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陈兵)
序二(柯岚)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在中华没有平等、自由和“是”的法哲学吗
一、引子:从“法之道”探寻中华法哲学与西方法治精神的沟通可能
二、三家心性观与近代用“性法”“自然法”翻译“natural law”的关联
三、研究中华“法之道”及其现代理念转换的意义
第二节 近现代关于中华的“道”“中国自然法”或日“本性法”的研究综述
一、近现代学界关涉“道”和“性法”“自然法”的研究
二、当代法学界关于中国是否有自然法精神的研究
三、当代道、佛、儒学界涉及“道”等词的研究
第三节 用跨学科方法协助阐释经典
一、以哲学解释学、现象学、符号学、比较哲学为方法
二、用喻象学、文本学和训诂法分析相关经典版本
三、用跨学科方法协助阐释经典
第一章 道释儒三家“法之道”的异同:探寻中华法系本体论的特质
第一节 佛教向东与道儒两家融通之历史线索
第二节 道释儒三家源初理论中的“道”之异同
一、对本体、本性的认识视角和致思重点之异同
二、关注打破“我执”的异同
三、自由与涉政心态上的异同
四、对“自然”之理解的微妙异趣
第三节 道释儒三家“法之道”的相通约义素:“中华法哲学本体论”的哲学特质
一、三家皆有相似的体用不二之本体论
二、三家皆以“无名”的“直观思维”超越感性和理性
小结:中华“法之道”的特质:以三家相通约义素为中心
第二章 由三家之中道推衍出中华“法之道”的内涵
第一节 “无执之现象”与“无实体之本体”统一的中道
一、无执之现象
二、无实体之本体
三、中道的本性:现象与本体不二
第二节 从中道创造性启迪出可变与不变统一的“法之道”
一、佛教经典中“自然法”的原义不是法律
二、“本性”与唯心“本心”的区别
三、“本性”推衍出“法之道”
小结:中华“法之道”内涵有“是”与内在超越
第三章 反思继承中华“法之道"的近代理念转型之关键
第一节 梳理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自然法”与“性法”
一、梁启超倾慕日本而接纳其“自然法”
二、梁启超之儒家自然法的核心是天道法则
三、梁启超认为“自然法即性法”:兼与《新约》的比较
四、梁启超融佛家“性法”于儒家“自然法”之中
五、梁启超认为人民公意即天意
第二节 重估谭嗣同《仁学》中涅粲新生的宪法与平等精神
一、《仁学》之逻辑线索
二、《仁学》中对三纲五常的批判:宪法理想的支点
三、继承《仁学》现代理论并批评其本体论
第三节 反思继承熊十力《新唯认论》中“本性:”等概念
一、熊十力继承的本体论之要旨
二、反思熊十力《新唯识论》中的本休论
三、反思能十力将“体用不二”等同于“心物不二”
四、与能十力商權;佛教“本性”不是顽空之本体论
小结:近代转型的中华法哲学本体论尚需与西方纵深比较
第四章 中华“法之道”与西方自然法精神的沟通
第一节 佛教向西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交流的古史影迹
第二节 “道”与古希腊本体论的沟通
一、关于《弥兰王问经》版本的说明
二、《弥兰王问经》之对话片段结论:希腊精神与佛教思维的沟通久远
第三节 中华“法之道”与西塞罗《论法律》之“自然法”的义理沟通
一、西塞罗的理论渊源与亚里士多德之“形式理性”的区别
二、中华法哲学本体论与西塞罗之“自然法”的比较与沟通
三、佛教与西塞罗之“平等”精神的沟通
小结:中华“法之道”与西方的自然祛精神渊源是可能沟通的
第五章 结论:跨文明沟通视域下现代中华“法之道”的新理念
第一节 总结中华“法之道”义涵
第二节 中华“法之道”与西方自然法的共时性存在
一、中华“法之道”在现代代替西塞罗之“自然法”的原因
二、三个层次的现代人类理想法则是共时性存在
第三节 中华“法之道”的未来新理念概述
小结:“法之道”的新理念将开启未来中华法哲学的凤凰涅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