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说服之道(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哲学研究)(精)/日新文库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21887
  • 作      者:
    作者:何博超|责编:卢明静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以亚里士多德重要的“跨学科”作品《修辞术》为研究对象,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阐发其中若干基本的哲学问题。作者以其精通多种语言的优势,吸收大量不同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使本书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博超,198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古希腊思想文化在东方的传播,以亚美尼亚和阿拉伯地区为主。著有《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译有学术著作《心灵与自我的希腊模式》等七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修辞术》体现了他对语言和公共演说活动的研究与洞察。因内容广博,思辨精深,《修辞术》受到许多哲学名家的重视,由此开启了一条独特又隐秘的“哲学史”。 本书通过澄清说服法、论位、情感、德性和想象等概念来探明这部作品在逻辑学、灵魂论、伦理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哲学价值,进而揭示《修辞术》如何建立了一门哲学性和理论性的演说技艺。
展开
精彩书摘

近现代时期的哲学名家对《修辞术》的研究之海德格尔

   在哲学上对《修辞术》的阐发最为深刻的当属海德格尔。1924年夏季,他在马堡开设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基本概念》(Grundbegriffe der Aristotelischen Philosophie,以下简称《概念》)讲座。其讲稿2002年才整理刊行,后来出版者计划的题目一度定为《亚里士多德:修辞术》。这个书名并不算误起,因为有近五分之一的篇幅(仅计算学生整理的讲稿部分)讨论了《修辞术》这部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毫无哲学的作品。而且在较为关键的I.3章,修辞术成为了核心概念之一。海德格尔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其中符合自己哲学意图的内容,他并不认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边缘作品。很晚才面世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特别强调了《修辞术》一书的意义,“我们必须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看作第一部对日常共在的系统诠释”,而不是理解为“教科书”上的东西。尽管海德格尔对该书有所误读,但他将这样一部古典著作成功转变为现代的哲学作品。虽然多少偏离了亚里士多德的本意,他却发扬了《修辞术》中对语言和情感的科学研究。《概念》中涉及《修辞术》的主要部分,可列表如下:

I.2:亚里士多德将人之此在规定为一种灵魂实现活动意义上的实践生存

Die   aristotelische Bestimmung des Daseins des Menschen als ζωὴ πρακτική im Sinne   einer ψυχῆς ἐνέργεια

Rhet.I.6

Rhet.I.11

I.2.9:作为灵魂的人之此在:言语存在与共在

Das   Dasein des Menschen als ψυχή: Sprechendsein (λόγον ἔχειν) und   Miteinandersein (κοινωνία)

I.3:对人之此在的解释,依据以修辞为指引的交谈的基本可能性

Die   Auslegung des Dasein des Menschen hinsichtlich der Grundm&ouml;glichkeit des   Miteinandersprechens am Leitfaden der Rhetorik

Rhet.I.1-3

I.3.14:修辞术的基本规定以及作为说服法的λόγος

Die   Grundbestimmung der Rhetorik und der λόγος selbst als πίστις

Rhet.II.1

I.3.16:作为说服法的品性和情感

Das ἦθος   und πάθος das als πίστεις

Rhet.II.5

I.3.21:恐惧

Der φόβος

   在I.2.9,海德格尔将语言确立为人之实践活动的本质。人的个体存在和共在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修辞术恰恰是人类语言活动的实际表现,《修辞术》正是对这一活动的最早的系统考察。所以,他会说,“我们拥有《修辞术》,要胜过我们拥有某种语言哲学”。不过在I.3.14,他将三种技艺内说服法的λόγος完全扩展为“语言”,这是哲学式的“误读”。在解释《修辞术》的定义时,他也认为修辞术的目的不是说服,但他主张,修辞术不形成“关于某事的确定信念”,而是“仅仅为说话人表现出言说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πίστις,与之相关的“意见”构成了人之共在的日常性,共在的特点就是没有洞察(Einsicht)只有意见和看法(Ansicht)。共在和意见又进一步对立于去蔽的真理,后者才是“存在于-世的方式”(eine Weise des Seins-in-der-Welt)。由此,《修辞术》成为了描述受遮蔽的共在处境的作品。海德格尔将修辞活动本体化和模态化为一种在可能性中的、与他人交谈的日常共在。这样的本体论(瓦解了传统的本体论)与尼采是相同的,但海德格尔还是把真理作为了最终的目的,这一点上倒是相似于亚里士多德。

   在I.3.16和21,他讨论了技艺内说服法πάθος。πάθος被他定义为“骤变”(Umschlagen),是“在世中自我感受的方式”(eine Weise des Sichbefindens in der Welt),它具有“被激动”(Ergriffenwerden,被抓攫)、“受突袭”(&Uuml;berfallenwerden)、“惶然失措”(Au&szlig;er-Fassung-Sein)的“可能性”。在I.3.21,这种可能状态联系了《修辞术》的恐惧,他认为这一情感是解释此书的真正指引;他最终将其导向了自己的重要概念“畏”(Angst)和“无家”(Unheimlichkeit)。他的结论是,亚里士多德将情感描绘为“存在的基本概念”,将πάθος的εἶδος定义为“对他人的自我态度”(ein Sichverhalten zu anderen Menschen)和“在-世-存在”(ein In-der-Welt-sein)。进而,他与尼采一样,将情感同之前本体化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前者是“言语从中生发、所言又到其中发生的基础”(der Boden, aus dem das Sprechen erw&auml;chst und in den hinein das Ausgesprochene wieder w&auml;chst)。由此,πάθος也具有了存在论的意义,这深刻影响了《存在与时间》中对情绪的研究(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结尾)。

 


展开
目录

文献缩写

导  论


第一章 《修辞术》概述:文献与哲学阐释史问题

第一节 《修辞术》的写作时间

第二节 《修辞术》的篇章安排及其哲学体系

第三节 《修辞术》的版本流传和哲学性研究史


第二章 哲学式修辞术的定义

第一节 定义之前:ἀντίστροφος标定的修辞术与辩证术的关系

第二节 定义的做出:作为能力的修辞术

第三节 定义之后:“元-修辞术”的建立


第三章 《修辞术》的方法论:说服法(πίστις)问题

第一节 πίστις概念的多重含义及其矛盾

第二节 《修辞术》对πίστις的使用与规定


第四章 《修辞术》的逻辑学问题:论位(τόπος)概念

第一节 τόπος概念的基本义和《论位篇》的用法

第二节 τόπος在《修辞术》中的定义和在《论位篇》中的功能

第三节 《修辞术》对τόπος的构建:特殊论位与普遍论位

第四节 夸饰与削弱的问题


第五章 《修辞术》的灵魂论问题:πάθος概念以及情感理论

第一节 πάθος及其同族词的基本词义

第二节 πάθος在亚里士多德作品中的含义:从性质到情感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情感观综论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对情感的伦理学和灵魂论考察

第五节 《修辞术》对情感的哲学式研究

第六节 《修辞术》第二卷第七章的情感哲学以及χάρις的误译问题


第六章 《修辞术》的伦理学问题:德性观

第一节 《修辞术》对德性的界定与使用

第二节 展现演说的赞扬对象:德性及其定义

第三节 伦理学作品对灵魂两种德性的区分

第四节 《修辞术》的自然德性

第五节 《修辞术》的品性概念


第七章 《修辞术》的美学问题:“置于眼前”方法

第一节 “置于眼前”简史

第二节 《修辞术》中作为生动隐喻的“置于眼前”

第三节 “置于眼前”与想象

 

余  论 中国修辞学的活力与重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专家推荐信一(王柯平)

专家推荐信二(廖申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