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精讲(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578768
  • 作      者:
    作者:张其成|责编:王业云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将传统智慧精华带入寻常百姓家

张其成教授擅长将深奥的易学、易理讲解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结合现代生活实际需要,运用《周易》智慧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文白对照,逐句精讲,一读就懂的大智慧

吸取古今易学研究精华,逐字逐句加以讲解,既有对古人生活情境及思维方式的合理还原,也有对现代生活场景如何适用古人智慧的点拨:原文+代表性传统观点+现代解读+应用实例+小结。

3.对《易经》智慧的提炼和升华,《周易》思想的精髓所在

《周易》=《易经》+《易传》。《易传》是对《易经》智慧加以解读、提炼和升华的早期文本,也是后世解读《易经》绕不过去的权威文本。《易经》偏于术,《易传》偏于道,所以《易传》是《周易》思想和易学、易理的精髓所在,要向《周易》学智慧,就不能不学习《易传》。

4.先秦哲学宝塔上的明珠

作者认为《易传》是对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大融合、大发展,认为《易传》是先秦思想集大成的成果,是先秦哲学的巅峰之作,《易传》所提炼的易道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和灿烂文明。"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其成,著名国学专家,现代易学家,中医文化学家。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名誉会长,苏州太湖书院院长,国家非遗“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国际易学伯崑奖,汤用彤国学奖,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北京中医药大学zuiju影响力成果奖。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易学文化研究、全解国学经典、国学养生、中医思想文化四个系列学术专著40余部,主编《易学大辞典》《易经应用大百科》《中医哲学基础》《中医文化学》等,其中18部著作获学术著作奖、科普著作奖或畅销书奖,1部著作获美国东亚人类学会优秀图书奖,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处在困境中应该如何突围? 怎么应对现代社会的心理压力?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怎么做到心灵寂然不动?哪九种品德可以用来战胜困难? 哪三种修为可以让人抵达完美境界?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各分上下篇,一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彖传》《象传》《文言传》三种分散于《易经》六十四卦相应的卦爻辞之后,《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种为独立篇章。本书即是对《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逐句详解,并将其中的易学易理及相关背景知识讲解得透彻生动,内容平实而有趣。 张其成教授精研易理四十年,擅长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深奥的易理讲透讲通,将难懂的天道、地道与人道讲得通俗易懂,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际应用易学智慧,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冲出防不胜防的困境,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获得成功,创造幸福。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摘


系辞传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天在高处尊贵,地在低处不贱

《系辞传》在《易传》七种十篇中学术成就最高,哲理性最强,它是对《易经》的通论,也就是整体论述。

历史上有一个奇妙的时代,那就是公元前500年左右,尼连禅河边一位王子在菩提树下打坐,当他睁开眼睛仰望星空,顿然开悟,于是就成为释迦牟尼佛。爱琴海边,一位商人走在旷野之间,抬头仰望天空,看着满天星斗,一不小心摔到坑里,他向无尽苍穹发出了一声呐喊,于是他成为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他的名字叫泰勒斯。而在黄河岸边,一位老者带着弟子,行囊中装着沉重的《易经》简书,他抬头凝望着高高的天空,很久很久,突然大声说出一句话:“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他就是孔子。孔子的后世弟子把他论《易经》的话记录下来,就叫《系辞传》。

《系辞传》的“系”是什么意思呢?“系”为系属、隶属、归属的意思,“系辞”就是把文辞归属在爻卦的后面,《系辞传》就是把文辞放在六十四卦后面,对六十四卦来一个总论述。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我们先来学习《系辞传上》的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

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

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

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

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

其中矣。


这一章很重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讲乾坤是怎么确定的。乾坤是《易经》的核心,知道乾坤的来龙去脉,也就知道了《易经》的来源。乾坤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开头八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一句很简单,很多人是这么理解的:天是尊贵的,地是卑贱的,乾卦和坤卦的位置就确定了。这么理解就错了!因为这里的“尊卑”不是尊贵和卑贱,而是客观的描述,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尊卑”是“高低”的意思。

我们看后一句就明白了,后一句说“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里“卑”和“高”相对,说明“卑”就是低。我曾经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卑。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自卑”出自于《中庸》。《中庸》里有一句名言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可见这里的“卑”就是低。《系辞传》开头说的“天尊地卑”也是这个意思,天高地低,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是客观描述,并没有贵贱之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是高的,地是低的,乾和坤就确定了。天地-乾坤的定位非常重要,“位”就是空间,乾坤的确立源于空间定位,这一定位其实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特性,也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有一个哲人说“人是被抛入世界的”,人从母亲子宫这个空间被抛入另一个大的空间,人离不开空间,所以始终都是被包围的、被束缚的。但我们的先哲却说人出生在天地之间,天地一高一低,脚踩大地我们会感觉踏实、亲切,仰望天空我们会感觉温暖、光明。天地两种能量护佑着我们的生命,从天高地低演化出乾坤文化。

中国文化就是乾坤文化,也就是阴阳文化。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正如《周易·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天的运行是刚健的,所以君子要按照天道来自强不息;大地的气势宽大和顺,所以君子要按照地道来厚德载物。

乾卦的“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也是做人做事的两大基本法则,那就是一刚一柔,一儒一道,要刚柔并济,儒道互补。从空间的高低引申出来的两大精神:自强不息,是让我们刚健、奋发、向上;厚德载物,是让我们包容宽厚、居下不争、自然无为、谦虚谨慎。自强不息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厚德载物是道家的基本精神。所以,一乾一坤,一刚一柔,一儒一道,一个自强不息,一个厚德载物,两者都做到了,至少可以成为君子。

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高和低一经排列,贵和贱就定位了,就有了贵贱的区别了。“卑高以陈”的“以”通“已”,“陈”就是陈列、排列。慢慢地,就有了我们今天都知道的两个词“高贵”“低贱”。

天是高的,地是低的,原本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为什么会演变出高低贵贱的不同呢?我们揣摩一下人的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人站在大地上,大地在我们的脚下,距离我们很近;天空在我们头上,高高在上,距离我们很遥远。高低远近,本来是客观的自然存在,无所谓贵贱,但我们都有一种心理,越是远的东西越珍贵。为什么?因为越是远的东西越得不到,比如男女在恋爱的时候,越难以求到就越珍惜,距离产生美。《诗经·蒹葭》就描述了这种意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边芦苇苍苍,深秋的露水结成霜。我所寻找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在水那一方的那位美人,“宛在水中央”,仿佛就在那水的中央,因为看不见或者看不清,就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产生一种尊重和敬畏的心理。

从天和地的高与低,到事物的远与近,再到虚空与实在,可以推测出乾坤——天地宇宙的道理。

我们再从天与地的功能看,是天主宰大地还是大地主宰天呢?当然是天主宰大地,天上的太阳给了大地光明,天上的雨露滋润着大地万物,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上才有了春夏秋冬。天给了大地以无私的爱,同时天也会给大地以惩罚,比如:天持续下雨,大地就会发洪水;天不下雨,大地就会有旱灾;天打惊雷、刮狂风,大地就会有受灾。

从这个角度说,天是尊贵的,地是卑微的。所以大地要尊崇天,大地上的人也要尊崇天。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放在谦卑的地位,人人都要有感恩心,感恩天对我们无私的爱;人人都要有敬畏心,敬畏天对我们的惩罚。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有了敬畏心,就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一个敬畏天道的人,就会顺应天道,按天道来做人做事,就会懂得怎样爱他人,品德就会高尚起来,自然就会受到大家的尊重,慢慢地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反之,不按照天道来做,不敬天爱人,躺在地上等别人的施舍,自私自利,自然就会成为大家讨厌的人、憎恶的人;哪怕这个人腰缠万贯,有权有势,在大家眼里,他仍然是一个卑贱的人。所以叫“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因此,尊崇天道也就成为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人立于天地之间,要常怀敬畏之心。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第一就是要敬畏天道,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中国文化敬畏天道,敬天法祖,敬天爱人,顺应天道,顺应自然。我们做人做事第一就是要衡量一下是否符合天道。中国人的这一信仰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数千年而不衰。

这里我还要再说明一下,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原文是“卑高”(低高)排列,而不是“高低”,按照古汉语前后呼应的语言习惯,“低高”对应“贵贱”,是不是在说低的反而尊贵,高的反而卑贱?是的,道家就是这么理解的。老子就崇尚低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不要争高,越是低的地方反而越高贵,人如果低姿态了,他就是高境界了。

所以决定一个人的贵贱,不是按照出身地位决定的,而是按照灵魂来决定的。有的人出身很卑微,但品德高尚,他照样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比如浙江宁波白鹤派出所,有一天忽然走进来一个拾垃圾的人,他二话不说就拿出一大袋钱,交到民警手里。他一边掏钱,一边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雪莲花’助学计划,我也想捐点钱。”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他又补充说:“钱是正规途径来的,请放心交给贫困学生。”而有的人开豪车,穿名牌,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甚至横冲直撞,蛮不讲理,没有素质,没有道德,那就是一个灵魂卑贱的人。

看到一篇文章,是某大学一位教授,为了争一个学会的副会长给另一位教授写的绝交信。看了之后,特别感慨。我想,如果好好领悟《系辞传》开头这两句话,就不会为了一个学术头衔争得这么难看了。看来对高低和贵贱,要彻底搞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以地位高低为贵贱,有的人以灵魂高低为贵贱,这是价值观的不同;有的人要做人上人,有的人要做平常人,这是人生观的不同;有的人敬畏天道,有的人害怕权威,这是世界观的不同。希望我们能慢慢领悟“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句话的真谛。


动静有常:万事万物恒常不变的规律

下面接着讲解第三句:“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动和静是恒常的,刚和柔就由此确立了。运动和静止是有规律的,是符合“道”的。在老子《道德经》中“常”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又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按照动静的常道就可以区分出刚强和柔弱。

从天地、高低、尊卑、贵贱,得出了动和静,刚和柔,这里并没有明说天和地谁是动的谁是静的,谁是刚的谁是柔的。但根据古汉语前后呼应的规则,我们知道:天是动的,是刚的;地是静的,是柔的。我们只要抬头望天,就会看到天上的云彩在随风飘散,天上的太阳、月亮每天都在升起、落下,而我们却感觉不到大地在动。再看天是刚强的,地是柔弱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运动的东西总是主动的一方,静止的东西都是被动的一方,天是运动的,所以是刚强的,地是静止的,所以是柔弱的。

这就是类比思维,我们要学会这种思维。中国人用的就是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取相关的一串象,从八卦来联想,联想到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因为它涵盖了万事万物。

这里提到了四个点:“动”“静”“刚”“柔”。这一动一静,一刚一柔,正是天地阴阳的四个特征。其实从天地运行的绝对规律来说,天和地都是运动的。但从天地运行的相对规律来说,天是动的,地是静的。我们人站在大地上看到天上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降,看到天上云彩的流动,相比较而言,天就是动的,地就是不动的。天地的动静是有一定的法度的,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断定刚柔的规律。相比较而言,天的运动主宰大地的静止,运动是刚强的,静止是柔弱的。

讲一下孔颖达对“动、静、刚、柔”的解释。孔颖达是唐代一位了不起的经学家,是孔子的三十一代孙,他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纂《五经正义》,汇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很多经学家的观点,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时颁行,并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其中第一部就是《周易正义》,用的是魏王弼、晋韩康伯注,然后加以疏通解释。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天阳为动,地阴为静,各有常度,则刚柔断定矣。动而有常则成刚,静而有常则成柔,所以刚柔可断定矣。若动而无常,则刚道不成;静而无常,则柔道不立。是刚柔杂乱,动静无常,则刚柔不可断定也。”这里强调了“动静有常”的“常”字,要从“常”上来判断动静刚柔,“常”就是万事万物恒常不变的规律。

从六十四卦卦爻来说也是如此,《易传》将卦分为阴阳,爻分为刚柔。朱熹《周易本义·系辞上传》:“动者阳之常,静者阴之常,刚柔者,《易》中卦爻阴阳之称也。”天运转不已,阳常动也;地填岳不移,阴常静也。所以动静刚柔就成为推衍易道的法则。动是阳,静是阴,卦与爻有了阴阳,便可表现出刚与柔来。

我们再从日常生活中看,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分动静、刚柔,比如一张桌子,它的零散部件摆在地上,是静;我们将它逐一组装起来,是动。就木料和铁钉而言,铁钉是刚的,木料是柔的。就一个人而言,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牙齿和舌头不动的时候是静的,咀嚼的时候是动的。动静必须配合,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下颌是动的,上颌是静的。这就是六十四卦中的颐卦,下卦是震卦,为动,上卦是艮卦,为静,动静结合才能吃东西。再比如人体构造,肉体是柔软的,骨头是刚硬的。不仅如此,人的性格、情感、思想都可以分出动静、刚柔,怎么区分?从这个人的外貌、说话、行为,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刚柔——阴阳性格。一般来说,一个人好动,思维快,动作快,脾气急,爱发火,

处理事情很果断,说话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偏阳的、偏刚的;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好静,思维慢,动作慢,脾气好,处理事情慎重,说话柔和委婉,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偏阴的、偏柔的。可见好动往往和刚强连在一起,好静往往和柔弱连在一起。

还要说一点,刚和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一点我认为周敦颐说得最好。周敦颐也许有的人不太熟悉,但有一篇优美散文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篇美文就是周敦颐写的,所以人称他为“爱莲君子”。他的伟大贡献不是写了《爱莲说》,而是创立了理学,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是今湖南道县人,生于1017年的端午节,位居北宋理学“五子”之首。他的理学代表作是一篇短短249个字的《太极图说》,开头几句:“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动静变化,物极必反。

就一个人的性格而言,也是可以变的。人的性格什么时候会发生改变呢?往往是在遭受人生重大变故的重大打击时。




展开
目录
导言 《易传》的作者和内容
一《易传》为《易经》插上哲学的翅膀
二《易传》真的是孔子写的吗?
三《易传》的分篇与内涵
《彖传》:解释卦名卦辞的意义
《象传》:卦象与爻象的人生启示
《文言传》:说透乾卦和坤卦
《系辞传》:站在先秦哲学巅峰的宣言书
《说卦传》:全方位解说八卦的奥义
《序卦传》: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之谜
《杂卦传》:简练解释六十四卦的卦义和错杂关系
系辞传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天在高处尊贵,地在低处不贱
动静有常:万事万物恒常不变的规律
以类聚分:谁才是你的灵魂伴侣
刚柔相摩:舌头和牙齿怎么分工合作?
乾道和坤道:获得美好爱情的绿色通道在哪里?
乾坤易简:为什么生活简单就是享受?
成位乎其中:怎么才能达到内圣外王、德业双修的境界?
第二章
设卦观象:怎么度过顺境和逆境交替而行的一生?
玩辞玩占:怎么像小孩玩玩具一样去玩转《易经》?
第三章
吉凶悔吝:怎么面对人生那么多的不如意?
辞有险易:卦爻辞是趋吉避凶的人生指南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易道昭示做人之道
原始反终:易道揭示生死的秘密
道济天下:易道带给世界和平与发展
乐天知命:学《易》之后的快乐人生与大爱胸怀
神无方而易无体:易道告诫我们成功没有捷径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上):强调和谐的中华智慧
一阴一阳之谓道(下):怎么改变我们的命运?
继善成性:怎么继承一切美好而抵达至善境界?
百姓日用而不知:怎么才能将易道发扬光大?
生生之谓易:怎么用创新实现生生不息的发展?
第六章
广矣大矣:易道离我们是远还是近?
乾坤动静:天地间最基本的力量是什么?
……
系辞传下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