《中国美学通史》《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中国美学全史》。第七个板块是中国思想史的重写,代表作是《“重写中国思想史”发凡》《先秦思想史》。文集反映了作者锐意开拓、不断进取的学术追求。
展开
精彩书摘
  1.诗文美学
  这个时期诗文领域的开场人物要数宋濂。宋濂曾官至江南儒学提举,是明初文坛的一代宗师。他论文求美,反对唯形式追求,认为美丽的文采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道德修养实践中。文章应当成为“道之所寓”,而“道”又“存诸心”。只要善于培养道德之“气”,然后“随物赋形”、自然为文,就能成就一代美文。宋濂的诗文美学主张是对唐宋古文家和道学家道德美、心性美思想的一次综合。明代中叶的王守仁不赞成仅在“文词技能”上用工,主张“志于道”而“游于艺”,并把“艺”重新解释为“义”和“理之所宜者”,认为“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而“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理”。这与宋濂的诗文美学主张相呼应,可视为古代儒家道德美学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美学主张的一种回响。
  明代文坛出现了要求“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这虽然有拟古之嫌,但同时我们注意到,这实际上包含着对秦汉散文、盛唐诗歌美学法则的清理和盘点。这种美学法则既有属于形式美学范畴的,如李梦阳总结的“法式”“规矩”,王世贞总结的“格调法度”,何景明、王廷相的“意象”论,也有属于情感美学范畴的,如徐祯卿的“因情立格”说、谢榛的“情景”说。它们深入揭示了秦汉文、盛唐诗的美学本质和特征。尤其是谢榛的《四溟诗话》,详细剖析了诗歌寓情于景、即景传情的特点和一系列形式法则,堪称古代诗歌美学的系统建构。
  在前、后七子之间,有一个散文流派不同意七子的“文必秦汉”主张,认为唐宋散文创作也很有成就,进而要求取法唐宋散文。这就是“唐宋派”。如果说前、后七子主要的建树在诗歌美学方面,唐宋派则把着力点放在了唐宋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散文创作美学法则的总结上。唐宋派并不否认秦汉散文的成就,但认为秦汉散文“法寓于无法之中”,无法可依,而唐宋散文则有法可循,易于学习。学者可以先由唐宋文入手,最后进入秦汉文境界。唐宋派所标举的唐宋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其实是很重视文章的载道之美的。然而唐宋派则没有重复他们的道德美学主旨,而是将文章所表现的“道”改造为自家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之见”①,在创作方法上强调“神明变化”之法。这是在明代中后期崇尚个性的时代风潮影响下对苏轼为代表的唐宋散文美学神韵的总结和发现。
  中明以后,王阳明心学走到了它的反面,反抗理学道德磐石的沉重压抑,要求解放自然人欲人情的启蒙思潮奔突弥漫于整个社会,流泽所被,延及清代。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真心”“真情”“个性”“见识”为美的美学新潮。而这一美学新潮,未尝不可视为是对六朝美学否定之否定的继承和扬弃。六朝人崇尚自然情欲之美,但末流所及,荡而忘返。明清人崇尚“一人之性情”,又兼顾“天下之性情”;既肯定“情”的可贵,又认识到“情极”则“俚”。当然,这是就整体倾向而言。具体说来,又异彩纷呈。李贽拈出“童心”与传统道德相对抗,高标自家“胆识”和不羁之“才”,公开宣称“以自然之为美”,一时影响甚大。徐渭、焦竑、屠隆、公安派、竟陵派、袁枚、龚自珍等,都主张以自家“性灵”“情性”为主,不受陈规旧律的限制,也不为道德理性所拘。如焦竑主张“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屠隆主张“文章止要有妙趣”“性灵不可灭”;袁宏道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认为“情至之语,自能感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竟陵派尊性灵,尚人情;袁枚指出诗以“性灵”传世;龚自珍明确提出“宥情”“尊情”,主张以人性之“完”的状态为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虽以大儒名世,却没有汉儒和宋儒的迂腐,而是将诗文之美与自然之“情”紧密联系起来。如黄宗羲指出:“情之至真,斯论美矣。”“情至”之文才是“至文”。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和《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分析了“情”在诗中的各种表现形态,成为谢榛之后中国诗学的又一座高峰。章学诚尽管史学观念很重,但仍然肯定“情”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气昌而情挚,天下之至文”。如此等等,标志着情感美学在明清启蒙思潮中所达到的辉煌。
  除此而外,在清代诗坛,叶燮要求诗歌创作“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①;翁方纲融铸王士祯的“神韵”和沈德潜的“格调”而创“肌理”说,既是对明代七子诗法、诗情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也是对中国诗学的又一次总结和丰富。刘大槐倡导“文气”与“文法”,方苞兼顾散文“言有物”与“言有序”之“经纬”,姚鼐从“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方面论述文章的内容要求和形式规律,将明代七子尤其是唐宋派对散文审美规律的总结进一步加以丰富完善。至刘熙载《艺概》中的《文概》《赋概》《诗概》《词曲概》及《游艺约言》,既强调散文诗歌表现的心性道德之美,又总结了散文诗歌的形式美创作法则,堪称中国古代诗文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
目录

前言 我的治学历程

第一章 民族文论的文化透视
第一节 “平淡”:中国古代诗苑的一种风格美
一、“平淡”风格美特征的系统把握
二、“平淡”风格的多重文化成因
第二节 “言意”:中国古代文论内容形式关系论
一、从皎然、司空图到严羽
二、儒、道、佛、玄的“言意之辩”
三、“言意”说的四层内涵
第三节 “活法”: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创作方法论
一、“活法”的提出及其丰富内涵
二、“活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三、“活法”思想的文化透视
第四节 古代文论方法论的文化阐释
一、“训诂”——名言概念的阐释方法
二、“折中”——矛盾关系的分析方法
三、“类比”——因果关系的推理方法
四、“原始表末”——历史发展的观照方法
五、“以少总多”——思想感受的表述方法之一
六、“假象见义”——思想感受的表述方法之二

第二章 中国文论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原理构思
一、中国古代文学原理的叙述框架
二、中国古代文学原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古代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刍议
一、文学观念论中的“心学”说
二、创作主体论、发生论、构思论、方法论中的表现论
三、文学作品论中的表现论
四、作品风格论、鉴赏论、功用论中的表现论
第三节 “文学以文字为准”:中国古代的文学特征论
一、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历史行程
二、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文化渊源
三、中西“文学”概念异同之比较
第四节 “定法”:中国古代的具体创作方法论
一、“定法”的内涵及其历史轨迹
二、字法
三、句法
四、章法
五、人物塑造与情节处理

第三章 文学基本问题研究
第一节 文艺是审美的精神形态
一、非本质主义给文艺本质思考的启示
二、精神形态:文艺的基本属性
三、审美特征:文艺的特殊属性
第二节 艺术与美的关系的古今演变
一、艺术的定义:艺术与美具有天然联系
二、西方传统艺术以创造美为追求
三、西方现代艺术:与美渐行渐远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价值嬗变
一、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三、从“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的价值转向
四、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五、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六、从“人性论”到“阶级论”,从“人的文学”到“无产文学”
七、从“唯心论”到“唯物论”,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八、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个性文学”到“人民文学”
九、从“自由”到“遵命”,从“艺术自律”论到“革命工具”论
第四节 论审美主体对艺术的双重美学关系
一、艺术美中包含现实题材的丑
二、艺术美中包含现实题材的美
三、艺术美中包含现实题材的“平淡”
四、诗可以描写题材丑,而造型艺术只应模仿题材美
第五节 柳宗元园记创作刍议
一、唐宋文人园林与堂记、亭记创作的兴盛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三、“游之适,旷如也,奥如也”

第四章 佛教美学的史论建构
第一节 佛教美学:在反美学中建构美学
一、佛教对现实美非有非无的中观态度
二、佛教肯定的本体之美
三、佛教哲学的美学意蕴
四、佛教宗派的美学个性
第二节 佛教美学的研究历程及其逻辑结构
一、佛教美学的研究历程
二、佛教美学原理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 中国佛教美学的历史巡礼
一、“美”“美学”“佛教美学”的义界
二、佛教美学的基本思想
三、中国佛教美学的历史演变和时代特征

第五章 乐感美学原理创构
第一节 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一、美是一种乐感对象
二、美的乐感的价值属性
三、美的特征、原因与规律
第二节 “乐感美学”原理的逻辑建构
一、缘起、方法与学科定义
二、本质论
三、现象论
四、美感论
第三节 “美育”的重新定义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异同辨
一、“美育”概念提出的历史及其在新中国学校教育中走过的“Z”字历程
二、现有“美育”定义存在的自我循环、同义反复、大而无当及解构主义之弊
三、美育是情感教育、快乐教育、价值教育、形象教育、艺术教育的复合互补
四、“美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第六章 中国美学的历史铺写
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观
一、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
二、儒家美论
三、道家美论
四、佛家美论
五、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论
六、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论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历史盘点与得失研判
一、如何理解“美学”概念,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二、如何把握“美”及“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三、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四、美学史书写中值得处理好的几个技术问题
第三节 中国美学史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
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期
二、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美学的突破期
三、隋唐宋元: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期
四、明清:中国古代美学的综合期
五、近代至当代: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期
第四节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整体走向与时代分期
一、近代: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时期
二、“五四”前后:有美有学的美学学科的诞生
三、1928至1948年:从主观论美学走向客观论美学
四、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化美学学派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五、20世纪80、90年代:实践美学原理的定型与突破
六、新世纪以来:美学的解构与重构

第七章 学术转向:重写中国思想史
第一节 中国思想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的重新反思
一、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及社会形态的分期?
二、如何以“启蒙”为视角概括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规律?
三、为什么说周代是中国思想史上“人的觉醒”时代?
四、叙述先秦思想史可否将“五经”遗漏于专章评析之外?
五、重写中国思想史,为什么必须将二十五史的思想论析补上专章?
六、汉代思想界的根本特征是儒道分裂还是儒道合一?
七、如何准确理解“魏晋风度”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
八、如何认识隋唐至清代思想史的时代分期?
九、思想史的叙述重点是“物”还是“人”?
十、以什么样的叙述方式进入中国思想史叙述?
十一、如何防止先入为主,努力还原中国思想史的真相?
第二节 周代对“人”的本性、作用、地位的全面觉醒
一、人的生死论:“精气”生人,人死为“鬼”
二、共同人性观与平等人性观:“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三、人性内涵论:“无智无欲”说与“有智有欲”说
四、人性价值论:“性善”“性恶”“有善有恶”“无善无恶”
五、人性作用论和因应论:“欲多用亦多”“智慧知万物”
六、人的地位论:“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三节 周代“以人为本”的天人之辩
一、神灵概念在周代的存在形态及其祭祀方式
二、“天人同构”“以人法天”与“神道设教”“以天统君”
三、“昊天不平”“天难忱斯”与“天人之分”“吉凶由人”
四、从“事神保民”“循天顺人”到“以人为本”“以人为先”

附录:美学人生,从家乡起航
一、生在白驹:得地之灵、得祖之荫
二、长在刘庄:与艺术邂逅、与文学结缘
三、工作在新丰:从美的创作转向美的研究
四、事业在上海:谱写美学人生
祁志祥著作一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