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墨家自然哲学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5575
  • 作      者:
    作者:赵月刚|责编:朱华彬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月刚,山东聊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技思想史。作为首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著作两部,主持课题三项,参与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殷周社会秩序和宗教信仰体系崩溃之后,如何重建知识和思想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这是先秦自然哲学的根本问题。本书旨在从自然哲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墨家思想,进而揭示墨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书从本体论视角探讨了墨家的天道观;从知识论视角探讨了墨家的宇宙论及工匠传统下的自然知识学;从认识论视角探讨了墨家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认识理论和方法论;从价值论视角探讨了墨家自然哲学的影响及其在秦汉之后的命运,并从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等维度阐释了其当代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墨家自然哲学研究》:
  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传统上的,以天文学、算学、农学、医学为代表的传统科学,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伦理性,表现出一定的地方性色彩。比如中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与西方的天文学截然不同。西方天文学主要研究的是宇宙论;而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是天文历法和天象观测,天文历法源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很强,政府需要根据天象来制定历法,公布于众,以指导农业生产;而天象观测是源于王朝统治的需要,因为中国古人认为天上的事物与地上的事物是相互感应的,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现,人间的王权是由上天授予的。这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深刻的实用主义目的,导致中国古代天文学始终未能摆脱农耕传统和政治统治需要的束缚。某种意义上说,它并非是西方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而是中国古代农学和封建礼学的一部分。江晓原先生称其为天学,他在《天学真原》一书中揭示了中国古代“天学”的政治性质、文化功能和社会角色,而所有这些都与现代的天文学毫无共同之处。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具有明显的伦理化倾向,人们之所以研究自然,那是出于道德伦理的目的。尤其是在秦汉之后确立的儒道传统,“他们对自然的研究,是从人的道德修养、人类的社会关系出发,用人事去比附自然,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看做是人的主观世界的投影,将有形的、物质的自然界硬说成是抽象的道德实体的体现,用伦理、道德的观点去认识、理解自然,用带有浓重的政治、道德色彩的概念去解释自然现象,从来没有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独立的研究客体。”②实用性和伦理化色彩,是中国古代农耕知识传统具有地方性特征的重要表现。
  反观墨家的自然知识,并没有传统科学那样的实用性和伦理色彩。墨家将自然之物与社会人事相分离,从客观性的视角去研究自然之物。墨家的几何学、光学、力学知识,都源于工匠实践,但墨家与一般的工匠不同,墨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工匠技术的规范,而是努力探求技术背后的原理,对于这些原理的表达,墨家用概念定义的方式呈现,这是传统科学中所没有的现象。比如,墨家几何学中对“圆”的定义:“圜,一中同长也。”(《经上》)“圜:规写支也。”(《经说上》)生活中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圆形,墨家从具体中抽象出普遍性特征,并用事物的普遍性作为它的本质,以此来定义事物,这样就超越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后期墨家走进概念的世界,这表明他们已经脱离了工匠的实用目的。因为工匠知识如果是出于实用目的,仅仅论述工匠的制作规范就足够了,就像《考工记》对技术规范的记载那样。虽然《墨经》与《考工记》之间存在渊源关系,但也存在本质差别。从根本上说,《考工记》代表了工匠知识发展中的经验技术传统,之后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就是它的传承。而《墨经》中的自然知识已经超越了经验技术,孕育了工匠知识发展的一种新的走向——理论科学传统。
  墨家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特点,与墨家的天道观、宇宙论是一脉相承的。在天道观上,墨家通过重建“天”的观念,并构建“法”的观念,实现了天道与人道,即自然事物及其法则与人间事物及其法则的相分;相应地在宇宙论上,重建宇宙时空,并将宇宙客观化,强调宇宙中事物存在的因果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由此,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墨家就没有一切先验观念的束缚,达到了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而认识的成果——自然知识,也就具有了相应的客观性。
  墨家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特征,代表了中国古代自然知识发展的一种新路向,与古希腊科学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自然知识的客观化,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知识的探求摆脱了实用性和伦理化观念的束缚,从而能走向更遥远的道路。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关于自然哲学
第二节 为什么从自然哲学的视角研究墨学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 对以上研究现状的分析
第四节 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墨家的天道观
第一节 墨家天道观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源泉
一 自然神学之下的天道观
二 神学天道观的没落与新思想的兴起
第二节 墨家天道观的基本内涵
一 重建“天”的观念:从天命、天道到天志
二 构建“法”的观念:从“道”到“法”
第三节 墨家天道观之于人道观
一 以天道为基础重建人道
二 墨家人道观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墨家的自然知识学
第一节 墨家的宇宙论
一 诸子时代的一般宇宙论
二 墨家对宇宙论的重建
三 宇宙论之于社会和人生
第二节 工匠传统与墨家的自然科学成就
一 先秦时期的两类知识传统
二 工匠传统与墨家的自然科学成就
三 墨家自然知识学的特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墨家的自然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墨家的自然认识论
一 “摹略万物之然”的世界可知论
一 “取实予名”的认识来源论
三 “知”与“智”的认识过程论
四 “三表”的认识检验论
第二节 墨家的自然方法论
一 经验观察法
一 “知类”“明类”的分类法
三 “立名”“立辞”的概念定义法
四 “以说出故”的推理法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墨家自然哲学的文化境遇
第五章 墨家自然哲学能否走向近代自然科学
第六章 墨家自然哲学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