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还原与争辩(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存在论阐释)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80914
  • 作      者:
    作者:马成昌|责编:杜鹃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成昌,1978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政治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还原与争辩”为论题,全面展现了海德格尔尼采阐释的解释机制,揭示了海德格尔如何以与尼采既接近又疏离的方式将尼采定性为一位形而上学家。就方法来说,海德格尔使用的是一种“还原论”程序,将尼采纷繁的哲学观点还原到哲学的几个核心主题上,又将这些主题置入形而上学传统中加以考察,从而将尼采定性为一位形而上学家。就立场来说,海德格尔把讲授尼采视为与尼采的“争辩”,并以此将尼采哲学从当时的流俗观点中解放出来,表达了与其基础存在论的内在一致性,也表达了尼采哲学与其后期存在历史之思的对立性,从而又与尼采保持一定的距离。就视角来说,海德格尔不是从文化哲学或生命哲学的视角理解尼采,而是从“存在哲学”的视角理解尼采。故本书的标题为“还原与争辩: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存在论阐释”。
展开
目录
序言
导论
上篇 内容阐释
第一章 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之路
第一节 肯定:从《存在与时间》到校长就职演说
第二节 批判与拯救:海德格尔的双重任务
第三节 拒绝:从存在历史而来
第四节 开放与妥协:重新肯定尼采
第二章 虚无主义:海德格尔与尼采的核心争辩
第一节 作为尼采核心问题的虚无主义
第二节 尼采虚无主义之思的价值立场
第三节 作为虚无主义之完成的尼采
第四节 谁是虚无主义的终结者
第三章 海德格尔对尼采艺术观的本体论阐释
第一节 作为本体论的尼采美学
第二节 此在与强力意志之共通性
第三节 此在与陶醉之共通性
第四章 作为尼采形而上学基本思想的永恒轮回学说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尼采轮回思想的辩护
第二节 海德格尔与尼采的“瞬间”之争
第三节 海德格尔与尼采的“复仇精神”之争
第五章 “颠倒”与“旋转”:海德格尔与尼采的真理之辩
第一节 尼采的“颠倒”:根据认识之本质规定真理之本质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旋转”:根据真理之本质规定认识之本质
第三节 尼采对真理的“去幻象化”
第四节 海德格尔对真理的“再存在论化”
下篇 理论评析
第六章 归依与反叛:海德格尔政治介入前后对尼采的双重理解
第一节 海德格尔哲学转向的双重维度
第二节 政治介入前的尼采:形而上学颠覆者与虚无主义反抗者
第三节 政治介入后的讲座:对尼采的批判与重新定位
第七章 拯救的暴力: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尼采解释的批判
第一节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尼采解释的总体立场
第二节 德里达对尼采的理解
第三节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与解释学形而上学性的批判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两个尼采”
第一节 海德格尔尼采解释的方法论预设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尼采讲座与《尼采》之比较
第九章 从谱系学到现象学:现代哲学视域下的尼采与海德格尔
第一节 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
第二节 尼采哲学的非形而上学性
第三节 尼采谱系学与现象学之相通性
第四节 尼采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