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207746
  • 作      者:
    作者:张洪彬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国家礼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对天、天道以及无数人格神、鬼魂等神圣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从民国初年起,这些神圣存在基本上从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称受命于天,知识分子的公开言论多半也不再竭力证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圣存在,对人格神的信仰、对建基于阴阳五行法则之上的各种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说中变得面目可疑。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书从思想史层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学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学知识对传统宇宙观的挑战,并考察本土知识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天演论来回应挑战,进而解释传统宇宙观的祛魅和信仰传统的正当性衰弱。
展开
目录
序(李天纲)
绪论

第一章 思想背景:中国宗教与有机宇宙观
第一节 中国有无宗教?
第二节 中国宗教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两个子系统:多神论和泛神论
第四节 中国宗教的宇宙观基础:有机宇宙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之祛魅:以彗星和求雨为例
第一节 彗星
一、传统中国的彗星解释
二、晚清基督徒的彗星新解
三、彗星新解对晚清朝野的影响
第二节 求雨
一、传统中国的求雨信仰:以1879年朝野的求雨为例
二、基督徒关于求雨的言说
三、中国人的两种回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之祛魅:以地震和风水为例
第一节 地震
一、传统中国的地震解释:以1679年京师大地震为例
二、基督徒的地震解释及其困境
三、地震解释之旧与新:以1879年武都大地震为例
第二节 风水
一、传统中国的风水信仰:以1875年同治帝墓选址为例
二、基督徒对风水信仰的批判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风水批判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之祛魅:以疾疫和灵魂为例
第一节 疾疫
一、传统中国的疾疫理解
二、晚清基督徒提供的疾疫新解
三、疾疫新解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
第五章 机械宇宙观之于基督教和中国宗教的不同意义
第六章 天演论之于中国宗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